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53|回复: 3

早晨读书(12): 读殷尧藩七律诗《端午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3 18: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6-3 18:05 编辑

早晨读书(12)
读殷尧藩七律诗《端午日》

吟端午诗词,感古人情怀(定).jpg
吟端午诗词,感古人情怀


原诗
端午日
唐 ·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
    年轻时 每逢佳节 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 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 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 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 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 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 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赏析
    殷尧藩(780—855?)苏州嘉兴人。约唐文宗太和初年前后在世。性简静,美风姿,工诗文,好山水。尝曰:“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元和中,举进士第,辟李翱长沙幕府。后为长乐令,有治绩。仕终侍御使。尧藩著有诗集一卷。
    《端午日》诗,诗人采用对比手法,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以及同样过节的青年和老年的两个不同人群的不同感受来说事。年少者,每逢佳节“倍多情”,像注射了鸡血一样激动;而老年人,只有无限的感慨,物是人非:本来过端午节挂艾草等习俗,有驱邪求平安的作用,人老了,也再懒得去仿效,现在心里想的或希望的是“蒲酒话升平”。之所以如此,因为人年纪大了,老于世故,能够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多么希望这“必然”不会成为现实。
    接着,诗人用岁月催人老的无情,以及每年应节而开的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形成强烈对比,实则发出的是“人生易老,年华易逝”的人生感叹。“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赛龙舟(定).jpg
赛龙舟(国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3 18:5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拜读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3 18:5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欣赏奌赞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4 16: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热衷于这些节日庆祝活动,年老人一切都淡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7:34 , Processed in 0.0344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