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89|回复: 6

张长明:茶香万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0 15: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2-6-10 15:27 编辑

茶香万里
——记万里茶道上的阳南塘乡茶叶

作者:张长明

    汉寿的茶叶久负盛名。清同治《龙阳县志》对本县茶叶已有记载,称“军山产第一佳品白茆尖”。尤其是阳南塘乡的茶叶很早就销往外省。2019年,万里茶道已被列入中国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经国家申遗组织资料查证,得知湖南段、龙阳县尧南潭(按:应为今之阳南塘乡),民国时期有少量茶叶用帆船销往汉口市场。
汉寿历史上曾四易县名,清1645-1911年为龙阳县,民国元年(1912)改龙阳县为汉寿县至今。
民国初年,县邑设东、南、西、北4乡,下设31总。文武、龙潭、军山、南疆、龙池、安乐、赤山7总属东乡。阳南塘属安乐总。民国十二年,全省推行自治,改总为乡。2004年12月,原阳南塘乡和蒋家嘴镇合并,成立新的蒋家嘴镇。
    汉寿地处洞庭湖西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湖环绕,水运通畅,因而,历史以来城乡贸易兴旺,集镇商业繁荣。随着清初开始的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沅水流域经济日趋活跃。以优越的交通条件,船舶往来,物资中转与日俱增。以龙阳县城为中心辐射,逐步形成一经乡村集镇,与长江沿岸及省内各埠通商频繁。
    毓德铺陆路有驿道相连,水路北滨南湖,外接沅水,交通十分方便,几百年来逐渐形成墟场、集市,市井繁荣。清同治年间,已发展成为县南主要集镇,集市贸易闻名遐迩。民国时期,县南诸乡的山货、茶叶,南湖的水产,益阳、桃江的竹木,南县、华容、澧县、安乡及本县湖乡的粮棉多运此集散。舟楫往来,商贾云集,是省内驰名的农产品初级市场。
民国时期乐山乡(阳南塘)的纸料洲有驿道联通毓德铺,水临安乐湖,乡民临水而居形成了一小集。集上有50多户人家,10多家商铺,人来船往,周边群众到此交易、买卖、生意兴隆,毓德铺的茶行和其他牙行在此设点,收购乡民们的农副产品,装船运往各埠销售。
    清末民初,社会动乱,兵匪横行,打不得几个人开莫想运货下洞庭、过长江,经常遭土匪抢劫。蒋家嘴虾公窖有一股土匪抢劫过往商船,杀人越货,无恶不做,商人们闻之丧胆,不敢轻意运货出入洞庭湖。
    据传,清朝末期,毓德铺茶行的杨老板有一个儿子名叫杨黄,少年时代爱习武,会一些拳脚功夫,二十岁刚出头,被龙阳县衙门请去当了一名衙役。有一次派他押解一名龙山来的盗匪去益阳县,盗匪戴着枷锁,行至鸭东铺袁家渡等渡船时,300多米宽的河道,只见盗匪纵身一跃,身轻如燕,踏波而行,眨眼功夫到对岸站定等杨黄过渡。杨黄看傻了眼,回过神来想,这人的轻功了得,如能向他学得几招就好了。杨黄过得渡来,见他也不逃跑,定定地站在原地,就和他边走边聊天,来到一僻静处杨黄干脆打开了他的枷锁行走,行至小塘,杨黄把他安排到家中歇息,好酒好饭菜款待于他。这一歇就是两个月,盗匪见这一家人忠厚仁义,杨黄这人又聪明能干,就把他这身武艺传授与了他。经过两个月的精心传艺和练习,杨黄武功提高很快。有一天,盗匪对他说:“练武要有武德,不要无辜伤害百姓的性命,点到为止,论你的武功,保家护身没有一点问题,我要走了,你还是把我戴上枷锁,押送到益阳县吧!”杨黄说:“师傅,你逃走,我去龙阳县衙禀报,说你武功高强,把我打翻在地,乘机逃跑了。”盗匪接着说:“我不想连累你,把你的饭碗搞掉。”坚持不跑,临走时,还教会他一些暗语,要他在船尾插一面波纹黄边“杨”字旗,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有强盗抢劫。杨黄根据师傅的旨意,第二天上路去了益阳县。
杨黄把犯人留在家练武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县衙,待杨黄从益阳回县衙交差,立刻就受到了县令的严厉训斥,责令其卷铺盖滚蛋,从此杨黄丢了“饭碗”。
