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25|回复: 15

红色教育归来话感想(第三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3 08: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干部 于 2022-7-13 09:02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6月29日至7月1日,我们常德市商务局退管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常德市商务局部分身体允许的退休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内容的“不忘初心、感悟红色记忆”的主题教育活动。分别追寻向警予同志的足迹不忘初心,重走红军长征路、过红军桥体验昔日红军的艰辛,参观芷江抗日受降纪念坊和飞虎队纪念馆重温抗战的喜悦与自豪,探访安江水稻纪念园体会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赴通道转兵纪念馆感受红军长征紧要关头的伟大转折。
  红色教育归来话感想。参与活动的常德市商务局退休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体会,用精美的词汇编写“美篇”,用最好的视角编辑视频,极力展现新老商务人的风采,歌颂我们伟大的党,赞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感想、用美篇、用视频感悟红色记忆,于是,我选择最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红色教育归来话感想(第三季)

083349grpep6opn6n6orn6.jpg

083403plepropglehrmkcv.jpg

083403pumw03u54u3vj42z.jpg

090204ih8bpi8bb92i91qq.jpg

(五)

常德市商务局退管中心综合科工作人员     李杨

 近日,我参加了赴湖南怀化溆浦、芷江、通道等地为期三天两晚的“不忘初心,感悟红色记忆”的主题教育活动,心灵接受洗礼,情感受到震撼。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胸怀远大志向的英雄和烈士们,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成一曲曲伟大而壮丽的乐章,令后人无比敬仰和怀念。

 生若夏花,她从柔弱走向坚强。

 我们的第一站怀化溆浦,走进向警予烈士纪念馆。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历史物品,都生动还原了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忠诚而又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在革命艰苦时期所历经的种种磨难。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告密,向警予烈士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在余记里刑场慷慨就义,献出了宝贵的33岁生命。正如她的爱人蔡和森说的那样,“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小宝宝,小宝宝,妈妈永远忘不了……”,看到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我不禁潸然泪下,多么花样的年华,多么高贵的人格,多么伟大的母爱,她的红色精神、高贵品格永垂不朽,她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她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作为一名刚入职的老干部工作者,我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成为老干部们服务的用心用情之力,奋发有为永葆“干”的作风。

 珍爱和平,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

 时间追溯到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递交了侵华日军的兵力部署图,并代表当时的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签署了中字一号投降备忘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战区的受降典礼,史称“芷江受降”。我们一行来到芷江受降纪念馆,整个建筑物给人一种大气、庄严的感觉,像一艘巍巍巨轮行稳致远。展馆内的珍贵文物和雕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亿万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铭记历史,更能珍惜当下美好的幸福小康生活。作为一名奋进新征程的老干工作者,我要时刻自重自省自励,继续淬炼“暮色苍茫看尽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领悟力,融入工作,砥砺升华,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成为老干部们服务的爱岗敬业之情,奋发有为永葆“闯”的精神。

 化险为夷,红军从转折走向胜利。

 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使中央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挽救了3万余红军免于灭顶之灾,开启了长征的伟大转折,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拉下了序幕,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开始重新崛起。7月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红色教育的最后一站--通道转兵纪念馆,我们在这里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召开“七一”表扬大会,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们进入纪念馆内,展馆内的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红军小故事,讲述着通道转兵的光辉岁月,讲述着红军长征的苦难而辉煌的历史。作为一名从事老干部服务的年轻人,我要继承和发扬“通道精神、长征精神”,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把“老干部满不满意,办事方便不方便,心情舒畅不舒畅”作为衡量主责主业的唯一标准,我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成为老干部们服务的拳拳赤子之心,奋发有为永葆“创”的劲头。

 感悟红色记忆,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一定牢记殷殷嘱托,用心用情尽力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精准精细保障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不断压实自己的肩头责任,为商务老干部工作涂抹“幸福底色”。




083939umn2nzvh5ov72p0l.jpg

084230qrytyhrdrpwlrrfp.jpg

083927n0sccusyyq0qsmqv.jpg

084238mqvyly5ugn767z76.jpg


(六)

