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02|回复: 22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四)胸怀救国大志 荟聚上海建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 11: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22-7-3 19:03 编辑

谨以此文献给建党101周年庆典活动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四)
三、胸怀救国大志  荟聚上海建党

     李启汉:中国共产党的工人运动先锋
       李启汉,又名李森,1898年生于湖南江华码市镇李家村的一个贫穷家庭。在长沙上高中时结识了毛泽东等进步青年,在其影响下开始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并参加了新民学会。受“五四”运动影响,李启汉参加长沙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12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请愿团,前往北京请愿。

f99869485d2753455dad9cde58d554d.png

       1920年春,受毛泽东指派,李启汉到上海参加驱张斗争。5月,经邓中夏推荐,到上海华俄通讯社工作,住在渔阳里6号。在这里他结识了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陈独秀、李达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李启汉的思想得到升华。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渔阳里2号成立。陈独秀委派俞秀松、李启汉等组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俩住在渔阳里6号楼上厢房的亭子间里,为青年团的创建出谋划策,是青年团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有段时间,俞秀松返回杭州,李启汉代理青年团书记工作。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决定创办“外国语学社”,李启汉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和马克思主义,不久即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成为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
       不久,他便负责在工人群众中开展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创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同年10月19日,发起成立广泛联系工人群众的机构中国工人联合会(又称中华劳动联合会)。随后,他又在安远路锦绣里筹办了一所“工人半日学校”,后改称 “上海工人游艺会”,以游艺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工人参加工人运动。在工人中进行马列主义宣传,传播革命真理,号召大家团结起来,组织工会,与剥削者进行斗争。不久,他帮助工人建立了沪西纺织工会。
       1921年7月下旬,浦东陆家嘴英美烟厂监工要克扣工人工资,工人群情激愤,找监工理论,监工不但不加解释,相反对工人进行殴辱。工人决定罢工,新、老两厂8000余工人像潮水般冲出厂门,进行大罢工。党组织决定派李启汉对工人进行组织和指导,他第一时间来到刘公庙,了解工人的罢工要求和生活情况。他风趣地对大家说:“我是来帮助大家讨债的。”李启汉帮助工人推选出热心为大家办事的刘凤臣、刘荣才等十多人为代表,组织代表会议。他帮助工人代表起草《罢工宣言》和传单,讨论和洋人谈判的条件。至8月10日,李启汉领导的历时三周的大罢工,以厂方满足工人们的条件,在鞭炮声中胜利结束,并成立上海烟草工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一次罢工斗争,李启汉因此也成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开拓者。
      1921年8月,李启汉参与创办上海第一个工人补习学校,培养工人运动骨干。8月11日,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李启汉担任干事,负责编辑机关刊物 《劳动周刊》。在《劳动周刊》发表了《工人们,我们为什么要分帮》《请看谁打仗》等文章,呼吁工人团结奋斗,一致对敌。强调工人阶级只有 “结合产业的团体,联合相近的同业工友团体,进而联络全国、全世界的同业工友的团体”,“才能打胜仗,才可以求得真正的幸福和解放”。
       1922年1月,李启汉参与发起成立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支援香港海员大罢工。3月中旬,帮助浦东日华纱厂工人成立浦东纺织工会。支持上海邮局的罢工斗争,与罢工工人一起起草、散发工会章程和罢工传单。罢工取得一定胜利后,成立上海邮务友谊会。6月,租界巡捕房将李启汉逮捕,判刑3个月。刑满交中方军阀,关进龙华军事监狱。监狱给李启汉戴上铁制脚镣手铐,妄图用牢狱、镣铐、严刑拷打来消磨李启汉的战斗意志,动摇他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经多方营救,至1924年10月出狱。
       1925年1月,李启汉出席党的“四大”后,改名李森,立即奔赴湖南锡矿山、水口山等地,继续从事工人运动。4月前往广州,5月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筹备工作,会上,李启汉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同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6月19日,20多万工人参加的省港大罢爆发,他和邓中夏、苏兆征等成为罢工的主要领导人。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时,任罢工委员会执行委员,兼党团副书记、干事局局长和财政委员会委员。在省港罢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为全国总工会代表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罢工“不是如从前仅为香港与广州工友自身之经济利益的斗争,乃为中华民族之独立解放而奋斗之政治的斗争”。
      1927年2月,全总北迁武汉,李启汉留在广州,接替邓中夏担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4月15日,广州军阀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李启汉被捕,不久,被敌人秘密杀害,时年29岁。
      李启汉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先驱,是第一个在上海为中国工人运动坐牢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个在上海创办中国工人劳动补习学校的启蒙者,第一个在上海领导中国工人罢工的领导者,也是省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
       李季:因翻译《社会主义史》而成为早期党员
        李季,1892年出生于湖南平江伍市镇。191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科,同学们钦佩地称他“活字典”。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时,已是不折不扣的英语人才,李季被胡适安排留校任预科补习班的英文教员,由于口语不够标准流利,招致学生反对,被迫辞职。倔强的李季,仿佛感到被命运作弄了一下。转而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确定我的趋向”,一头钻进了社会学研究。
       为了“从历史下手”,弄清楚社会主义思潮的来龙去脉,李季以“生活就是作工,作工就是奋斗”之语自励,在胡适、张申府的支持下,开始着手翻译克卡朴的《社会主义史》。经过两轮修改,即送北大校长蔡元培审阅,蔡校长为之一振,欣然作序,译文刊载在1920年8月21日《晨报》上。随后,在张申府老师安排下,李季与沈雁冰、黄兼生3人合译出版罗素的《到自由之路》。此书共210页,李季在一个月内译完100页,足显译笔渐臻成熟。之后,李季翻译了《工团主义》、马克思《价值价格及利润》、威尔《科学的社会主义之原理》、列德莱《社会主义思潮及运动》、托尔斯泰《现代的奴隶制》和里普奈西《不要调和》等名著,共约80万字。

