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753|回复: 26

周姓由来与常武义陵周氏源流考【修正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7 10: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24-1-8 09:11 编辑


【修正稿】
周姓由来与常武义陵周氏源流考


       常武义陵周氏,家乘渊远流长。轩辕开基喾为王。农神尧帝赐,历代写辉煌。  姓启周原繁衍,汝南骈福臻祥。龙潭威立永言堂。爱莲传统继,盛世续华章。
                                                                          一一临江仙 - 续谱溯源

       华夏周氏之先,源於公元前2679年登基以黄土高原姬水为姓的黄帝姬轩辕。始后,远祖周氏经姬姓改周姓,世代传承,成百家姓之五即中华民族第九大姓氏。
     【邰豳始兴】公元前2251年,黄帝曾孙帝喾(音寇)娶姜水为姓的炎帝后裔姜嫄为妻,生子姬弃,号后稷,开启了农耕文明先河。公元前2079年舜帝将邰(今陕西武功)封姬弃世袭,形成周氏部族首个地望和文化中心,先民奉其为周氏始祖。至四世孙姬公刘,率众徙豳(音郴,今陕西旬邑),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周原发祥】约公元前1110年,后稷12世孙周太王古公亶父( 前1046~1146),率领部众迁徙到岐山周原发展,部落称“周族”,居民称“周人”,侯号称“周国”,岐邑周原成周族发祥之地。随后,太王之子季历公元前1231年继位振兴;文王姬昌(前1050)“凤鸣岐山”、推演《周易》,壮大国力,三代人在周原开创了周王朝伟大基业。
     【丰镐定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师修文王绪业”,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在牧野一举推翻商纣,定都丰镐(今西安长安)并诞生周礼,开创了周王朝史延绵800年的千古江山,是中国古代史上奠基性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西周至公元前771年幽王姬宫湦,历时275年。
     【洛都延绵】幽王“烽火戏诸候”,招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各路诸侯拥立太子姬宜臼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列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地人才辈出,文学繁荣发展。虽经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周室王朝。至赧王姬延,东周绵延25代历516年;整个周王朝历32代37王,享国791年。期间,平王次子姬烈封汝坟侯,率众居住生活在汝水之南,家族兴旺子孙发达。
     【汝南立姓】赧王姬延于公元前315年登基,在位59年,为振兴周王朝尽心尽力。后因致力复兴征战而“债台高筑”,不得不对秦俯首称臣。公元前256年秦取九鼎,将赧王君臣咎迁到汝水南岸平顶山汝州(今河南汝州王寨古梁城)。百姓感怀赧王曾是周天子,遂以国号为姓改姬为周,族室尊为汝州周家。驻马店汝南姬烈一脉亦随之改为周姓,还包括被秦最后消除以周顺王姬杰为首的东周公国巩城七邑,史称赧王铸就辉煌“正宗天子姓”。此时秦昭襄王允许周人建诸侯级宗庙,但不准再用天子级的“歧山堂”。赧王少子周炯等人便将汝州周家改为汝南周氏,宗庙取名“汝南堂”。遂与同居于汝水之南的姬烈十八世孙姬邕(音雍)之汝南周家合族为汝南周氏,同尊共情“汝南堂”,周氏进入鼎盛时期。之后,西汉以文显世的周邕孙周仁复封汝坟侯率众迁徙安城,成汝南安成望郡奠基人;而以武赫显的周炯之后辈周伯阳、周勃等则徙迁沛国成沛国望郡开创者。
      综上,经秦末汉初至东汉到两晋、南北朝至隋到唐宋元明清而后民国、新中国,周姓人在历朝历代均呈发旺态势,其中名人辈出,官位显赫者居多,故有“天下周姓出汝南、汝南周氏甲天下”之说,常武义陵周氏相承世袭亦光耀其中。
       从汝南周氏即汝南堂总祠出发,常武义陵周氏祖源可依世系上溯至沛郡周氏、汝阴周氏、庐江舒周氏、庐陵乌东周氏及其发派青州益都周氏、濂溪故里周氏、道州楼田周氏、江右吉水义陵周氏等相承世系。
     【沛郡周氏周勃世系】秦朝末年,赧王后嗣周勃等从汝南周氏之汝州迁居沛,追随刘邦摧秦立汉成开国功臣,官至太尉、右丞相,封绛邑世袭,为沛郡周氏始祖。公元前158~154年,周勃之子周亚夫军驻细柳,以治军森严平七国之乱,擢升太尉、丞相。司马迁著《周亚夫军细柳》颂之,“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为其写照。周氏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取堂号沛国与细柳,沛郡成周氏地望。