常德市商务局退休干部    郑惠玲

  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画面留在记忆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前夕,常德市商务局退管中心组织部分老党员赴怀化进行“不忘初心,感悟红色记忆”的主题教育活动。从未到过怀化的我,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鹤城这方红色的故土。
    6月29日临近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人不顾旅途的疲劳,参观了位于溆浦县的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便开启了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站。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缓缓进入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我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端详馆内一张张充满年代感的老照片,拜读一份份弥足珍贵的资料。      
    由此,我对向警予的英雄事迹有了详尽的了解。我感觉到向警予是位具有崇高信仰的女性,她的大爱是信仰的底色,其信仰的底色是鲜艳的红色。因为在向警予心中崇高信仰的背后有一份无私奉献的大爱,一份普照千千万万妇女和劳苦大众的大爱,一份为坚守誓言而直面生死、视死如归的大爱。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所展示的一切,展现了向警予对生活、对时代、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和崇高的信仰,充分地体现了红色信仰给予向警予勇于献身革命的巨大力量,深刻地诠释了向警予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真实地还原了在白色恐怖的大革命时代,一位非凡女性的生命历程。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土家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九月四日,向警予诞生在湖南湘西溆浦县的一栋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四合院内,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向警予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期学习成绩优异。在向警予故居的南厢房有向警予手迹、手稿陈列,其中展出她学生时代的部分作文、日记、读书笔记以及从事革命活动撰写的文稿等。面对向警予的手迹,大家纷纷发出了惊叹:“字写得真漂亮!”“她作文成绩都是‘甲上’!”从展品中不难看出,她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912年,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周南女校,在这里认识了蔡畅,并通过她结识了蔡和森和毛泽东。
   1916年,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后,满怀教育救国的豪情回到溆浦老家,创办男女兼收的溆浦女校。她打破当时“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新式学堂任校长。在办学中努力改革,取消死读四书五经的课程,开设实用的缝纫、家政课;宣传读书救国,破除女子缠足的封建陋习;以“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向学生传播新思想,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
      向警予治校严谨,注重对学生进行自尊、自爱和社会公德的培养教育。她亲自作词、谱曲了溆浦女校校歌和运动歌。
  在办学的过程中,向警予认识到教育救国的路走不通,必须探索新的救国途径。为寻求真理,1919年夏,向警予应蔡畅之约,赴长沙筹备赴法勤工俭学工作,并加入毛泽东、蔡和森主持的“新民学会”。1919年冬天,向警予与蔡和森、蔡畅、蔡母葛健豪等一同乘船赴法国。
      在法期间,她一面在树胶厂、纺织厂做工,一面顽强地学习法文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终于领悟到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中国留法学生都视她为有领导才华的人物。
共同的理想信念使向警予与蔡和森产生了爱情。1920年5月,向警予与蔡和森在法国蒙达尼的一间木板平房里举行了婚礼。他们把热恋中互写的诗作印制成一本《向蔡同盟》,在婚礼上择篇朗诵,表示要在革命的征途中,互相勉励,共同向上。中国留学生称赞他俩是冲破封建礼教而自由结合的“向蔡同盟”。
  向警予与蔡和森给亲人寄去的结婚照片是两人肩并肩地坐着,共同捧着一本打开的《资本论》。看得出他们的结合是建立在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从法国留学归来,向警予于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中共 “二大”,当选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央妇女部长。此后,她在党的“三大”、“四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并领导过上海十四家丝厂15000名女工大罢工和南洋烟厂7000名工人罢工。向警予一头扎进国内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为了广大工人阶层群体利益的人,当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出来的时候,内心的炙热,照亮了无边的黑暗。
      向警予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唤起千千万万妇女群众的模范妇女领袖。她全力以赴地领导中国早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党中央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文件,大多数都是她提议和起草的;从1920年至1925年,她发表了40多篇文章,对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革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妇女问题,把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她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中有一个著名论断:“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是天造地设的伴侣。”
   在革命的实践中,向警予致力于提高妇女的觉悟,组织和开展中国真正的妇女运动,培养了大批的妇女工作干部。向警予为妇女解放奋斗了一生,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7年2月,向警予从莫斯科学习回国,于同年4月参加中共“五大”后,留在武汉先后负责武汉总工会、汉口市宣传部和湖北省委、武汉市委的领导工作。她曾主编党报《长江》,发展党的组织,教育工人群众,在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形势下坚持地下斗争。
   向警予对子女一直深负责任。1927年3月,向警予从莫斯科学习回国后,从广州赶赴武汉,途经长沙时看望了蔡家亲人和两个孩子,并拍下了唯一的一张全家合照。
   向警予临刑前,在狱中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到唇边亲吻,喃喃自语着:“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   