31ab54886473f62ab1b05b662915569.png

        陈独秀读了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到自由之路》等著作后,觉得李季很有才华,遂想拉李季参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活动,李季欣喜应允,立即辞去山东枣庄煤矿英文秘书工作,前往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筹建工作。1920年6月,参加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成为13位发起人之一。8月,成为早期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协助陈独秀主办《共产党》月刊。同时,还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学说的主要撰稿人。
       不久,李季随陈独秀南下广东,先后被聘为第一中学校长、广东省视学等职。不久,辞职返乡,继续翻译。在党的一大召开前夕,李季忙于办理出国留学事务,1922年辗转进入法兰克福大学,1924年转入苏联东方大学。1925年归国任上海大学经济系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社会学教授。1928年定居上海,埋头笔耕,译有《通俗资本论》等。
      《社会主义史》不仅使陈独秀觉得李季很有才华,而且对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起着重要作用,是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得到阶级斗争启蒙的最重要的3本书之一,上海各学校还将这本书指定为国文读本。1921年初,《社会主义史》和《到自由之路》,被上海租界列为查抄书的前两名。足可见这两本书在当时产生的巨大影响和震撼力。
       1933年出版《我的生平》,他从事译著40余年,出版600余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家出版总署特约翻译,译有《马克思恩格斯通讯集》《现代资本主义》等。著有《马克思传》《卡尔·马克思诗传》《燕妮·马克思诗传》等,把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为一体,颇具特色。1967年2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4岁。
       李中:由知识青年蜕变为产业工人的早期党员
       李中,原名李声澥,1897年出生于湖南双峰县一书香世家。李声澥从小就与众不同,早在家乡读私塾时,他就带头将辫子剪掉。1913年秋,他报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同乡蔡和森一同被录取,入学后,在毛泽东、蔡和森的影响下,开始积极追求进步思想,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17年毛泽东主持工人夜校,李声澥担任工人夜校乙班的管理员。湖南一师毕业后,李声澥跟随一师数学老师李孝仪来到上海,在一家古董店当学徒。