     【汝阴周氏周玄世系】汝阴周氏源于周玄,系周勃周亚夫之后。周玄居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先仕汝阴县县令,后于公元前80年即汉昭帝元凤元年擢青州刺史,系汝阴周氏开基祖。其子周秘积秩累迁官至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刺史,为汝阴周氏派衍庐江舒周氏的家乘摆渡人。
     【庐江舒周氏周景世系】汝阴周氏传承交替期人才济济,均为庐江舒县人士且门荫入仕两汉为官,他们挟庐江舒地望,成沛国周氏之后又一支大族、望族。汉代文武官员中有开封刺史周秘之后舒县令周仆、庐江郡太守周清、山阳(今山东金乡)太守周荣、汉尚书郎周兴等,其中以东汉名臣周景为最代表,累豫州刺史河内(今河南沁阳)太守官至太尉。周瑜之父周异亦袭汉爵洛阳令。
     【庐陵乌东周氏周瑜世系】周瑜(175~210),字公瑾,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生於庐江郡舒县。少时精于音乐,有民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为三国时东吴前部兵马大督都,联合刘备诸葛亮抗曹,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万军兵,奠定魏蜀吴三分天下,威振华夏。后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尊庐陵乌东周氏一世祖。次子周胤为二世。孙周泰三世为庐陵乌东周氏开基祖,袭封都乡侯。赤乌二年回归建业途中安葬父母后定居乌东(今江西省吉安县油田镇北边村),虔建宗祠庆远堂。卒后与妻蒋氏合葬乌东青龙山。其后传至周崇武、周征、周玢等,相承14世。
     【庐陵乌东发派青州益都周氏周玢世系】周征次子周玢(497~586),生於庐陵乌东,擢庐陵太守后升山东青州刺史,举家卜居青州,卒后亦葬于斯,为益都周氏开基祖。其子周穆擢益都令累官青州刺史。其孙周汾,号汾翁,生於青州益都,殁于庐陵乌东。年二十投笔从戎,被隋文帝杨坚授为骠骑将军;后擢吴州(苏州)刺史、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大业十二年七月上书隋炀帝杨广,陈述黎民运河修筑中疾苦遭抓捕。幸逃袁州(今江西宜春)躲避,以教书为业至唐初还居乌东。生子归仁等。
     【庐陵乌东发派濂溪故里周氏周归仁世系】濂溪故里周氏从周归仁始历经15代。诸公祖籍均在江西吉安庐陵乌东,随其先祖卜居或徙居青州等外埠,荣归后大多还居宁远通道即义陵地域,称“濂溪故里周氏”,相承时长452年,经历南陈、隋唐至北宋多个朝代。其中官位显赫当数周归仁(又名孟仁 581~639),武德三年被授猛仁将军;武德九年唐太宗继位授襄阳刺史,封息国公。卒后赠光禄大夫,钦加太保。后人周如锡,官至广东高州府刺史,唐太宗加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周祟昌自益都出,唐代宗永泰年间为两广廉、白二州太守,卒葬宁远望风寨。等等。濂溪故里周氏由此过渡到楼田周氏世系,其中智强子敦颐父周辅成,28岁中进士,官至(广西)贺州桂岭令、崇祀乡贤,后加赠谏议大夫,卒葬楼田。
     【道州楼田周氏周敦颐世系】从茂叔起传承五代。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封汝南伯从祀孔庙、加赠道国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湖南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人。元公举进后任郴州郡郴州县令、桂岭(今湖南汝城、广西贺州)县令并致力办学,嘉祐八年即1063年5月呵成名传后世的《爱莲说》;移任永州通判擢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后,于1072年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受封濂溪公、汝南伯。系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其学术思想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千百年来影响中华文明甚深。卒后葬九江府德化县城南十里之清泉社。
      周焘,茂叔次子,以荫补太庙斋郎,官至成都府成都县令,通奉大夫。传子蕲州通判周縯、朱熹好友孙周政卿和曾孙周洵。洵公又名周正雷(1172~1231),庆元二年谪居道州,著作《二十四才子赞》,葬楼田堡本山。配妻欧阳氏生应高公等五子。
     【江右吉水义陵周氏周应高世系】南宋末年,道州周敦颐世系已成楼田望族,族中周洵之长子周应高出生约在宋开禧元年(1205)间的道州楼田堡大阳村,字自迩、号必亭先生,成年后迁江右吉安府吉水县任县衙管事(相于当今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居大樟树土地祠堡,配刘氏生周发祥(处士);发祥公配丁氏生周相与(处士);相与公配何氏生周承先(儒士);承先公配黄氏生周重英(儒士),重英公配王氏生周典兴,五代均属单传。为使本支系兴旺发达、瓜瓞延绵,自应高公起,周氏家人商议并筹建本系宗祠,获吉水县令允准。
