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杨支埃 于 2022-7-6 10:32 编辑
寻访老茶馆 如喝老陈酒
杨支埃 文/图
承蒙玩摄影的老同学发微信告知:成都有个老茶馆是网红,有上百年历史,有很多爱好摄影的中外朋友去拍照,你也可以去看看。说的这么诱人,我也动心在网上一搜,说法基本差不多,不管怎样还是百闻不如一见好。第二早晨八点钟从家出发,虽然阳光灿烂,但骄阳似火,热气袭人,但坐在两元钱一个人的空调公汽里倒还可以。经过换了三趟公汽,过了三十八个站,坐和等车共用了近三个小时,才到成都双流区彭镇杨柳河畔的彭镇老茶馆,当地叫“观音阁老茶馆”。
进入视野的不是人满为患的感觉,门外很多桌子空着,零散的坐了几个喝茶人,往里一瞧,可坐五十人以上的屋里只坐几个人,看到这情况我觉得先到四周转转再说。 我步进一条老街,两边是青瓦顶的木板房,房屋紧紧相连,大部分是一层也有二层的(很少),大部分门面是关着的,偶有几家商店、理发店、药店、酒坊是开着的,几百米长的老街上行走的人稀小,是疫情的影响,还是今天不是节假日的缘故?
我拐进一个胡同,走着走着,看见有的墙壁上画着与喝茶有关的壁画,栩栩有生,蛮有味道,说明当地很重视茶文化宣传,营造老街茶文化的氛围。
吃过午餐,我重新来到“观音阁老茶馆”,一不枉此行,必须要喝一碗盖碗茶;二还得要有点收获,不然回去不好意思跟同学说。于是,花拾元钱(政府统一价格)要了一碗茉莉花茶,坐在高靠背的竹椅上,目视四方:
茶馆是青砖木质结构,四壁斑驳破旧,木柱木梁灰青小瓦,正中屋檐处一扇天窗和两进门处透进的自然光线,几只高悬的白炽灯照得茶馆内不是很明亮,进门后地上凹凸不平的“千脚泥”,给人感觉踩着百年的足迹上,房中间有个约三米长水泥台,一头放着老土灶,一头是水池,水池里盛满了从深井汲出的地下水,用这水泡茶“甘甜透切”。台面上摆满了旧铝壶、旧水瓶、盖茶碗、旧茶杯,但就缺少一个特色,没有拎着长嘴壶的人来泡茶,都是自斟自茗。最惹人注目的是张贴在墙上的毛主席画像、语录、标语,那都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今天留下的红色记忆。
陆陆续续茶馆里进来了一些人,老少皆有,一百来个平方米的茶馆内,仍沒达到高朋满座,有摄影的、有聊天的、有谈情说爱的、也有掏耳朵的等,我忽地看见几个摄影师,正在跟一个穿着红色上衣、头发银白、靠着板壁而坐,手里握着一个手枪样式的烟枪、嘴里吞云吐雾的老者在拍照,我立马起身前往,跟着这几个摄影师咔嚓咔嚓的拍了有顺光、侧光、逆光、俯拍的几十张照片。
由于要赶公汽,意犹未尽的我离开老茶馆,屋外有个漂亮的靓女在和老屋合影;一个古稀的老人在与一个中年人对弈,一个摄影师在为他俩拍照,我也将他们囊括在我的手机里。我虽在老茶馆呆的时间不长,但寻访了此地,略有收获:老茶馆就是一壶珍藏了百年的老酒,又醇又香;也是一张退了色的老照片,越看越美,所以,观音阁老茶馆已被政府列为成都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更让今天的人们珍惜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