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6-25 21:33 编辑
此事过去近50年。但赵永发在采区里用尽最后的力气反复高呼的“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一直似在我耳边回响,永远挥之不去,并让我的心发出阵阵颤抖。他不高却结实的身板,常穿一套旧军装,不太多说话的性格深深印在我心中。是感动?是敬佩?是震撼?我无法说清。但那叫五味杂陈,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 大约是1974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青峰煤矿一工区采煤二队的一个采煤工作面发生了采区垮塌事故,造成一工区采煤二队指导员赵永发同志当场牺牲,一工区安全员吴经厚同志被救出后的第四天,在常德地区人民医院去世。那时,作为矿政治部宣传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事故发生后,我随有关人员到过一工区采煤二队采区垮塌事故发生现场。据当时一名叫胡仕银的矿安全科的安全员讲述,当时的情景着实令人震撼。 那天时近中午时分,正在一工区采煤二队采煤工作面采煤的指导员赵永发观察到煤壁上渗水,并伴有木头支柱“嘎嘎”作响的情况出现,随即通过井下值班室的防爆电话向工区报告。接过电话,一工区安全员吴经厚同志当即告知矿安全科的安全员胡仕银,便迅速下井赶到了采煤二队的采煤工作面察看情况。这时,判断采区即将垮塌并无法避免的赵永发,已将采区工作的工人全部撤出,自己则留在采区入口等待安全员前来商量应对措施。 一工区安全员吴经厚曾在慈利县向家溪煤矿工作多年,有处理这种情况的经验,尤其他“苦大仇深”,对党和人民感情深厚,勤俭办矿的思想境界极高。以他看来,只要抓紧在采区打“木垛”,便可阻止采区垮塌,从而为矿里节约大量资金。于是,他迅速冲进采区打“木垛”,并要唯一留在现场的赵永发给他当帮手。此时,采区内木桶粗的一排排支柱随着“嘎嘎”连珠炮般响声纷纷折断。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境界,此时却淋漓尽致在赵永发身上体现。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为了国家利益,面对危险,他毫不犹豫勇敢地冲进采区,与吴经厚并肩作战。他们此时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采区,保住国家财产。 极其令人痛心的是,他们冲进采区不到5分钟,轰隆一声巨响,刚打成的“木垛”的圆木被采区垮下的雷霆万钧之力旋即压扁,赵永发和吴经厚都被困在了采区里。采区垮塌形成的空气巨浪,同时将正在运输大巷距这个采区出口约80米处行走的一名工人冲倒,撞在运输大巷停着的一台矿车上,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 事故发生后第一个达到现场的,是矿安全科的安全员胡仕银。在矿部安全科,胡仕银接过吴经厚的电话后,下井迟到了一步。站在采区出口的大巷里,目睹一片狼藉的采区,胡仕银高声喊道:“里面有人吗?”赵永发在里面回答:“有!”“哪个?”“赵永发!”“还有吗?”“还有!”“哪个?”“吴经厚同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常驻青峰煤矿的常德地区冶金煤炭工业局矿山救护队队员赶到实施救援时,采区内的赵永发已奄奄一息。他自知即将牺牲,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现场救护队员边加紧救援,边听着他反复呼喊的口号越来越微弱,直至消失,个个泪流满面,并失声痛哭。 经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赵永发最先被救护队员从采区救出。但由于胸部压在木头支柱上的时间太长,已经壮烈牺牲。而吴经厚被压在“木垛”的缝隙中,尚有呼吸,救护队员便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抬出井口,并抬上了早已等候在井口的救护车,然后在“呜呜”的笛声中呼啸着开往常德地区人民医院。矿职工医院的医生同时在救护车中为其输血输氧。但由于伤势过重,吴经厚在进入常德地区人民医院抢救的第四天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