7da5ad6af367222dd81f2c157d66648.png

       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前往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送行,路径南京浦口时遇小偷,钱和皮鞋被偷了,囊中羞涩,恰遇李声澥,李声澥得知毛泽东的处境后,不仅请他吃了顿饱饭,买了去上海的车票和皮鞋,还将身上的钱几乎都给了毛泽东。17年后,毛泽东在陕北与斯诺谈到李声澥时,称他是“救命菩萨”。
       1920年初夏的一天,李声澥敲开上海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的大门,激动地做了自我介绍,陈独秀热情地接待了他,谈话非常投机。不久,他们一起同住一个屋檐下。陈独秀提议他改名李中,并建议他到工人中去。李中想到了有“中国第一厂”之称的上海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所颇负盛名,当时就可建造万吨级巨轮,且一次接下美国4艘订单。这里是上海产业工人的基地,聚集着上万的产业工人。江南造船所还是由曾国藩筹划、李鸿章主建,很多湖南官员参与建造的大型企业。建成后不仅管理人员大多数为湖南人,而且很多技术人员、工人也多来自湖南,这对李中开展工人运动提供了比较方便的条件。
       李中离开古玩商店进入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所招工条件极为苛刻,由于李中没有工作经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最苦最累的打铁,而且没有工资。他想到陈独秀的教导,一口答应下来。他用辛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证明自己是一条好汉,时间不久,他便掌握了镦粗、拔长、冲孔、扩孔、弯曲、切割、扭转、错位、锻接等各项工艺,厂里的老工人都赞叹:“真是一把好手!”工资也从6元涨到12元。
        一面当铁匠,一面从事工人运动。李中发现,他的同乡同学蔡和森的父亲也在江南造船所,他通过这一层关系,很快就融入船厂的工人中去了。李中身为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在语言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其他人而言,湖南方言很难听懂,而李中恰巧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湖南人聚集的地方开展工人运动。他不仅在该厂筹建机器工会,还发起组织“沪滨工读互助团”,在工人中很有声望。
       1920年秋,李中与任弼时、罗亦农等人第一批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李中又加入了共产党,李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工人党员。他是以工人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他不是一般的工人,是从知识分子转化为工人的,意义非凡,得到陈独秀的格外重视。李中是标准的产业工人、机器工人。陈独秀发展李中为党员,培养他的阶级觉悟,指导他发动工人、组织工人。
       李中入党后,深入开展工人运动,积极为工人刊物《劳动界》撰稿,以通俗明了的语言向工人宣扬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1920年9月26日,李中发表《一个工人的声明》,旗帜鲜明地喊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
      1920年10月3日,李中、陈文焕联名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李中为筹备会书记。1920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在凤阳里召开了成立大会,与会者近千人,场面十分热烈。李中担任大会主席,孙中山、陈独秀、杨明斋等社会知名人士到会祝贺,孙中山的演讲达2小时。
       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后,创办出版《机器工人》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受工人喜爱。在很短的时间内,工会会员从几十人发展到370多人,会员遍布上海各大工厂,如江南造船厂、原生纱厂、电灯厂等。1920年底,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世界工人劳动联合会”执行部总干事罗勃朗专门写信祝贺上海机器工会成立。
      1921年8月11日,党中央在中国产业中心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李中作为书记部的重要成员,与26人联名发出宣言,豪迈宣告,将来的世界一定是工人们的世界。
       1925年5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李中积极发动工人投入罢工斗争。李中的这些活动引起了上海法租界和北洋军阀的注意。1927年“四一二”政变中,李中不幸被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获释。此后,李中脱离党组织返回湖南双峰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数以千计。新中国成立后,李中几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重新参加党的工作。毛泽东接连3次回信邀他进京。1951年7月9日,李中在赴京途中染病,不幸病逝,时年54岁。
       林伯渠: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功臣
       林伯渠,湖南临澧人。1904年春,林伯渠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选拔留日学生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赴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就读师范科。留日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廖仲恺等大批革命志士。1905年8月,黄兴、宋教仁介绍他加入中国同盟会。

