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同志事迹简介 陈林,男,石门县新铺乡人,1965年9月出生,现年51岁,汉族,高中文化。现任 茶叶公司总经理。其简历如下: 1981.9——1984.10 石门县新铺中学读书; 1984.11——1985.1 云南通海工程兵通讯工程大队对越作战前线服役; 1985.2——1985.10 成都军区通讯团汽车连战士; 1985.11——1987.11 云南通海工程兵通讯工程大队对越作战前线服役; 1987.12——2000.10 湖南省石门茶厂职工; 2000.11——2000.10 下岗干个体茶叶经营; 2000.11——2000.10 下岗干个体茶叶经营; 该同志是典型的对越战退军人。他入伍的第7天,就随他所在的部队开进了战斗的第一线。他们的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敷设作战通讯电缆,他在对越作战前线曾两进两出,在前线为作战部队做通讯准备和保障工作,时间合计长达16个月,他因此荣立三等功一次。 1987年11月,他退伍后安置在石门茶厂,2000年,石门茶厂改制破产,同年11月,陈林下岗后开始干个体茶叶经营,随后利用自己购买的门面经意茶叶店。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力所能及地尽一名退伍军人的职责,积极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正能量。其典型事迹如下: 一、保持军人服从意识,再困难也不给组织添麻烦。2000年11月,陈林所在的企业石门茶厂破产改制。他从此下岗。那时,他正处在家庭经济最困难时期,下岗就等于断了全家生路。石门茶厂,是省办老厂,老职工多,成天找领导提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职工很多。陈林想,国家困难,作为曾经的军人,要保持军人的服从意识,领导要我下岗,我就不给领导添麻烦。于是,经过一阵准备并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硬是没找任何领导讲自己家庭的困难。干起了个体茶叶经营,为退伍军人树立了不给组织添麻烦的榜样。由于他的带头影响作用,许多正在找领导讲困难的职工也放弃了继续找组织提要求的想法,开始自谋职业。由此,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了茶厂的改制。 二、保持军人吃苦精神,再困难也不被困难所吓倒。下岗后,陈林的创业是十分艰难的。下岗不久,他在公路局对面日杂公司租了一间门面做茶叶生意。他日夜守在那里,用最好的态度和质量服务客户,但很长时间门庭冷落,有时一天分文不进。但它没有灰心。为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他回到新铺老家种植了十多亩地的桔子树。旱季,他就靠一担水桶和一副铁打的肩膀抗旱;收橘子的季节,他就用一旦箩筐将所有桔子一担担挑下山去买,最多的一天从山上挑过50担。当地农民见了,无不称他是个铁打的汉子。而他说:“我之所以能吃苦,困难之所以吓不倒我,因为我当过兵!”在他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下,他的许多战友都开始吃苦耐劳自谋职业,从而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三、保持军人政治素养,再困难也不忘自己曾经是军人。从1987年11月退伍至今,陈林始终保持军人政治素养,再困难也不忘自己曾经是军人。前些年,一部分复员退伍军人、尤其是战退军人因为退伍后的待遇问题,组织战友聚会上访。作为典型战退军人的陈林丝毫不为所动,并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他对他的战友们说,作为退伍军人,应该时刻注意保持军人政治素养,关于自己的待遇问题,国家有政策,有规定,我们只能按照规定办,不能想组织提无理要求,更不能采取聚众上访的方式给组织施压。否则,就会影响我们安定团结和谐的大好的政治局面。有困难,作为军人,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万一需要组织帮助,也只能按照规定逐级用适当的方式反应。为了促使部分家庭经济却又困难的战友度过经济上的难关,他主动拿钱自助战友,并帮助他们寻找就业门路。就这样,在他的劝导和影响下,许多聚众上访的方式给组织施压的战友纷纷放弃了上访,从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名战退军人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