      向警予牺牲前,曾留给年幼的儿女一首小诗和儿歌,表达了她对骨肉的殷切期望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在狱中,国民党对她实施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大义凛然,严守党的秘密,坚守共产党员的情操,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敌人用尽伎俩,都改变不了向警予坚持的信仰,始终无法动摇她的革命意志。于是,国民党军阀决定在5月1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里处决向警予。向警予视死如归,在走向刑场的路上,她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国民党对此极端恐惧,为了阻止她继续说话,宪兵们殴打她,但她仍然不停地讲下去。于是刽子手们残忍地向她嘴里塞进石沙,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血沫不断地从她的嘴角流出。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腥风血雨?向警予神情自若,从容地走向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牺牲时年仅33岁。
  向警予英勇牺牲后,党中央在上海为她举行追悼会,还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悼念文章。
      听闻噩耗后,蔡和森撰写了《向警予同志传》一文来纪念他一生的灵魂伴侣。文中说:“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向警予的一生。他说:“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2009年,向警予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通往向警予同志纪念馆的广场,有座向警予的铜像纪念碑。走近由松柏和鲜花环绕的向警予塑像纪念碑,上方英姿焕发的向警予塑像,展现了她殷切、执着的眼神和昂首挺胸的坚贞。正面题写有“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其余三面镶刻有蔡和森1928年7月在莫斯科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
   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是模范的妇女领袖。向警予在白色恐怖下,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魄,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向警予对民族解放事业的执着追求。为了天下的儿女都能生活在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向警予抛下个人的幸福,用一生追求着理想与光明,用鲜血和生命践行自己的信仰。
向警予以青春热血,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为女界大放光明,为中国革命书写了壮美的一页。 向警予——大革命时代的巾帼英雄,成为永恒的传颂,她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上。
      回望百年党史,多少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多少令人心生敬仰的共产党人。因为心中大爱无疆,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人民谋幸福;因为蕴藏崇高的信仰,他们不惜一切地为民族谋复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我们党才走到灿烂辉煌的今天。     
      我们脚下的土地浸染着革命先辈的鲜血,我们背后的江山挺立着共产党员的忠魂。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让信仰之光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图片由刘熹俊\郑惠玲\老干部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08: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9日至7月1日,我们常德市商务局退管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常德市商务局部分身体允许的退休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内容的“不忘初心、感悟红色记忆”的主题教育活动。分别追寻向警予同志的足迹不忘初心,重走红军长征路、过红军桥体验昔日红军的艰辛,参观芷江抗日受降纪念坊和飞虎队纪念馆重温抗战的喜悦与自豪,探访安江水稻纪念园体会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赴通道转兵纪念馆感受红军长征紧要关头的伟大转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08: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教育归来话感想。参与活动的常德市商务局退休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体会,用精美的词汇编写“美篇”,用最好的视角编辑视频,极力展现新老商务人的风采,歌颂我们伟大的党,赞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感想、用美篇、用视频感悟红色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0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红色记忆,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一定牢记殷殷嘱托,用心用情尽力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精准精细保障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不断压实自己的肩头责任,为商务老干部工作涂抹“幸福底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08: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望百年党史,多少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多少令人心生敬仰的共产党人。因为心中大爱无疆,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人民谋幸福;因为蕴藏崇高的信仰,他们不惜一切地为民族谋复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我们党才走到灿烂辉煌的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3 0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0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22-7-13 09:18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对的,红色记忆值得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3 14: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部 发表于 2022-7-13 09:43
对的,红色记忆值得感悟!!!

谢谢分享!为您的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15: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22-7-13 14:55
谢谢分享!为您的佳作点赞!

多谢多谢,我们商务局的老同志真的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3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部 发表于 2022-7-13 15:02
多谢多谢,我们商务局的老同志真的不简单!!!

向你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0:37 , Processed in 0.0381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