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聚力十三五】党代会报告解读:坚持工业强县 建设富裕桃源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7日
坚持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培强企业与壮大产业并举,传统改造与技术创新并抓,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深入推进园区攻坚。加快园区开发,深化园区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园区功能配套、提高园区发展级次,努力将工业集中区建成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要彰显园区特色,围绕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定位,大力开发漳江高新工业区;突出物流配套、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地位,加快建设陬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围绕打造全产业链铝材生产加工基地,继续巩固创元工业园工业旗舰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质升级、强能增效。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超过10家,全县90%以上工业产值聚集在园区、90%以上工业税收来自于园区。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工业“3315”工程,以创元铝业、迪文科技、龙行天下、汇德电子、兴为通、博邦农科、长笛龙吟、辣妹子食品、三特机械、西安风电、枫树光伏等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重点打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3大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后劲,扭转“一铝独大”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轻工制造、新能源3个50亿支柱产业;集中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15家以上,加快形成“百亿引领、梯次突进”的产业发展态势。积极支持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加快形成有影响力的“桃源板块”。力争到202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超过150家,工业年税收突破15亿元,企业上市5家以上。 用工业理念抓农业。立足农业大县、富硒大县的资源优势,按照“一个农业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一批名优品牌支撑、一批产业基地保障、一批合作组织带动”的思路,巩固提升粮食、茶叶、烟叶、油茶、竹木、果蔬、畜禽七大主导产业,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提高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规模,严禁耕地抛荒,积极探索并建立农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交易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实施农业名优品牌创建,不断提升桃源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保持和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油料生产大县、重点产茶县、优质果品基地县地位,积极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省家庭农场示范县,打造全国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力争到2020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农副产品加工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持续掀起大招商、大引进的热潮。要拓宽招商领域,重点围绕“3315”工程,主攻工业项目招商,包装农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财团;大力引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贷投资公司落户桃源,构筑多领域融资平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让桃源人民的钱最直接、最大限度地服务桃源发展。要创新招商方式,依托园区招商、产业招商,突出专业招商、部门招商,发动全民招商、以商招商、老乡招商,重奖重用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充分调动全县上下的招商积极性。要优化招商环境,对破坏投资环境的案件,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责必究。力争未来五年,到位内外资总额400亿元以上,努力争取一批战略型企业、科技型项目落户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