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1|回复: 4

张长明:青山垸湿地社区共管显成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8 09: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2-6-28 09:18 编辑

青山垸湿地社区共管显成效
作者:张长明


微信图片_20220628091133.png
    2018年,汉寿县青山垸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已20年了。20年来,青山垸湿地社区共管成效显著,被国家授予城市湿地公园称号。
    青山垸是1975年由洋淘湖农场与蒋家嘴镇联合在西洞庭湖筑堤围垦成的一个巴垸,总面积1.66万亩。当年围成矮堤8.3公里,高1.5米左右,后经历年加高加固,到1988年海拔高度达37米,居住着1686户,4611人。
    这里的农业生产面积约600公顷,包括鱼池、水田和蔬菜地,每年用于抗洪抢险和堤防加固的资金约150万 ,1996年和1998年两次溃堤。1998年8月洪水刚刚转退,汉寿县委、县政府就痛下决心,对青山垸实行退田还湖组织移民搬迁。青山垸的居民全部迁到了垸外的安全地带,一次性转变为城镇居民。随着国家“32”字治水方针的实施,后被列入湖南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第一期“双退”实施计划。其原来的耕地、渔池和住宅地均退为湖面或湿地。1999年这里被划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唐代钦既参加过当年的围湖造田运动,又组织了村里的移民搬迁和退田还湖工作。我的父母和弟都住在这个垸子里,靠几亩鱼池维持生计。退田还湖后青山垸的居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感到非常茫然;一方面是饱经水患,一方面是故土难离,但面对这4611人的生计问题,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村、镇、县领导班子的头上。
    1999年青山垸划归保护区之后,保护区开始封闭青山垸,依法巡护,禁止任何渔业活动。虽然WWF支持在西洞庭湖帮助移民户发展了一批网箱,但对一千几百户移民来说是僧多粥少。失去了生计的移民又只好打起了青山垸的主意,他们找机会回到青山垸打鱼、放鸭甚至打鸟毒鸟。为了达到封闭管理的目的,保护区对擅自进入青山垸的人员采取了八字管理措施:宣、劝、赶、拆、罚、烧、拘、判。即采取宣传、规劝、驱赶、拆除、罚款、烧毁、拘留、判刑等一系列措施,对进入封闭区内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进行管理。同时,以上八种措施的实施由汉寿县人民政府组织以公安局、水产局、渔政站、保护区、水政、湖洲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协作的方式,开展了几次大型的拆除“迷魂阵”,取缔违禁捕鱼打猎的活动。开始一段时间,湖中的秩序稍有好转,保护区的威信也有所提高。
    然而,这种将保护与发展对立的方式,将渔民和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引向了敌对面,甚至到了仇恨的地步。在实际执法和管理过程中,渔民与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冲突也逐渐升级。由最初的消极抵抗,逐渐发展成为正面冲突,甚至围追堵截、漫骂殴打,更发生过情绪激动者将保护区人员劫持后向人群中准备投掷雷管的恶性事件。可见冲突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唐代钦作为捕捞队的党支部书记,为配合保护区的工作,在群众中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毁掉了自己花1.2万元添置的“迷魂阵”。渔网被毁掉了,生计从哪里来,思来想去,他想到了西洞庭湖迷人的风光,于2002年4月3日率先成立了“洞庭风光游蒋家嘴接待处”,带领十多户渔民搞起了“洞庭风光游”。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项目组梁海棠女士参加了剪彩仪式。前来祝贺的还有常德市旅游局、县文化局、保护区、县渔政站、蒋家嘴镇政府等单位的同志共100多人,气氛十分热烈。后来因游客不多,其余的参与者退了出来,现在只剩下他一户人家两条船坚持下来,每年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               
    2002年开始传出风声,有一家上市公司要“购买”青山垸,2003年5月洞庭水殖集团通过上层动员保护区,转让青山垸承包权,并与汉寿县林业局已签订承包合同。公司的推土机大摇大摆地开进了青山垸开始平地,积聚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了。青山垸变成了一个即将要爆炸的火药桶,老百姓拥堵在推土机前,扬言要平地,就从他们身上过。还有一百多号人奔向保护区,认为是保护区出卖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牟取私利,开始打砸办公室。
    汉寿县林业局的这一做法遭到了青山垸渔民的强烈反对,同时也遭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湖南省林业厅、国家林业部的强烈反对而终止。县里的领导们也没想到招商引资招引出这样的事端。在WWF的斡旋下,县政府、保护区、社区代表坐在一起商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矛盾。唐代钦就是当时的社区代表之一,他提出来“为什么不能由青山垸的移民集体来承包青山垸呢?商业公司交多少钱,我们也能交”。
    长江中游第一个保护区的社区共管计划就由此产生了。
保护区在WWF、县政府的技持下,逐渐转变了工作方法,开始寻求解决矛盾、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尝试以社区共管的方式来管理青山垸。
    2004年1月经保护区、县林业局、青山垸社区(现家嘴和洋淘湖)代表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就青山垸社区共管事宜制定了共管方案和共管协议。在共管方案和共管协议中严格规定了共管所要达成的目标,共管组织机构,共管方式,共管监督机制和青山垸共管后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的发展方案。
    有一份文件里对社区共管的目标是这样记录的:“选择和确定一定的时间和水域,允许一定数量的渔民开展合法的、受保护区监督管理的渔业捕捞生产活动。渔民则以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或者附加部分资源共管的义务,使之成为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从而达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矛盾纠纷最小化的目标。在实现全面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建设,为社区居民寻找到合适的替代产业,逐步使青山垸发展成为退田还湖、社区共管、湿地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湿地多功能综合示范区。”
    共管体制的形成充分尊重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后居民的生计出路选择。在生态恢复区开展共管实践,逐步将湿地的综合功能和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体现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的。
    为了成功地长期保护好青山垸湿地,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西洞庭保护区与汉寿县人民政府、蒋家嘴镇政府、洋淘湖镇政府、县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以及辖区内的渔民代表请示协商,于2004年3月8日成立了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青山垸社区共管委员会。
    共管委员会由汉寿县人民政府牵头组建,成员包括县林业局、西洞庭湖保护区、蒋家嘴镇政府和洋淘湖镇政府及辖区渔民代表、水产局、旅游局、公安局、环保局。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西洞庭湖保护区代表担任,另两名副主任由蒋家嘴和洋淘湖镇社区渔民选举产生。共管委员会下设水产资源组、生态旅游组、动植物保护组、环境监测组。
    为了规范青山垸内的经营活动,共管委员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湖南省汉寿县以及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对青山垸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建全社会监督机制。
    在确定共同保护的前提下成立合作组,共同开发利用湿地资源,采取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主要是300余户渔民为主体),组成合作组共同参与管理的方式。
    保护区开放青山垸水域,在保证不影响垸内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前提下,允许社区合作组从事渔业生产。保护区根据国家项目和政策的需要,有权终止社区合作组的经营活动来保证国家项目的顺利实施;社区合作组自筹资金,在垸内使用合法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规定季节开展捕捞和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并有义务协助保护区开展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保护区有权力从社区合作组收取一定数额的资源保护管理费,用于湿地资源保护工程的再投入。
共管方式出台后,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大多数渔民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加社区合作组。开始有300多户参股,集资100余万元,向保护区交纳20万元的资源保护费,其余的用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第二年合作组还清了参股本金,并且分得红利,从此后凡参股投资户都可根据当年产出效益分得红利。2009年8月成立了“汉寿县青山垸有机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由150户专业渔民组成,法定代表人唐代钦,注册资本1200万元。合作社严格按照国家有机鱼养殖操作规程进行渔业生产,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县湿地管理局的指导下,生产的青、草、鲢、鳙等20种鱼类水产品,从2006年起连续5年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南京有机认证中心(OFDC)的有机认证,年产有机鱼1200吨,产品畅销长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昆明等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青山垸有机鱼的特点是:无泥腥味、色艳味美、肉质鲜嫩,是一种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的名特优水产品。如今青山垸有机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是全省唯一的有机鱼养殖基地。
    合作社现有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入社成员年人均收入15000元。改变了渔民们的生存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模式为青山垸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现在每年在青山垸栖息的越冬水禽达2万只以上,其中黑鹳、灰鹅、小天鹅、白尾海雕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也在此栖息、觅食。
    唐代钦说:青山垸是2004年10月20日来了第一批越冬候鸟,一看鸟来了,我就下令停止打龙虾,全体渔民撤出,以后任何人进入青山垸要经共管委员会和保护区批准”。2004年12月,荷兰来的项目评估专家彼得在青山垸看到鹗——一种分布颇广却罕见的食鱼猛禽。2005年2月长中下游水鸟普查,青山垸的鸟类数量统计达20000只,23个种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等大群鸟类在此栖息越冬。为了便于游客观鸟,又不骚扰鸟,唐代钦还在他的专业合作社办公大楼楼顶修建了观鸟台,添置了高倍望远镜。

