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779|回复: 147

说说我心心念念的学校及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0 1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5-20 09:08 编辑

      说说我心心念念的学校及教育


  
    自懂事起,就对身边学校,还有后来明白的教育,一直十分关心、关注、关爱。可以说,这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教育情结,也是自己一生对热爱教育事业永恒的独钟。
    为何?只因为,我自孩提时起,就耳闻目睹、耳濡目染学校对自己对他人的重要。至于21岁有幸招工为中学教师,自己就对学校,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事业,更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即便如今,退休十多年来,我还是依然如故,热爱着学校及教育事业。
    看来,自己此生,离开人世前,对学校及教育心心念念的情结,是不会消失的。
      几天前一个晚上,当央视新闻联播一条有关消息播出后,顿让喜出望外。这就是:我国进入大学的新生,已占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91.4%!
    这,可是令人非常振奋的大好消息这则新闻后,我这个老教育工作者,激动的心啦,久久地平静不下来!
    因为,与共和国几乎同岁的我,对此的期盼心心念念了几十年呢!
    曾记得,儿时的我,多么想家乡有所学校啊!当时两件事,让我产生了这个想法。一件,上初小的姐姐怕我玩水落水,带着我到她上课的地方,挨着她坐着、打瞌睡。可我们每周去的地方,都是另一人家的堂屋!另一件,两年后一天雨的上午,姐姐戴着斗笠到离家十几里路远茅草街乡八保小学高小时,因过渠道路滑,落入渠水中。幸好被一路同行的大同学救起并送到家来。我和母亲看到后,揪心不已。经历这两事后,我就想,若我们这个乡里有所学校就好了!有固定的读书场所后,就不会跑外地上学,也不会出现掉渠水中的危险。此想法过去又两年之后,即1958年到来时,我们乡里就建了一所全新木房子的完全小学,办学规模8个班。随即,又两个复式班的学生从雷家祠堂转入刚建成的这学校来了。这一下,可是解决了两万多人口乡里的孩子,上高小不出乡的大问题!当时只见,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啊,一个个兴高采烈,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在感恩党和政府为民办的大好事呢。
    曾记得,初小四年,多想
校舍固定下啊!1958年,农村吃食堂时,我们五十多个孩子,大的十三岁,小的七岁,一齐涌进了村里刚办起的初级小学。当时两千人的村里,有10来个读过初小和高小的大人,全都是各个食堂里的会计或食务员,刚高小毕业的几个男女青年,便自然成了我们的老师。当识得几个字的村支书宣布开始上课时,送我们上学的大人,还有自发赶来庆贺的人们,大概都是文盲吧,一个个除了咧着嘴笑,便是不断重复着“好好好”的欢呼声。那时,我们记着父母“要好好读书”反复叮嘱,十分珍惜这难得的上学机会。不过,我们当时不习惯的是,读书的场所,不是人家的堂屋,就是低矮的偏屋;不是今天在张三这里,就是明天搬桌椅到李四家上课;不是在庙里读书,就是坐在阳光下上课。总之初小四年读书时,校无定所。好在随着后来基层党组织的努力,群众办学热潮的兴起,我们村七十年代初,便兴建了一栋两层、十二个教室的红砖教学楼!这一下,解决了从那年之后,再未出现失学儿童,也没有出现新文盲了。
    曾记得,上初中时,多想同学们都有书读啊!1964年秋,我进一中初中时发现,我们小学毕业的90个同学中,还有80多位失去了升学机会,多可惜呀。而这些同学,平时与自己成绩不相上下,仅因考试不佳而不能继续读书,遗憾!当时想,若我们县里多办几所初中,那该多好!实际上,五十年代末,我县不仅有了完全中学一所,而且县中由建国前的一所,一下兴办到了8所,这是很了不起的。至于五年后的1969年起,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动群众办学,各个乡镇都办起了初中甚至完中。自此起,开始缓解了少年儿童入学难的压力。
    曾记得,动荡岁月,高中生能择优上大学吗!由于群众的办学热情,各地高中毕业的越来越多了。然而,面对这些读书九年(小学五年、初高中各两年)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十六七岁尚待成年的稚嫩青年,就失去了读书的最好时机,让人嗟叹不已。当时,看到失去继续读书机会的一批批高中毕业生,作为教过他们的青年教师,在为他们惋惜时,曾异想天开地认为,这每年毕业的高中生,国家能对他们实行择优上大学,那该多好!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们好好读书,而且能推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可是四两拨千斤的大好事啊!虽然此事让人遗憾了几年,可到1977年下半年,邓大人拍板,恢复了停止十一年的高考制度后,云开日出,其发展大势,不仅让我们当教师的扬眉吐气,而且令好学上进的学生久旱逢甘霖,还让共和国自此生机勃勃、洒满雨露
阳光
    曾记得,高考恢复后,期盼国家多办大学啊!1977年恢复高考后,送走考生中百里挑一的新生入大学时,当时那悲喜交集的情景,自不待言了。多届毕业生同台竞技,尤其“老三届”毕业生因年龄、或来不及复习迎考,最终能考上大学的少之又少时,留给人们的遗憾是多多的。而当年五百万考生,大学大专只招了27万新生,录取率才5%,着实令人嗟叹不已!那时我们想,国家办的大学,何时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呢?好在一二十年后,这种毕业生众多、录取人数少的状况,便开始大踏步地改变了。如今,上大学之事,不仅再不是那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时的无赖,而是想读大学的都可以实现梦想了。
    曾记得,当年常想,我国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党和政府提出的校舍标准是:我国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回望当年,这可是天方夜谭,很难做到之事啊!因为,国人正处温饱不足境地,哪来钱修学校呢?好在我们党一心一意带领人民群众搞开放、搞发展搞建设,又发动各地搞群众办学,分期分批开展“基本普及初等教育验收”“普及初等教育评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完成‘普九’”等等活动,促使全国各地校舍建设标准不断提高。跨世纪的时候,全国各地基本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二十多年前,笔者几次应邀去郑州、福州和重庆等地,参加中国职教学会年会时,看到的是,大规模的中小学校,其校舍,确实成了当地城里农村最好的建筑。大学呢,不仅规模数万人,而且校舍像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一样,无不“奇形怪状”、风格各异、夺人眼球在调整学校布局后,我县中小学所有校舍,无不崭新漂亮。如二十年前我县兴建的一中,后来易地新建的职业中专,不仅都是四百亩、五百亩宽广的新校园,而且建在“山青青水碧碧
之处,还把教学区的幢幢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就寝的栋栋宿舍楼,教师用的办公楼,建筑得无不漂亮迷人、各具情态。这样,促使这些闻名遐尔的学校,办学质量越来越高、升入大学的新生越来越多、办学名声越来越强了。
    曾记得,世纪初,好想理工大学生数超美国!跨入本世纪前,看到美国用重金吸纳着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就好想我们中国多办理工科大学,以便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超过美国,从而使得我国科技创新渐渐强于美国!想不到,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部署下,现在的我国,不仅理科工科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人数成倍、成十倍地多于美国,而且早在奥巴马任总统时期,就引起了美国人对此的担忧。这真是我党的先见之明、先下手为强、先声夺人的重要举措!
