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5|回复: 5

东晋作唐人车胤家世与生平考(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1 17: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车姓溯源

    唐林宝撰,今人岑仲勉校补《元和姓纂》载车姓:“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出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因为氏。河南《官氏志》:后魏献帝命疏属曰‘车焜氏’,改为车氏。”[[[] 林宝撰.岑仲勉校补.元和姓纂四校记.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4:578.]]后魏所谓“车焜氏”乃胡人,即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事在北魏,与车胤家族无关。
    班固《汉书·车千秋传》载: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寑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譖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悟,诏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武帝见而悦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难。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我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劝上施恩惠,缓刑罚,……千秋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故因号曰‘车丞相’。”

    后来千秋之子田顺嗣其爵,子孙遂姓车。今车姓多以车千秋为始祖。
    今人陈明远、汪宗虎编《中国姓氏词典》载车姓有五源:一即车千秋;二为春秋时秦公族有子车氏;三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卻氏食采于苦邑,称苦成叔,后讹为车氏;四为春秋时齐国临淄大夫车门遽;五即北魏车焜氏。秦国子车氏、晋国苦成叔、齐国车门遽均非车胤家族始祖,故正宗的车氏只认车千秋为始祖。
    《元和姓纂》云,车氏郡望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郡望鲁国者当因车千秋原为春秋时齐国田氏,齐国在后来的鲁国即今山东境内。郡望南平者即将车胤作为始祖了,因为车胤比他的祖先车千秋名气更大。南平即南平郡,《晋书·地理志·荆州序》曰:“及武帝平吴,分南郡为南平郡”。晋武帝乃司马懿孙司马炎,南郡本为三国吴郡,司马炎灭孙吴,将南郡江南地域分设南平郡,郡治初在作唐,即今湖南安乡县,故址在今安乡县城北安全乡境内槐树村。《中国姓氏词典》将南平误作今福建省南平,湖南文理学院教授梁颂成《阴铿家乡考辨》和笔者《阴铿其人其诗》第一章“阴铿家世和生平”均已辨正,此不赘述。
    车千秋是个值得咀嚼的人物,今人多有探讨,此处不赘。
    车千秋本姓田,是春秋时齐国田氏后裔。田氏迁徙长陵,长陵是刘邦和吕后合葬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郊。齐国在今山东。田氏迁至长陵后,田千秋为高寑郎。《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征和三年六月,高庙郎中田千秋为大鸿胪,一年迁。”高庙即祭奠刘邦、吕后的祠庙,高庙郎中是管理高庙的官员。《后汉书·百官志二》:“高庙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汉官(仪)》曰:员吏四人,卫士一十五人。”高庙郎中似为高庙令的属员,当比高庙令低一级,秩当为四百石。征和三年为汉武帝刘彻末年,征和四年,千秋即迁丞相。根据《汉书》有关记载,田千秋从高庙郎中迁大鸿胪后数月即迁丞相,连升九级。是以当时连匈奴主单于都表示了疑问:“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见《汉书·车千秋传》)疑心撰史人以匈奴单于之口表达疑惑也。《传》曰:“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车胤长大后也“风姿美劭”,看来有车千秋的遗传。
    田千秋死后,子田顺继承其爵位,官至云中太守。宣帝本始三年为虎牙将军,击匈奴,因虚报缴获物与俘虏数量而自杀。千秋尚有他子未?不明。但田顺随后就改姓车了,其子女随之姓车。
    汉武帝时还有壮士车令,见《汉书·张骞传》。可能不是车千秋家人,因张骞其时千秋尚未入宰,更谈不上姓车。此后直至东晋,车姓者主要有以下数人:
    东汉明帝永平(58—74)中,梁郡有车成;献帝初平五年(194),魏徐州刺史车胄为刘备所杀。此二人应该是车千秋的后人,其余车姓均为鲜卑人。
    《晋书·傅玄传》载有河堤谒者车谊。傅玄为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人,应为车胤的祖辈。《晋书·车济传》载:“车济字万度,敦煌人也。果毅有大量。张重华以为金城令,为石季龙将麻秋所陷,济不为秋屈。秋必欲降之,乃临之以兵。济辞色不挠,曰:‘吾虽才非庞德,而受任同之。身可杀,志不可移。’乃伏剑而死。秋叹其忠节,以礼葬之。后重华迎致其丧,亲临恸哭,赠宜和都尉。”后来《万姓统谱》车姓下载车济其事。车济应为车胤父祖辈。
    《晋书·穆帝纪》载:“(永和)十二年……十一月,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龙骧将军袁真等持节如洛阳,修五陵。”《晋书·五行下》载:“穆帝永和七年九月,峻平、崇阳二陵崩。十二年十一月,遣散骑常侍车灌修峻平陵,开埏道,崩压,杀数十人。”《晋书·彭城王权传附曾孙紘传》载:“御史中丞车灌奏劾,请免紘官。”《晋书·桓温传》载:“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知此车灌为东晋穆帝时人,曾任御史中丞、尚书、司空、散骑常侍等职。车灌亦在桓温时,可能比车胤年长一辈,因为车胤桓温时才初入仕,为桓温“辟为从事”。(见前引《车胤传》)
    《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传》载,有著作郎车敬,已在东晋末前秦时期了。此车敬应为车胤的晚辈。湖南安乡县至今有车姓,可能是车胤的后人。因未能获得安乡车姓的族谱,不能下结论。

