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云华 )最近,台风“暹芭”席卷了大江南北,一场狂风暴雨将南方的炎炎烈日,来了一场空前的洗涤,让久违的雨倾盆直下,也把灼人的高温,瞬间调到了人体最佳舒适度。也许天公作美,顺应了区网宣协会组织的这场“强国复兴有我”,接受红色革命洗礼,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
7月6日上午,鼎城区网宣协会一行40人,在会长龚天宝,支部书记楼德华,支部副书记黄宗梅的带领下,上白下蓝的着装,大家穿戴整齐,胸佩党徽,神色庄重,第一站来到了鲁易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鲁易烈士的生平事迹。
从他求学,投笔从戎、创建海南组织、执教黄埔、留苏深造、奔赴湘鄂、历史永存等一生的发展及光辉事迹展示,以厚重的历史、翔实的资料、新颖的形式展现了鲁易当年在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悲壮战史。在参观展厅的过程中,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图片,生动形象地概括的介绍了鲁易烈士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鲜血捍卫了祖国和人民,他的大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在国难当头时,鲁易一心为了救国,在奉献自己生命时,他根本没有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卫自己的祖国、坚守共产党的秘密。看到他照片上充满朝气和自信的样子,让人心中肃然起敬。在讲解员深情、详尽的讲解中,大家深深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
鲁易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优秀党员,是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开拓者,是青史永垂的红三军将领,更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他在求学中探寻革命真理、在斗争中确立革命信仰、在奋斗中兑现革命誓言。短暂而精彩的一生,见证了他在革命实践中的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这种坚决革命到底的精神告诉世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
听完讲解,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鲁易庄严的纪念碑前深深鞠躬,全体党员在支部副书记书黄宗梅同志的领誓下,共同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驻足停留,目视着由热血铸就的丰碑,口中的宣言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忠诚。 第二站,大家一起来到革命烈士陈辉公园。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性的革命烈士---陈辉,鼎城区政府修建了占地约百余亩的陈辉公园,整个公园绿树成荫,庄严肃穆。我们站在纪念碑下默哀,向烈士致敬,心情沉重地轻轻走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与崇高的敬意。看着他的生平事迹,以及行行充满激情的诗歌,使我们的心豁然开朗,明白了陈辉烈士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抛头颅、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这面旗帜。而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传承他的红色基因,用心灵来抚慰,用行动来感激,为国家多做有意义的工作,使他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陈辉,湖南省原常德县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年仅17的他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只身奔赴延安,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通讯社记者、平西涞涿县青救会主任、县武工队政委、区委书记等职,1945年2月,在涿州英勇牺牲,年仅25岁。陈辉辆牲后,日寇把他的首级挂在炮楼外边的树上示众,肢体却被喂了狼狗。共产党员李宗尧黑夜冒死把他的首级摘下来,秘密掩埋,革命胜利后,政府和乡亲把陈辉迎回他牺牲的这片土地,把他的头骨安葬在楼桑庙村的烈士陵园里。烈士生前创作很多革命诗词,代表遗作诗集《十月的歌》,成为我国抗战诗歌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
在公园里,我还见到了一位特殊人物,她是七年来长期义务守护公园的陈莲英老奶奶,她正在给烈士纪念碑前轻轻擦去尘埃,我走近问她“陈奶奶,是社区安排您在这里做清洁工吗?”,陈奶奶说:“不是的,我自己主动做的,我有六个子女,四个女儿,二个儿子都是军人,一大家子能够生活到今天,都是先烈们给我们创造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我看了陈辉烈士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定永远做他的守护神......”,我说“您是我们的好榜样!要向您学习!”。陈奶奶几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包含了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崇敬!她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缅怀烈士丰功伟绩的时候,党员们的心灵深受启迪,对英雄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生价值,我的心情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参与到网宣工作中来,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努力提升综合技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为楷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