    曾记得,十多年前,特想看到教育强国早实现!退休时,随着我国办大教育推向高潮,就特别企盼,我国能早早地实现教育强国。因为,作为先后两次进教育局机关,前后工作十八年之久的自己,对“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过程,几乎历历在目。就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搞普及初等教育的评估验收,先是推动小学最低实现“一无两有三配套”(无危房,有教室,有桌凳;配套图书仪器室、体育场和厕所);后又用十年时间,下大力解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学校“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问题;再后通过全国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211”“985”“双一流”到国际化交流,从公平教育、素质教育到特殊教育,可谓包容教育之万象,等等。通过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波又一波地向前、向深、向强地推进推实办学进程之路,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教育强国重大而有效的进程。如今,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人数,早已超过所有西方国家之和,仅这一点就在改变世界。试想,随着我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后劲的科技人才队伍的出现,我们就越来越有雄厚的科技资原、越来越具有创新的强大阵营、越来越有着弯道超车的机会与可能、越来越使得我国如大数据、人工智能、5G、量子超导、航空航天等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如此,未来我国,何愁不率先站在创新型国家的最前列呢?!
    要知道,这是我们的,把办好学校及教育,作为了立国之本不然,中华大地,怎会出现,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只因为,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所以,我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记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要知道,这是我们的把办好学校及教育,作为了强国基业不然,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怎会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只因为,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所以,即使国家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也要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要知道,这是我们的把办好学校及教育,一直在春风化雨不然,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怎会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怎会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怎会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怎会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怎会不断提升?!只因为,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要知道,这是我们的把办好学校及教育,实行优先发展战略因为,重视教育,离不开扎实的投入。我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GDP比例,已在十年前,首次超过4%,突破了2万亿元。四前,达到3.7万亿元,并且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如今,这个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早已突破了4万亿元大关!这让人十分清楚,这个实际行动彰显了国家面向未来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心心念念的我国学校及教育,从建国时的一个文盲充斥、教育十分落后的社会,到如今一个全民教育现代化强国的出现,其每一步的变化、进步,无不蘸和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对此高度重视、高度关怀、最大努力与艰辛付出
    试问: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哪个国家的政党,如我们的党一样,正把他们的国家、他们国家人民学校及教育,发展得如我们中国的学校及教育,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如此之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0 14: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0 14:3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怀念教,育苗树人,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0 15:1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学习分享丶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5: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2-7-10 14:36
学习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5: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方定 发表于 2022-7-10 14:37
拜读佳作,怀念教,育苗树人,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5: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方定 发表于 2022-7-10 14:37
拜读佳作,怀念教,育苗树人,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0 15: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精品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6: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22-7-10 15:49
拜读精品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0 16:1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06:52 , Processed in 0.0415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