微信图片_20220628091143.png
    共管体制的建立极大地缓解了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保持了青山垸湿地恢复区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了鸟类、鱼类和其他湿地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协调发展。
    共管体制建立后违禁作业的方式减少了,冲突和问题解决了,保护区的工作压力减轻了,渔民的生活出路基本解决了,政府的负担缓解了,保护管理的经费得到了充实,生态环境恢复逐渐成为了可能,生态旅游的开展具备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整个区域的持续发展有了良好的运作模式。因而保护区管理的基本目标得到了实现。2006年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对10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授牌,汉寿县西洞庭湖青山湖获此殊荣,成为湖南省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唐代钦作为共管体制的先进分子,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邀请到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观光考察,学习外国管理经验。青山垸社区共管的事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湖南馆展出,唐代钦名列其上。2011年6月28日,“中国洞庭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文件编制技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由省林业厅主持,唐代钦作为社区共管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失衡的问题》的专题发言,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好评。
    青山垸社区共管体制的建立,实现了保护区管理政策由单纯依赖政府进行强制管理向与社区协调管理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执法和政策约束性管理向开放共存的经济共同体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由单纯解决当前矛盾向统筹兼顾,关注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201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83号)》围绕“改善水质,修复生态,人水和谐”目标,突出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重点区域整治,2018年底,青山湖全面实行退养,拆除湖管办事处,将1975年修筑的围湖大堤推平8公里,彻底还原青山湖湿地,对社区共管体制内股份制渔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补偿,青山湖社区共管休制就此解散。现在青山湖已成为生态修复环境教育示范基地。

微信图片_2022062809115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8 09: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管体制的建立极大地缓解了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保持了青山垸湿地恢复区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了鸟类、鱼类和其他湿地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协调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8 1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赞赏佳作美图!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22-6-28 09:20
共管体制的建立极大地缓解了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保持了青山垸湿地恢复区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了鸟 ...

代作者谢谢您的鼓励于支持!祝您安康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2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趣味斋 发表于 2022-6-28 19:13
图文并茂!赞赏佳作美图!问好!

代作者谢谢您的鼓励!遥致快乐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8:48 , Processed in 0.0385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