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8|回复: 2

漫说桃花源,迎接桃花节之六:袁、杨游览考察扩大了桃花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8 1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杨游览考察扩大了桃花源

作者:永志

(2012年2月27日)

这里说的袁杨,是指袁宏道和杨嗣昌。他们仅是代表,其实还包括袁中道、龙襄和龙膺等人,是这些人的游览考察扩大了桃花源。

桃源县的建置迟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从武陵县分离出来,朝廷按照转运使张咏的奏请,以其地有桃花源而置桃源县。因此,往前到南北朝,诗文歌赋中的“桃源”其实就是桃花源。同时,因为有“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或“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亦或绿萝山有白马洞,并被道家称为第35洞天即“白马玄光天”,所以诗文中又称桃花源为“桃源洞”。桃花源故事的原型无论是“武陵人射鹿”还是“武陵人捕鱼”,都发生在常德县与桃源县交界的河洑山。因此,我们说桃花源景区的源头是河洑山。袁、杨等人的游览都是从河洑起,袁宏道就有游记《由河洑山至桃源县记》。

不仅如此,桃花源景区还应向西延伸,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沅水风光带。桃花源的面世,首功当然是陶渊明,其次就是刘禹锡。至于景区、景点的介绍及扩展,则要归功于袁宏道和杨嗣昌。他们实地游览,对以桃花源为中心的沅水上下百余里景物比照郦道元的《水经注》进行考察和指认,并且写入游记,传之于世。

袁宏道(1568—1610)和袁中道(1570—1641)兄弟,明公安派文学的创始人,湖北公安人。他们和武陵杨家、龙家是世交。袁宏道游桃花源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夏月,也有说是晚秋。陪同游览的有龙襄和龙膺兄弟二人。游程一百多里,从河洑开始,溯沅江而上,直达新湘溪。袁宏道此次游览写下了《游河洑山至桃源县记》、《由绿萝山至桃源洞记》、和《由水溪至水心崖记》等散文,并有《花源诗草册》诗集。袁宏道对游桃花源有了新的认识,他已经有了“大桃花源”的观念:

游仙源者,当以绿萝为门户,以花源为轩庭,以穿石为堂奥,以沙罗及新湘诸山水为亭榭,而水心岩乃其后户云。大抵诸山之秀雅,非穿石、水心之奇俏,亦无以发其丽,如文中之有波澜,诗中之有警策也!

最后,袁宏道还说:“君超(龙襄字)又为余言,灵岩及诸山之幽奇更多,要余再来,余唯唯。他日买山,当以此中为第一义。”但是,这竟称为永诀,6年后他去世了。袁宏道是最早把桃花源和上下沅水风光作为一个完整景区进行游览的。

袁中道有记载的桃花源之游有两次,第一次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春,陪伴者也主要是龙氏兄弟。杨嗣昌年纪小,袁宏道游桃花源时,他才16岁。9年后,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袁中道完成哥哥的夙愿再游桃花源,陪同者就是杨嗣昌。这时杨嗣昌虽然已成进士,但很多时间在家乡,与文友们游览唱和。袁中道在《再游桃花源记》中,记述了他和杨嗣昌结伴而游的情景:

湘中有舟来,言道上慌甚,乃以衡游俟之稔秋,次于钓湾,且归。适杨子文弱相期聚首江楼,时景陵李长叔工部以事至鼎,唔间,遂共作桃源游。

袁中道原计划游衡岳,到常德,因为有船从相中来,说路上荒凉不好走,因此推迟到秋天。船在德山,正准备掉转头回公安,杨嗣昌在常德城的江楼请朋友们聚会,恰好李纯之等人也在,商量一起游桃花源。此行是沿着他哥哥袁宏道的游览路线走的,甚至上溯更远。到渔网溪畔,袁中道在石板上布席坐饮,想起了仙逝的兄长袁宏道,游记中有一段很有感情的话:

渔网溪原名怡望,中郎改今名。岂声相似,讹也,然渔网改,自佳!是夜月如昼,触目皆山色水声,相对皆闲人,觉身轻甚。中夜,予独起卧沙石间。念吾兄中郎存时,每以游屐相角。昔年游此,未必陟颠,中郎举以为笑。今已陟颠也,不知归去后,举似与何人也?不觉泪下者久之。

中道和哥哥一样,中途住了一个晚上,而且还爬到山顶上了。杨嗣昌这次陪游,硕果累累,写下了《游桃源记》、《游倒水崖至穿石记》、《青湘溪记》、《龙角山记》和《灵岩洞记》等散文,他对照郦道元的《水经注》考证了桃源境内沅水两岸的各个风景点。具体有被道教称为五十四福地的绿萝山,其中一峰有“绿萝晴画”美誉;由此上行二十里的白马渡,以及相邻的白马洞,即“白马玄光天”;上行五里,到达“桃川仙隐”,就是今天桃花源的主景区;越水溪上行十余里至沙罗溪,这里层峦叠翠,倒水岩12峰,形态各异;再上行十里到穿石,再上行二十里到新湘溪,最后经兴隆街到水心岩。袁宏道曾说:“水心岩南逼江岸,渔网溪水横啮其趾,遂跃波而出。”阙闻《水心岩》诗写得很有气魄:

砥柱飞流数禹功,天南俯瞰大江东。

嶙峋不逐狂澜倒,雄镇何甘拜泰嵩?

综上所述,在明代,经袁杨等人游览考察,已经形成了一个扩大了的桃花源,它起于河洑山,止于水心岩,经典分布于长达百多里的沅水两岸。清末诗人郭世钦认为袁宏道和杨嗣昌两人在这件事情上功不可没:

此乡过客属袁杨,逸兴豪情在一航。

三百年来无好事,摩崖深刻壮沅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10: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宏道和杨嗣昌游览考察扩大了桃花源。经袁杨等人游览考察,已经形成了一个扩大了的桃花源,它起于河洑山,止于水心岩,经典分布于长达百多里的沅水两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砥柱飞流数禹功,天南俯瞰大江东。
嶙峋不逐狂澜倒,雄镇何甘拜泰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9:56 , Processed in 0.0320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