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一《津市集邮史》(连载165)
中国历来有“盛世修书”的好传统。许多省、市相继出版了“集邮史”,有的县也出版了“集邮史”。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津市市有了自己的《津市集邮史》.这本文 史性专业书藉,不仅注重史料性,还融入了故事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1980年代以来,津市市集邮事业蓬物发展,集邮协会会员最多时达到 3000余人,爱好者更多.为了传承津市集邮的这段历史,,进而发展津市集邮事 业,津市邮政分公司和津市集邮协会决定编纂出版一部《津市集邮史》.在操 作中,编纂者意识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们对编撰出版《津市集邮史》 的指导思想、意义、特点、框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过充分的酝酿、反复的讨论, 从框架的设计到条目的编写,从文字的编辑到书稿的审定,做了大量的组织和 协调工作.从2018年4月开始构筑框架,到2021年7月付梓出版,历时近五年, 仅框架五易其稿。
《津市集邮史》是对津市集邮事业的一次系统总结.归纳全书,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
一是在资料收集、使用时遵守国家制定的政策,不偏离政策标准自行其事.
二是运用史书体例和笔调行文,不因人设事、定调,只记述,不评论,不褒贬。
三是求全: 对津市集邮领域覆盖面做到大和全,没有重大遗漏.同时求新: 反映津市集邮的最新资料和相对稳定的真实的成果,真正体现20世纪末和21 世纪初津市的集邮水平。
四是力求精准: 除个别情况外基本做到了资料收集精细,选用取舍精准, 并力求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津市的集邮爱好者早就盼望修史,蒋保益最先说出心愿.2017年3月24 日夜,彭浩、王华熙、刘海香、万石诗、宋叔庆赴浙江省嘉兴市参加蜀陵邮学 会年会,在火车上拟定编写《津市集邮史》 . 回津后的2017年5月 1 日在市 老干局会议室召开首次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以邮政分公司总经理、集邮协 会会长为首的编委会和编辑部。
此后共召开过25次编辑会议,第一次会议参会人彭浩、万石诗、王华熙、 胡扬正、曾泽生、蒋保益,彭晋斌(缺席) .会议研究决定设9个组并明确参 与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办公室"胡扬正、宋叔庆。 " 邮资凭证" 曾泽生、赵 训鑫、胡扬正。"邮戳"彭晋斌、赵训鑫、王华熙、郑树金。"集邮组织"王 华熙、曾泽生。"集邮活动"曾泽生、彭浩、刘海香、赵训鑫、王华熙、彭晋斌。 "集邮展览"曾泽生、胡扬正。"宣传学术"万石诗、曾泽生。"人物"蒋保益、 许业俊."财务"彭浩、胡扬正、蔡勇.并决定彭浩为编撰工作总调度,万石 诗为编撰总执行。
2020年3月召开第四稿合议会. 同年 11月第五稿审定会,工作进入总撰 阶段,会议分工,明确责任编辑和责任范围,并决定湖南省集邮协会2005年 内刊编印的《湖南集邮史》中所载有关津市集邮的文字、图片、戳记,全部作 为"附录"收入本书.《常德集邮史》中所载有关津市集邮的文字、图片、戳记, 全部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津市集邮史》的编纂工作得到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津市市分公司、市财政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党史办、市教育局、市图书馆、市档案局 等单位及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原会长杨利民,《人民日报》"环球人物"副总 经理李荣刚,中华全国集邮联会士黎泽重,津市资深集邮人曾泽生等大力支持. 对于上述单位和个人,我们在此谨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资料收集难度和编纂经验不足,书中难免存在不如意之处,衷心希望 读者提出批评。
2021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