    杨黄回到家里一心一意帮助父亲做生意,一有空闲就抓紧练功。家里有了杨黄的帮助,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也没有人敢惹他。这时有人眼红了,使计害他,在袁家渡立一块木牌,上题一首打油诗:“杨黄,杨黄,家住小塘。年纪轻轻,武艺高强。如有打匠,必与过堂。倘若违者,通他老娘。”
    有一天,一牛贩子从此地路过,见牌子上如此口气,来到小塘与他相会,进得他家堂屋,见屋中堆有石灰,故意把鞋底沾上石灰,一个纵步从他家堂屋右中柱经大梁走到左中柱,然后一个鹞子翻身稳稳地坐在了上方的太师椅上。杨黄想,此人定不是非凡之人,他赶忙从厨房端上一碗茶,手拿抹布,纵身把石灰脚印擦得干干净净,再把茶献给来访者。来者接过茶呷了几口,愤愤地说道:“你这人胆子和口气也太大了吧,还挂牌挑衅,不与你过堂,你还要通他的老娘。”杨黄听得摸头不知脑,一头雾水,忙分辩说:“我从来没有挂牌挑衅谁,这牌子的内容也并不知晓,纯粹是一场误会。既然老兄是武林中人,功底深厚,来到我们这穷乡僻壤,不免向老兄讨教几招,好让我开开眼界,增长见识。”
    二人来到一溪港桥边,择一块平地,拉开架势,杨黄迅疾扑向牛贩子,来了个“双锤贯耳”,牛贩子头一偏,顺手“推山填海”,飞起一蹁腿,杨黄借力飞过了溪港,落在了草丛里。杨黄并没有受伤,也没有动弹,而是睡在草丛里领悟他这一蹁腿的招式和力量。牛贩子朝对岸望了几眼,见没人起来,心想可能出招太狠,把他踢死了,急忙走过去寻找。杨黄看见牛贩子来到身边,一个鲤鱼打挺单膝跪在地上,双手抱拳笑着说道:“谢老兄赐了这一招。”二人说笑着来到他家,吃过午饭,牛贩子道别,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常在一起切磋武功。这就是说的“不打不相识”。
    杨黄不但没有遭到歹徒的算计,反而增长了本事。经过二位高师的指点练就了一身武艺,但他不惹事也不怕事。他舅舅家是毓德铺驾船搞运输的,表兄曾权舫身体壮实,气力也不小,兄弟间经常联手运货往返于省内各埠。民国初年,他们在纸料洲设点,开始收购茶叶、花生、柑桔等农产品销往岳阳、汉口市场。
    有一次在纸料洲装了12000多斤茶叶,首次运往汉口。船插三角形“杨”字旗,经沅水、入洞庭,一帆顺风顺水过了长江,只见汉口码头大小商船,帆樯林立,一眼望不到头,没有一点儿空隙,杨黄落下风帆,曾权舫摇着橹寻找停船的当口。找了几里路都没有找着,杨黄有点捺不住性子了,见一小船处,离岸四五丈远,手握缆绳,飞身一跃跳到了岸上,插裆使劲一拉,船已靠岸,却把两边的船挤破了,曾权舫扔来一根碗口粗的柞树桩,他一拳打进泥里3尺多深,再把缆绳牢牢系住,左右的人见状为之咂舌,不敢与他计较。
     船已停靠稳当,来到街市上,找到一家茶行,老板吩咐伙计验货、品茶,收购了他的茶叶。阳南塘所产茶叶清香味浓,喝茶后口龄留香,是茶中之佳品。并约定今后有多少收多少。从此阳南塘的茶叶在汉口打开了市场。杨黄结了账,请茶行的老板和伙计,当地坤士以及左右船家吃了酒、喝了茶,并声称他的 货船停靠的地方就是他的码头,以后谁也不能停靠,此言一出得到了在座的应允。杨黄自称此举是打码头和拜码头。
    茶叶在汉口起运时杨黄已被两个不谙江湖的盗贼盯梢,准备在他们回程的路上抢劫钱财,结果他俩的性命。当杨黄刚要解缆开船,有两人来到杨黄面前,谎称要搭他的顺风船去龙阳县城做生意。杨黄经不住他俩甜言蜜语,死缠硬磨也就同意了。盗贼上船后眼睛溜溜转,到处乱扫,杨黄不得不多个心眼,飞起一蹁腿把系缆绳的木桩踢了出来,把船用力一推,又一个箭步跳上船,扯起风帆开船。两贼见他这身功夫,暗暗吃了一惊。船过岳阳,进入洞庭湖,杨黄掌着舵,要曾权舫拿双筷子来,说:“今天中饭没有菜,我在湖水里夹些游刁子给二位下饭。”船乘风在洞庭湖疾驶,他一手掌舵,一手在水里夹鱼,片刻间就夹了一碗。二贼暗想,看他这架势还不晓得谁先死,财冇劫得,把命丢了。其中一贼对杨黄说:“老大,船到茅草街后,我们先到那里下船,茅草街有我老兄在那里,先去看看他,再去龙阳也不迟,谢谢你们了。”船至茅草街二贼下了船,这叫打退不如吓退。
    由于他们办事圆滑,又身怀武功,打开了汉口的码头,从此使得龙阳各乡的茶叶、花生、干鱼、红薯、棉花、粮食、柑桔、萝卜等农产品通过他们水运销往长沙、湘潭、株洲、常德、岳阳、汉口市场。