b50cb5904b3853738c7a5038d3682af.png

       1915年,李大钊在日本组织反袁团体中华学会,林伯渠组建反袁团体乙卯学会。第二年,两团体合并为神州学会,李大钊为评议长,林伯渠为干事,二人成为好友。后来,林伯渠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1914年7月加入孙中山重组后的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林伯渠在上海协助孙中山工作。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对林伯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震动。1918年,李大钊多次给林伯渠写信,并把自己的著作和各地出版的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小册子寄给他。使林伯渠得到很大启发,并逐步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且日益坚信它是拯救中国和人类的唯一真理,从此终生不渝。1920年,李大钊给林伯渠写信,告诉他陈独秀已在上海发起组织共产党,介绍他去见陈独秀,作“主义”上的深谈。不久,林伯渠敲开了上海渔阳里2号寓所的大门,见到了陈独秀。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林伯渠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第一批58名党员之一。
       林伯渠是中国国民党的元老之一,担任过中国国民党中常委,深受孙中山信任。加入共产党后,党让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中的特殊身份,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协助孙中山工作,后来为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2年,陈炯明兵变之后,孙中山有意与苏联合作、实行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决定同孙中山合作。下半年,林伯渠利用国共两党的特殊身份,发挥“桥梁”作用,在上海促成了孙中山与中共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苏联代表越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进行了多次秘密会谈。8月28日,在林伯渠的陪同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第二次会见孙中山,马林告诉孙中山:共产国际已建议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尽快恢复革命基础,发展革命力量。孙中山甚为感动并完全同意。李大钊由北平到达上海后,首先参加中共中央西湖会议,然后在林伯渠的陪同下会晤孙中山,一起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问题,并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准备加入国民党,真诚帮助他改组国民党。会谈一连进行了6天。孙中山谈得非常兴奋,“畅谈不倦,几乎忘食”,从而下定了国共合作、与苏联合作的决心。
      1923年2月2日,孙中山在上海召开国民党改进大会,林伯渠被任命为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他表示将继续追孙中山,并帮助改组国民党。林伯渠除了担任总务部副部长协助处理总务部工作外,还担任国民党中央干部会议书记,出席中央干部会议,参与处理有关中央往来文电;同时又是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负责上海、江浙、湖南等地的共产党及国民党组织的发展工作。林伯渠曾委派毛泽东在长沙、宁乡、安源等地建立国民党分部。林伯渠还积极介绍和促成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蔡畅等80多人加入国民党。
       在决定湖南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时,林伯渠做了大量工作。当时广州国民党临时中央决定,湖南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全部由在粤的湖南省籍的党员中推选。因此一些人反对湖南按上海执行部通知选出的毛泽东、夏曦、袁达为代表。林伯渠积极为毛泽东等3人辩护,并与谭平山多方活动。最终大会决定由林祖涵、罗迈(李维汉)、邹永成3人作为湖南代表出席,而毛泽东、夏曦、袁达3人则以海外分部的名义出席,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国民党党纲及党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毛泽东等10名共产党员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和国民党自身的发展。林伯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0年6月,吴玉章作诗:“参加革命忆同盟,民国初成似梦空。重组中华革命党,伯渠襄赞著丰功。十月革命照万方,联俄联共好主张。中山改组国民党,还仗伯渠作桥梁。”高度赞扬林伯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发挥的“桥梁”作用。
       林伯渠曾参加辛亥革命、湘南护法战役、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曾担任全国人大第一、二届副委员长,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逝世,享年74岁。

        前面内容请见《一群湖南人,建功大上海》(一)(二)(三)
        后面内容请见《一群湖南人,建功大上海》(五)(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5: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101周年生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6: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良苦,令人感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6:5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堪称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为老同学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7:1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良苦,令人感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7: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7:5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资料非常珍贵,谢谢整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9:1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22-7-1 16:08
用心良苦,令人感佩!

光新兄晚上好!写这篇文章确实是花了很多时候很多精力,但收获也不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9:1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22-7-1 16:08
用心良苦,令人感佩!

谢谢你的肯定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9:1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合仙 发表于 2022-7-1 16:56
堪称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为老同学点赞!

丁老师晚上好!谢谢惠顾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5 20:38 , Processed in 0.0386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