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2-6-8 17:23 编辑
赴 " 黄石 " 记一一《津市集邮史》(连载122)
2007年11月9--11日,湖北黄石市主办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活动项目中 的"第十五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我和王华熙友应邀于 11月8 日上午七点 半乘汽车经武汉抵达黄石,此时已是下午近四点钟了,黄石的王水生、刘会德、干伟胜等会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俩人。
由于原计划安排入住的海观山宾馆已客满,王友要我俩住入先期到达的我 省湘西吉首刘镇远友住处——丽祺宾馆.客随主便,稍作安顿,我们即与刘老 相见,刘老年届八十,比我想象中身体要好得多,不仅行动与常人无二,且精 神极佳,谈吐声音洪亮,更让人惊奇的是,那一手极漂亮、洒脱的毛笔小楷出 自据他说有些发抖的手。他是由老伴和小女儿从北京陪同赶来的。我这次能来 黄石,主要是出自于对蜀陵的看重,亲自体验一下会友相见恨晚的激动.七点180· 多一点,有"侠客"豪爽之称的杨振荣等上海邮友亦抵达黄石,入住同一宾馆. 晤面后的相见甚欢,可想而知.振荣友送我俩各一组10余枚07年必能宝连体戳记封,我俩亦相应回赠了一点远不及他的小邮品。
次日上午九点,在华夏国际购物中心门前举行隆重的门券开展仪式,独特 的地方特色锣鼓表演引人入胜,邮友们抓住良机,纷纷拍照,当我一下看到李 方华会长时,立即喊来王华熙与李会长合照留影.李会长告诉我,他们浙江温州一行16人是深夜抵达黄石的。
此次门券展,规模空前,展出门券与邮集计100部340框.可说展集制作 精良,不亚于全国邮展的展集.此次券展有专门的评审班子,要评出分类奖级, 门券展的贴片均为统一规格,要比邮集贴片长,大体上四个邮集贴片相当三个 门券贴片,每框各 12片,便于舒展.我和华熙都看得挺认真,并在好几部展 集前作了笔记,以便于回津后向会友传达,没料到黄石电视台的摄影记者捕捉 到我这老头的认真劲头,不是摄像机的闪光,我还不知晓理,更始所未料的是, 记者意犹未尽,还霸蛮要我对着话筒讲了十来句观赏的感受.此次门券展,还 有黄石邮友展出的几部邮集,在干伟胜邮集中见到了黄石发行的漏色免资片. 临来之前,陈森元友托我寻觅黄石盖有"作废"戳记的免资片,几经打听,从 王水生邮友处获悉,他果有二校盖有"作废"戳记的免资片,这里面有一段有 趣的故事,此文就不讲了。
此次门券展,不但让我大开了眼界,也大饱了眼福,而且激发了我对门券 收藏的兴趣.想起家中还有不少带邮资的"马踏飞燕"邮资门券,竟勾起我的 收藏欲望,次日一鼓作气跑遍海观山宾馆后面绿树成荫地段上的近百个地摊上,买了好几十块钱带邮资的门券(大都8角钱一枚) 。
华熙比我入迷程度更深,先后两天买了近二百元,蛮有味的是,在第一天 买了百余元门券后,嗔怪我不该邀他观地摊,让他一看就情不自禁往兜里掏钱,次日我笑他: "你怎么还掏钱买?"他却只笑不答了。
十号下午蜀陵邮学会来黄石的会员在宾馆会议室举行了联谊会,会上,有 幸会晤了安徽黄山的傅鸿泰友,同我一样也患有结肠癌,也同我一样,红光照 面,一点也不像癌症病人,还有80年代初联系频频的四川乐山陈云华邮友, 没想到他的口材甚佳,会上妙语连连.会议中还穿插观赏了北京李华生的外交 封邮集,邮集中有不少领导人的封上签名和原地国家级公函封,让人赞叹不已. 据知情人讲,这是全国最好的一部外交封邮集.散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先后有近10部摄影机争相拍照,其乐融融。
七点半,继续开会,邮谊与邮情在这次会上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先举办上 海分会和黄石分会缔结两地友好联谊会仪式,两地分会会长发表言辞后,进行 互赠邮品活动,各地邮友带来的照相机数十部摄个不停.有些近似电视上常看 到的记者招待会对着难得场面争相摄影一般,真切感人。
会后举行了邮品拍卖活动,同2006年杭州庆祝蜀陵成立十周年时举行的 拍卖会一样,只是规模小一点,纯是友情拍卖赞助邮会.方华会长一人独拍 500余元,除将打折票留下外,所余又投入二次拍卖.华熙友捐拍二项邮品共 拍 16元,我捐一项,亦拍 12元,共拍 1300余元, 赞助学会.之后又由上海 分会举行拍卖,共拍1500余元,全部捐赠黄石分会作为活动经费.最后举办 了庆寿活动,场面十分热闹感人.此时时钟已敲响12下,会友们各自带着满嘴的生日蛋糕上进入梦乡。
(本文摘自蜀陵邮学研究会会刊《蜀陵·现代集邮》2008-1,作者曾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