二  车胤曾祖车浚与父车育

    (一)曾祖车浚
    前已述及,车胤曾祖父车浚在三国吴任会稽太守。《三国志·吴书》卷四十八“孙皓传”载:“天玺元年……会稽太守车浚、湘东太守张詠不出算缗,就在所斩之。”下有注:“《江表传》曰:浚在公清忠,值郡荒旱,民无资粮,表求赈贷。皓谓浚欲树私恩,遣人枭首。”算缗是西汉时推行的一种针对商人的税收。车浚因为郡遭旱灾,上表请求蠲免税收,并要求朝廷拨款赈济灾民。这本是正常的举动,却被吴主孙皓认为是要树立个人的恩德,竟派人将他杀害了。
    然关于陆逊会见车浚的一段记载却不见于《吴书》,陆逊传也未载,《世说新语·言语门》亦无。最后在北宋李昉等编著的《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十三中找到了这段记述:

    陆逊闻车浚令名,请与相见。谓曰:“早钦风采,何乃龙蟠凤峙,不肯降顾邪?”答曰:“诚知公侯敦公旦之博纳,同尼父之善诱。然蜥蜴不能假重云以升举,鷃雀不能从激风以飞扬。是以无因尔。”时座上宾客多是吴人,皆相顾谓曰:“武陵蛮夷郡,乃有此奇人也。”浚曰:“吴泰伯端委之化,以改被发文身之俗。今乃上挺圣主,下生贤佐,亦何常之有?”逊叹曰:“国其昌也,乃有斯人!”

    时车浚为武陵人。因作唐原属武陵郡,西晋灭吴,方析南郡之江南部分置南平郡,所以陆逊时作唐仍属武陵郡,故称车浚为武陵人。说明车浚时车氏已经迁至作唐了。
    陆逊会车浚在何时?
    《三国志·吴书》卷五十八《陆逊传》未载陆逊生于何年,而曰:赤乌七年陆逊代顾雍为丞相后,在孙权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相争中,陆逊数上书言太子事,“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但未载何年。《吴书·吴主传二》载,(赤乌)“七年春正月,以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则陆逊赤乌八年(245)虚岁六十三。由此推算,陆逊生于183年。又据《吴书·陆逊传》,“陆逊至陆口,书与(关)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在信中大吹特吹了一番关羽不久前战败曹军的功绩。“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陆逊麻痹了关羽之后,“(孙)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刘)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是岁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一月也。”则此年陆逊年三十六岁。次年,陆逊攻陷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擒杀。刘备欲为关羽报仇,遂于吴黄武元年(222)正月,亲率五万大军东出夷陵,欲夺回荆州。陆逊避其锋芒,初不与战。延至六月,暑热盛,蜀军人困马乏,陆逊遂大举进攻,火烧连营,击溃了蜀军。刘备败退白帝城,不久后病逝。这一段时间,陆逊忙于战事,不会有闲心作清游之会。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此时蜀军因刘备新死,无心东伐,荆州有一段安宁时期。是时陆逊四十六岁。陆逊会车浚很可能在此时,因为后来(赤乌七年,244年)陆逊出任丞相,就不在荆州了。车浚死于孙皓天玺元年(276),比陆逊晚死31年。以此推测,车浚会陆逊时,应该比陆逊至少小二十多岁,尚未任会稽太守,但应该已辟为地方小官。假设车浚会陆逊时二十五岁,比陆逊小二十一岁。至车浚被孙皓杀害时,则已经七十二岁。若车浚会陆逊时二十岁,则死时也有六十七岁。按此推测,车浚可能出生在205—210年,当东汉献帝建安十年至十五年。取中间数,约在建安十三年(208)前后。
据《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凤凰“三年,会稽妖言章安侯奋当为天子。临海太守奚熙与会稽太守郭诞书,非论国政。诞但白熙书,不白妖言,送付建安作船。”郭诞只说奚熙给他写了书信,但不说妖言之事,于是被发配到建安造船。此时车浚应接任会稽太守。两年后,车浚在会稽太守任上被杀。
    车胤祖父情况,未查得任何史料。

(二)关于车育

    车胤父亲车育的资料很少,仅在《晋书·车胤传》提及:“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世说新语·识鉴第七》则说:“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澧〕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主簿、功曹均为郡守的重要佐吏。功曹,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曰:“汉朝始设,……职掌选举,兼参诸曹事务。其主者,郡称功曹。……凡郡功曹多用本地大族,权重,郡守常委事于功曹。品级,梁自六班至下四班不等,陈自七品至九品,北魏自六品至从九品。”主簿,《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曰:“汉朝中央及州郡官府均置,典领文书簿籍,经办事物。……州、郡、县亦置。虽非掾吏之首,然地位较高”。可见,郡的功曹地位略高于主簿。
    车育任南平郡功曹的时间,清康熙《安乡县志》卷五“宦迹”载:“功曹:车育,本郡人胤之父,咸康中莅任。”其时间的考订见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31 2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5303omap0w00rr0g0gzq.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06: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老师早上好!希望多挑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6: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索源考证有些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6: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今人都有不少姓氏著作,多查看,总会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姓不像有些大姓,如李姓、刘姓,历史渊源很长,分支复杂,所以考索也不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7:21 , Processed in 0.0354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