       关于义陵周氏的由来,第一有晋人常林所撰《义陵记》可考。该记云:“项羽弑义帝(楚人熊心)于郴(州),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刘邦)闻而义之,故曰义陵”。汉朝为缅怀楚义帝而设置义陵县、明确武陵郡郡治义陵、以后还将武陵郡改称义陵郡以纪之。古义陵管区曾域及荆楚、两广、川黔等地,系周姓人群聚地尤以湘南居多,周氏取义陵名正言顺。第二有先祖周勃后人留下的周氏文书可承。周人奉命征伐南越国期间曾屯兵湘南郴州宁远道县一带,留有“义陵周氏”以及“义陵家训”等谱样文书,应高公等出生成长在宁远与道州楼田,期待义陵成
周氏地望系光前裕后之举。第三有武陵、义陵之寓意可鉴。武陵“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义陵“义道抱事,陵高翥翼”,寓意都很好。于是先祖遂取名“江右吉水义陵周氏”,宗庙为“永莲堂”。周应高为吉水义陵周氏鼻祖。  
     【常武义陵周氏周典兴世系】明洪武年间至永乐初年,应高公后嗣周典兴、周文贵父子,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帐下大将徐达征战,讨贼戡乱,在“义陵军”和“周”字旗号引领下冲锋陷阵屡奏凯歌,秉承周勃周亚夫父子与周瑜治军森严、英勇善战的传统,彰显了义陵周氏军人以武显世的威风。洪武太祖、永乐大帝鉴于“义陵军”屡立战功,敕封周典兴、周文贵父子为世袭武略将军(从五品),皇授常德卫(正五品,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于明永乐二年(1404),奉令下屯,从江右吉安府吉水县大樟树土地祠堡卜居荆楚常武。祖孙三代乘船经柳叶湖、三港子,过踏水桥上周家河头,至进阳村定居龙潭港(现为常德市鼎城区镇德桥镇卧龙岗村26组),称“常武义陵周氏龙潭港永莲堂宗祠”,至乾隆五十八年(癸丑 1793)一修鼎建三陈三进之周家祠宇,永莲堂更名为“永言堂”,至今229年,期间曾在祠中开办“义陵周氏柳垒族立小学”。宗祠取名“永言堂”切义陵周氏“永不言弃”氏族精神之意,以激励周氏子孙永远继承和弘扬歧山堂、汝南堂、沛国堂、细柳堂、庆远堂、爱莲堂、濂溪堂光荣传统,铸就和壮大家国情怀。1954年,地处常德县冲柳大垸内的进阳村被洪水淹没,周家祠堂遭受水毁。2022年3月动工,周氏祠堂换址于祖茔旁。            
       周家祠堂的修建与峻工,族人喜之不甚,於乾隆五十八年落成时举行庆典,以后连年办祠堂庙会,其热闹,十四世孙祓紫山隽英公于嘉庆四年冬月,在《义陵周氏建祠定派序》中精彩记叙:“今於每岁五月,龙潭上下三房龙舟一会,八月祓紫花山长岭四房有傩愿一会,非好歌舞戏水滨、乐黎圆,以夸耀世人之耳目,诚不敢忘神力也 ”。
       常武义陵周氏至今共25世,一世周典兴,字可亭(1336~1409),为常武义陵周氏开基祖。兴祖配张太(1337~
1410),堪称贤内。蒙二祖恩泽,从二世文贵公承上启下,至三世友忠公、友谅公继往开来,生四世清澄浚浩汰济淳七公光宗耀祖,到七个房合族联宗繁衍子孙达五千余人,人文蔚起,族运昌隆,成常武名门望族,至今长达618年。现在的义陵周氏大本营龙潭港欣欣向荣,宗亲遍布全国各地。各房房所的主要居聚地如是:清公大房镇德桥镇卧龙岗村周家河头(龙前周家)与同兴坝村撞水垇;澄公二房镇德桥镇寿福陂与白鹤山镇赵公桥村长生桥、神仙湾;浚公三房石公桥镇祓紫山白云阁、青草陂与仙人庵;浩公四房周家店镇太平寺老周家湾与石公桥镇三堰口王家盆;汰公五房镇德桥水府庙社区白家坪与刘家桥村魏家堰;济公六房周家店镇瓦屋垱周家湾与白鹤山镇赵公桥村落耳桥;淳公七房柳叶湖街道花山、万寿、
白石、罗湾社区和蔡家岗高桥村坛坪村
      兴祖张太仙逝合葬在周家河头松树园之鸽子山(位于进阳村周家祖山,因读音相近久而久之喊称为袯紫山);1999年冬至由六修理事会征宗亲同意迁葬于周家祠堂原址老坟山东侧;2021年冬至,七修理事会集各房宗亲意见将祖茔原址修葺一新,老坟山墓地更名为袯紫山陵园。所谓袯紫,即紫色蓑衣也,寓意周氏大本营紫气东来,祥云缭绕。与兴祖张太坐拥进阳村福地,配享龙潭港风水的还有二世文贵公刘老安人、三世友忠公陈老安人并友谅公江老安人、四世大房冰清公邬老孺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世袭皇恩的典兴公、文贵公与文敬公(兴公次子,后裔失考)、友忠公与友谅公三代先祖,他们文韬武略,以常武为家以防务为要以百姓为本,在常德任职与龙潭港居住生活期间,尽职尽责精诚戍守,协理政事亦管理族务,为维护地方安宁、社会稳定、黎民幸福以及氏族兴旺发达贡献卓越。作为将门世家与耕读门第的一至七房起祖,兴水利、勤农耕、精商贾、熟水运、走天下,在打造平安堤垸喜获农业丰收的同时,曾组建30余
载重20吨左右的船只结伴入沅水、过洞庭、下长江,经汉口到重庆至上海等地远航经商,周家河头成常德后河繁华码头,龙潭港成滨湖地区鱼米乡之明珠。七房诸公抱团取暖,同心协力,制订族规,恪守家训,修建祠堂,通联家乘,致力教育,和谐乡里,繁衍生息,居功至伟。慎终追远,义陵子孙当世代缅怀更应发扬光大,以谢先祖隆恩与当今盛世。有七律一首《情系龙潭》赠义陵族人:
寻根问祖溯源流,润泽芳华吉水头。
常武精神辉两省,永言堂训炳千秋。
龙潭港阔鲲鹏举,袯紫山高岁月稠。
族谱七修昭后世,开来继往尽宗猷。