龙阳县清朝时期就是常德府茶叶主产区。民国时期曾远销岳阳、汉口等地,但受战乱的影响,出现过“斗米担茶”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汉寿县为全省茶叶生产基地,阳南塘乡是茶叶生产主产区。1953年,省政府又确定汉寿县为边茶基地县,阳南塘乡是基地核心。1954年县政府将茶叶生产办公室设在阳南塘乡,大力开辟茶园,发展茶叶生产,改良品种和栽培技术。为提高茶农的生产极积性,国家提高粮茶比价,对垦复茶叶土地实行粮食奖励,每亩茶土奖粮食10公斤。到50年代末,茶土面积增至8000亩。尝到国家奖补政策甜头的茶农逐年增加茶土面积。1958年,省农业厅投资在阳南塘 建边茶加工厂,年加工“甘引”、“生尖”850吨支边外销。1959年4月,全国边茶现场会议在汉寿县召开,来自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和本省边茶产区的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听取了阳南塘、龙潭桥公社党委有关负责人的经验介绍,参观了茶园、茶厂。会议肯定了阳南塘公社响应政府号召,快速发展茶叶生产,以及种植、管理和制茶方法,对汉寿县各级党委和农商部门大力扶植茶叶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1960年阳南塘公社已成为全国4个“万亩茶叶之乡”。毛主席曾经指示:“今后山坡上可多种茶。”为了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提高栽培、管理、制茶先进技术,培养技术力量,1965年9月,阳南塘公社创办了“茶叶中学”招收学生45名。
    1975年,汉寿县被定为全省8个茶叶基地县之一。
    1977年,边茶滞销,阳南塘公社茶厂改作加工黑茶、红茶、绿茶。80年代初,各大队纷纷自办茶厂生产红茶、绿茶,公社茶叶生产处于鼎盛时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90年代初,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加上茶叶行情巨变,茶土面积逐年减少,茶叶产量下降,到2014年茶土面积仅存1500亩。多一点的要算仙玉村的毛家坝茶厂,现有茶土面积400亩和2台老旧式揉茶机。阳南塘的茶叶从此失去了优势和往日的辉煌。
     注:阳南塘乡,现已与原蒋家嘴镇合并为新行政区域“蒋家嘴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6: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叶飘香,武艺高强,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20: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5303omap0w00rr0g0gzq.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15:1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3 14: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对我县茶叶的考察,堪称详细,有凭有据。欣赏学习,为张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09: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6-10 20:20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代作者谢谢您的惠临鼓励!遥致幸福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09: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2-6-10 16:43
茶叶飘香,武艺高强,点赞。

代作者谢谢您的惠临鼓励!遥致幸福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7:10 , Processed in 0.0380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