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永远是我心中的指南针 陈正松 “萱草去堂前,游子到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这些诗句和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女性,她是那样的平凡,却也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那样的伟大。我的外公外婆育有儿女五个,母亲在家虽排行老大,在她们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女娃儿不可能有上学读书的机会,尽管母亲没有上学读书,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但她的身上却有着传统女性的优点,勤劳、善良、热情、严厉、宽容、开明、俭朴、自强。母亲就是一部无字的巨著,儿女们一辈子也学不完。母亲永远是我心中的指南针,使我在生活的道路上永不迷航。 母亲是勤劳的。我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7个,最小的妹妹是64年出生的,一家九口,在当时那个年代,生活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这么多的子女,吃饭穿衣都是大问题,尽管当时国家对棉布实行凭票供应,母亲为了省钱供子女们读书,穿衣的问题就靠自己纺纱,然后再加工成土布,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上套的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都已入睡,母亲还在手摇纺纱车,一般都要纺到凌晨二三点,第二天还要出集体工,母亲的纺织车发出的嗡嗡的响声象一首优美动听的摇篮曲,把儿女们送入甜美的梦乡。自己却默默地为儿女们辛勤的操劳,母亲纺出的纱,加工成土布,作出的衣服谈不上漂亮,但至少解决了遮羞和保暖的问题,和我同龄的儿时朋友中,有的到了12岁左右还有光屁股的。目前我自己也进入花甲之年,每当我回想起这些儿时的往事,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尽管我出生在那个不幸的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由于我有一位勤劳的母亲,我们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充满阳光。 母亲是善良的。我的母亲十九岁那年嫁给父亲,当时父亲家境十分贫寒,父亲也是一个苦命人,出生才十个月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由于这一特殊的经历,父亲一生忠厚老实、善良,平易近人,胆小怕事,当地老百姓给他取了一个浑名“万岁”,父亲从不惹事,也不多管事,家里大小事都由母亲一手操劳,在我的印象中母亲能干、善良,我的祖辈中有一个最小的爷爷奶奶和大伯父、伯母,他们没有子女,他们的晚年生活都是由我的父母照顾的,在当时子女众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条件下,母亲全凭一颗善良的心,把4个老人继续养老送终,入土为安。 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是严厉的,尽管母亲不识字,没有文化,但对四书五经,增广贤文中如何作人,育人方面的一些格言也能背诵不少,母亲奉行的是“棍棒头上出好子”的教育方针,小时候我特别调皮,所以在兄弟姐妹中,我是挨打最多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个人也己为人之父,为人之祖,也逐步地体会到了当年母亲的良苦用心,个人已进入花甲之年,虽然事业上没有什么成就,但我可以十分自豪的说,我是一个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一个具有孝心的孝子,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父亲,这里面也有母亲棍棒式教育的功劳,尽管在接受棍棒教育中,也有受委屈的时候。但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毕竟母亲也不是圣人,天底下,只有母爱是最无私的。 母亲是开明的。由于母亲不识字,饱受没有文化的痛苦,所以母亲常对人说:“养儿不读书,只当喂了猪”。坚持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让自己的子女上学读书,我们兄弟姐妹7人至少都读到初中以上,姐姐作为一个女孩,在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农村,与她同龄的伙伴中,大都没有进学堂门,而姐姐却读到中专毕业。1973年3月,我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当时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教育经过停课后开始复苏,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形式,我当初应征入伍时高中还没有读完,对考试毫无信心,是母亲鼓励我,“你不比别人蠢,别人能办到的,你一定要争取办到”,七、八份的天气,十分严热,母亲手拿一把蒲扇给我扇风赶蚊子,陪我在煤油灯下复习功课,经过两个月的复习,我入愿地考入湖南省财会学校(原湖南财院),是母亲的爱编织了儿子的梦。 母亲的故事是说不完的,写不完的,使我感触最深,最令我难忘的是母亲给了我受用一生的教诲,1969年10月,我应征入伍到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师服兵役,当时从八百多人中挑选30人,政审等条件要求相当高,我被荣幸的选中,我和父母都相很高兴,临行前,母亲对我说:“你长这么大从未出过远门,这次一去就是几年,一个人在外要做到‘三稳’,即口稳、身稳、心稳,‘四不’便宜的不要,浪打的不收,犯法的不做,毒人的不吃。”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并照母亲地教诲光明磊落地做人,尽管我的生活平平淡淡,但也过得平平安安。 母亲今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从发丝乌黑变成满头白发,动作从迅捷变缓慢,而生活上还是靠个人自理,每看到这一些,我深感内疚,父母这是将最好的,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一样不停的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古人云:“屋檐水点点滴,点点滴在窝里”,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会如何待你,亲爱的朋友,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教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也祝天下母亲健康长寿! 后记:这是我十二年前母亲节写的一篇文章,应朋友之约要我在正扬网上发一下。说实在的,我自己基本上也称得上孝子一个,爱人对我的父母也相当不错,母亲在世时不觉得,一旦离我们而去,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常常深感内疚,如果真的来生有缘,母亲还是我的母亲!愿我的朋友们珍惜母爱,孝顺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