《风起陇西》大结局,居功至伟的蜀谍“白帝”、司闻曹西曹掾陈恭以魏谍之罪名被蜀汉枭首弃市,这一结果让无数观众唏嘘不已。
图片模式
×
虽然陈恭通过林良之口告诉荀诩,陈恭“李代桃僵”替冯膺去死的结局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但还是有不少观众觉得《风起陇西》的大结局太硬太狠了。
荀诩和陈恭在牢房里的最后对话等于把整部剧背后的谍战计划都说了一遍,看起来天衣无缝,但中间也存在一些问号,本文就结合历史和《风起陇西》剧情,谈一谈这个大结局,陈恭为什么必须死?
图片模式
×
一、李严是个隐患
不熟悉三国历史的观众可能对李严不太熟悉,他在当年的蜀汉可是顶级大人物。
李严本来是刘表下属,曹操南下时李严不愿投降就投奔了刘璋,这说明他的思想很正统,只愿意跟姓刘的混。
刘备入蜀时,李严火线投奔刘备,让刘备兵不血刃拿下成都,这是他为刘备立下的第一功。
刘备拿下西川后,李严和法正、诸葛亮、伊籍、刘巴等人合作制定了治蜀法律文件《蜀科》,为刘备稳定西川立下第二功。
刘备和夏侯渊在汉中大战时,李严在后方以五千人平定了盗贼军马秦、高胜数万人的叛乱,这是他的第三功,《风起陇西》也引入了这段历史并加以改编。
刘备拿下汉中后,李严随马超、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等人一起上书汉献帝,请求让刘备进位汉中王,领头的十一个人全是刘备的大将和心腹重臣(无赵云),这是李严又一功。
图片模式
×
李严治理地方很有办法,文韬武略兼备,为刘备立下很多功劳, 更是原刘璋部属东州集团的领头人物,因此刘备死前在白帝城托孤的两位重臣就是诸葛亮和李严。
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后,李严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李严想从益州划出五个郡成立单独的巴州,由他担任刺史,这等于是想自己拥有一块地盘,就像唐代的节度使一样,诸葛亮和刘禅显然不能允许。
其次,李严曾劝诸葛亮学曹操加九锡称王,这个做法无异于将诸葛亮推到火堆上烤,更有将诸葛亮和曹操并列的想法,因此被诸葛亮严词拒绝。
然后,李严在驻守汉中时曾宣称曹魏司马懿允诺给他更高的官职,为了稳住他,诸葛亮不得已上奏刘禅,封李严为骠骑大将军,同时还提拔李严大儿子李丰驻守李严的老地盘江州。
图片模式
×
因此,尚书令陈震曾私下告诉诸葛亮:“李严腹有鳞甲”,意思是说李严居心险恶。
可以说,李严虽然对蜀汉有大功,忠诚度也没有问题,但这个人心术不正,再加上他地位很高,在东州集团和益州士族那里也有着很大影响,还拥有自己的地盘和部曲,经常和丞相诸葛亮闹别扭,他始终是蜀汉政权内部存在的一个隐患。
图片模式
×
二、李严的奇葩操作
公元231年,诸葛亮发起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督运粮草,一开始北伐进展比较顺利,诸葛亮在形势不错时突然拔营回军,在撤退路上设计伏击射伤曹魏大将张郃,最后张郃因伤病逝。
这次北伐无功而返的罪魁祸首就是李严,他督运粮草不力,为了免责他让部下狐忠、成藩通知诸葛亮,说粮草供应不上。
当诸葛亮大军回返时,李严上奏刘禅说诸葛亮撤军其实是诱敌深入之计,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他还计划暗杀督运粮草的将领岑述,把责任推给他。
当诸葛亮大军快到成都时,李严借口自己有病偷偷跑到了江州,后来被部下狐忠劝回来,他见到诸葛亮时还故作惊讶说军粮很足,你们为什么撤军。
图片模式
×
诸葛亮根本不用做其他事情,直接将李严写给自己的亲笔信拿出来,在刘禅面前一对质,李严的骚操作立刻暴露无遗,刘禅震怒之下,将李严贬为庶民,流放梓潼郡。
上文就是历史记载中的李严被废过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将李严被废过程做了一些改编,时间改在诸葛亮五出祁山之时,李严要求诸葛亮撤军的理由则变成了东吴入寇。
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李严的做法几乎毫无逻辑和智商可言,仅仅为了遮掩自己的失职,就连续弄出了一系列奇葩操作,用接二连三的谎言去掩盖最初的谎言,完全不像是一个身居高位之人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正因为李严被废过程存在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风起陇西》就有了电视剧发挥的空间,在不改变诸葛亮、李严等人命运以及历史进程的前提下,虚构了一个“反间连环计”。
图片模式
×
三、反间连环计
冯膺、陈恭、荀诩、郭刚、黄预这些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他们都是《风起陇西》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在剧中的任务就是配合杨仪、郭淮、马岱、狐忠等历史真人完成一个“反间连环计”,让李严被废的过程变得合情合理。
反间连环计是由两个反间计组成的,第一个就是由陈恭反间曹魏郭淮的青萍计划,通过牺牲间军司司马糜冲、魏谍高堂秉和五仙道让陈恭步步高升,最终取代冯膺掌控司闻曹。
图片模式
×
第二个反间计则是针对蜀汉骠骑大将军李严,终极目的是将其整垮,不再干扰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计划的实控人和发起者是杨仪。
之所以《风起陇西》选杨仪这个历史人物担当这个“恶名”,一方面是避免把诸葛亮拉进来,毕竟诸葛亮影响力太大,在历史上处理李严也比较公正,如果《风起陇西》黑化诸葛亮,该剧没准儿也会跟李严一个下场。
另一方面杨仪在历史上本身就存在嫉贤妒能的问题,他和魏延的内讧直接让蜀汉损失了一员大将,自己也落了一个悲剧的下场。《风起陇西》在魏延之外再给杨仪加一条黑李严的恶行,一般不会引起什么非议。
图片模式
×
至于《风起陇西》里同样参与黑李严的马岱,他在历史上曾奉杨仪之命斩杀魏延,因此在电视剧里提前和杨仪合作黑一次李严也是可以理解的。
之所以叫“黑李严”,原因是李严对蜀汉、对刘禅是忠心耿耿的,他只是和诸葛亮不对付并且人缘也非常不好。
从这一点上讲,《风起陇西》里的李严和历史上的魏延有些像,都是忠心耿耿,都是和杨仪对立,还都被杨仪和马岱合作给黑了一把。
既然李严的忠诚没问题,那想扳倒他就必须给他弄一个洗脱不了的罪名,而且最好是十恶不赦的罪名。
图片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