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聚合力 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常德市汉寿县龙阳街道城东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报告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成为急需被解的社会问题。一个老年友好型的社区应该怎样的?湖南省汉寿县龙阳街道城东社区给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近年来,该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同心筑梦凝聚合力,携手共建美好温馨家园,不断完善老年友好型社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切实提升辖区老年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一、基本情况城东社区座落在汉寿县龙阳街道曹家巷8号,面积2.1平方公里,辖区共有5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6359户数,辖区户籍人口13819人、常住人口4986人。居民代表55人,社区党支部党员231人,辖区内共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6个。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2836人,65岁以上老人有1535人,80至89岁老人有485人,90至100岁老人有82人,失能老人4人,半失能老人1人,空巢老人17人,失独老人11人,特困老人10人。社区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图书室、老年法律服务站等,供老年人休息、健身、娱乐。 二、主要工作作法及成效(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启动老年党建社区。该社区不断加强养老宣传阵地建设,围绕党建引领一个核心,通过抓学习、强规范、重考核等措施,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党建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领航作用。党总支书记带头讲党课,建立老年人每月党课宣讲制度,在社区图书室设立法律图书角,300余册的报刊杂志、健康教育等书籍供社区居民阅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建工作,使党务、政务、财务公开透明运行。创办好社区1500米党建宣传专栏,用300多幅图片展示党的历史、人物,传承革命先辈先烈精神,激发鼓舞斗志,建功新时代。社区成立了以总支书记李志红为组长的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老龄工作,每年都保证财政投入,有专项资金用于老年人活动与服务。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精准,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统筹规划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二)以环境改造为切入,打造老年宜居社区。治理乱搭乱建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创建省级文明社区为契机,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立足点从细微处入手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社区成立7个志愿小组,不定期清理老旧小区的公共卫生23处;拆除乱搭乱建50多处。 对辖区内老年人住房和相关活动设施的安全开展了隐患排查,共排查506户。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旧房改造的政策,对存在老化或损坏的及时进行改造维修,共改造维修房屋35套,面积4200平米。配备微型消防站、安装扶手、紧急报警设备等设施,保障老龄人的居住和活动安全。及时清运垃圾,创造干净舒服的生活环境,增强老龄人的幸福感。 社区建有县内最大的市民休闲广场,平整安全的步行道路,并在市民广场及相关道路建设了老龄人休息座椅30把,附近设置了公共厕所,且照明设施完好。在社区主要交通道路人车分流,小区主要出入口都留有空地供救护车等专用车辆停放,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老人的出行安全,使设施真正为老所建,为老所用。 (三)以志愿服务为导向,创建老年安康社区。社区老年志愿者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健康保健讲座、开展疫情防控,防电诈,平安三率、禁毒等宣传活动20余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节假日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中秋,九九重阳节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方面服务,同时也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充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据统计,2021年至今举办此类敬老活动达50余场次,从以前出门走走,到现在出门享受社区各种文体公共服务资源,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有效地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社区成立了老年舞蹈队、腰鼓队等文体团队,结合相关党建文艺活动为老年人建筑起自我展示的舞台。通过居民代表大会、老年协会使老年人充分参与到了社区管理当中。依托社区平台,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并设立不同类型的学习课程,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社区设置了老年活动室、老年图书室、老年棋牌室、文化活动中心,让更多的老年人加入进来,提升老人的社区活动参与度,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为社区老年人树立了“最美家庭”的积极老龄观,在之前的“五好家庭”活动上,为整个社区的老人拍摄了“最美家庭”的照片,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在社区的文化栏里面呈现活动的剪影。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服务,并定期开展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城东社区有一支地道的“娘子军”队伍,曾获市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在此次的创建工作中,巾帼志愿队发挥了女性特有的力量。如对于独居、空巢、失能、计划生育特殊老年人,定期入户探访慰问,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巡诊等方式,创造便利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志愿者公益岗位等分支,积极为老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居家养老、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 每年定期开展2次安全知识讲座、2次健康知识讲座,2次防诈骗宣传教育,2次积极老年观教育、2次普查宣传教育等。在完善中深化城东社区志愿服务队这一品牌,与专业机构合作,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康复护理、康复辅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开创社区为老服务的新局面。 (四)以智能运用为抓手,完善科技助老社区。提高为老服务的科技化水平。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智慧养老服务,用智能手机帮助老年人社保资格认证,解决老年人手机日常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对智能手机使用技能的各种需求。设立为老便民服务点。在辖区内设置便利店设置现金缴费点,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帮助老年人医保现金收费,电话费充值等便民服务业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志愿防控工作,通过入户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核酸检测码预登记,其中有使用“老人机”无法申领核酸检测码的,志愿者帮助申领并制作胸牌方便老年人使用。 社区科技志愿服务队已为老年人开展智能产品使用的相关课程进行相关培训。社区将规划建立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有效对接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并将智能健康养老产品带进社区,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 (五)以特色服务为重点,倾情关爱暖夕阳。社区老年日照间以保健和康复为主线,聘请了专业的按摩技术人员运用中医按摩手法,充分利用政府配备按摩椅、脚部按摩仪、理疗仪通过身体按摩保健,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环境、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为打造居家养老“暖心”家园。老年日照间开展助老服务,打造以“日托、周托、月托、季托”短期托付为主的日间“托老”照料服务。为辖区60周岁以上的低保人员、残疾人员、退伍军人、“三无”老人、“五保”老人、失独老人、遗属和获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的本县户口老年人提供助洁。助餐、助医,按等家政服务,竭力做好服务老人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至今已有100余老人享受服务。 三、自评情况对照《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2022版(城镇社区)》的居住环境安全整洁等8个方面40项评分内容,城东社区组织人员逐项进行了自我评估,基本达到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要求,符合申请标准,城东社区老年友好型社区自评分89分,请予以批准。 今后,我们城东社区将积极参与创建文明活动,努力不断完善老年人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成为老年人团结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造福老人、服务社会的有效组织,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以敬老、爱老、养老为出发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