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6-25 20:29 编辑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达到最虚空的状态之时,(状态和意识)虔诚地、忠实地、专一地守着静极的状态。万物都在运化着,我以这个状态观察着万物的反复运化。各种各样的芸芸众物,都运化着并归复其根源。万物的根源是静的,静的才可以返归于万物本性。知道了万物的本性就知道了本性的必然规律,知道了本性的必然规律就可以明了它的应用条件,不知道万物的本性的必然规律,随意妄作,其结果是凶险的。知道万物本性的必然规律,就不能违背这个规律。自然就会宽容,这种宽容乃是顺应着自然规律的,所以是公平的,既然是公平的,就是没有缺陷的。既然是没有缺陷的,那就是大自然的运化规律。大自然的运化规律就是道的体现,道的体现是长久的,就永远不会产生灾难。 【新解】 本节文章是《道德经》的第十六章,主要阐述了修道人的禅境状态,及在禅境中合于虚空状态时,认知自然规律运化的法门,只有了解了万物的运化规律,顺应规律做事情,才会长久,才能避开风险,没有灾难。 文章开篇提出修禅者的最佳状态就是达到虚空,并且要虔诚的、忠实地守着这一状态。因为万物都在运化,只有专一地守着极静的状态,才能观察到万物运化规律。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又生于无(空)。阴为阳之极,静为动之母。万物的阳动,要归于阴静之根。阴静之中蕴含着天下所有的“有”,知道了阴静的本原,就知道了万物所有“有”的条件因素,也就知道了所有“有”的发展变化。就能了解万物运化的规律。修道者必须顺应而不违背其规律,才会没有灾难,立于不败之地。 修道者那种虔诚地、忠实地、专一的修禅态度以及了解万物的运化规律而顺应自然规律都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