一一常武义陵周氏第二十世孙周士山梅撰
公元二零二二年壬寅四月十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7 11: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7 1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7 11:1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姓是一个伟大的姓氏,周恩来、鲁迅等都是你们周姓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22-5-27 16:52 编辑

诚谢先金秘书长加精鼓励!此溯考成文从四月下旬起至今日以继夜一月有余,已五易其稿。参看史书资料若干,经反复甄别核对、听取多方意见,由族长周则兵先生诚嘱作主购得相关专著参考并请教贵州专家周毅先生和江西老师周钦腾先生,疏成常武义陵周氏相承世系,无缝对接自成一体,以供宗亲捷径阅读达问祖追根寻亲,既遂余心愿亦为氏族溯源完好链接(其中汝南立姓、乌东立系、青州立传、吉水立宗部分填补了空白)尽绵薄之力,对取族名“义陵周氏”亦进行了合理解读,乃三生有幸续谱有缘辛苦有福,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英明 发表于 2022-5-27 11:17
周姓是一个伟大的姓氏,周恩来、鲁迅等都是你们周姓人的骄傲!

谢咐!我族与周树人、周恩来同属周勃、周瑜、周敦颐一脉,甚为骄傲与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2-5-27 11:13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诚谢先生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2-5-27 11:12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感谢沙发首座张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2-5-27 11:13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确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7 11: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周会长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顺祝文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1:13 , Processed in 0.0349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