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0|回复: 13

为什么说以弱胜强是毛泽东的拿手好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 13:5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2.08.02.13.50编辑

                   为什么说以弱胜强
                是毛泽东的拿手好戏?

        对1930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来说,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比蒋介石弱小很多:
蒋介石手里有钱、有枪、有人,而且与蒋介石的兵力对比相差很悬殊,此时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算是已经得到较大发展,但兵力也只有4万人,而蒋介石手里掌握的军队超过百万之众。

面对比自己强大太多的敌人,怎样活下去才是摆在毛泽东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所以,面对强敌时如何以弱胜强就成为毛泽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

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三次发动“围剿”,强敌压境,毛泽东以他“以弱胜强”的拿手好戏,接连三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mmexport95df1d205c873e38fd471166599695c7_1659418153287.jpeg
反“围剿”时期的毛泽东

1930年5月至10月间,

蒋介石与西北军阀冯玉祥、桂系军阀李宗仁等爆发中原大战,蒋介石最终胜出,但打完了中原大战的蒋介石才猛然发觉,真正的敌人不是这些大小军阀,而是盘踞在江西、福建一带的朱毛红军。

因为这些与他打打和和的大小军阀无非是想要争权夺利而已,他和这些军阀之间在形势需要的时候甚至还可以联手合作;

而朱毛红军则是明确提出要推翻他的统治,并且已经在江西、福建一带轰轰烈烈地开展土改,动了他统治的根基了。

于是,蒋介石收拾收拾之后立刻调兵遣将以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此时的蒋介石认为红军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用10万兵力“围剿”已经绰绰有余了。

而此时毛泽东摸索出来的“打仗、土改、建立根据地”的革命模式已经产生了明显成效:

分得土地的农民积极支持革命、参加红军,此时根据地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00多万人。

面对气势汹汹的来犯之敌,毛泽东采取的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怎样叫“诱敌深入”呢?

其实就是故意以小股部队的失败以及某些地方的主动放弃来吸引敌人纵深追击,等到条件成熟后,再迅速集中兵力狠狠歼灭敌人,这绝对是个狠招!

“诱敌深入”的要诀就是一个“走”字,让敌军屡屡扑空,把敌人诱至根据地中心,敌人就成了没有人烟、没有向导、没有粮食的废物。

而红军以逸待劳,根据地的农民随时把国民党军队一举一动的消息告诉红军,10万敌军是分散的,而毛泽东的4万红军却是集中的,他把眼光投向了敌军张辉瓒的第18师和谭道源的第50师。

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友们红军将获得胜利,
但他向来十分重视“慎重初战”的问题,没有充分把握决不轻易开打。

起初,毛泽东首选的打击目标是谭道源师,谭道源因为小心谨慎而躲过一劫,红军在等待中等来了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他正急吼吼地率部向龙冈推进。

mmexport8dc0c1618dcb3f3b0b8acc1ef9d5d2cf_1659418166472.jpeg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油画)

龙冈恰好就是打伏击的最好场所,就在这里红军全歼张辉瓒师近万人,活捉师长张辉瓒。

此战红军负责主攻的是师长粟裕,彭德怀对毛泽东的用兵佩服不已,连说还是摇羽毛扇的(他把毛泽东比作了诸葛亮)厉害啊!

毛泽东乘胜挥师直取谭道源师,再次歼敌3000多人,其他各路敌军闻风而逃,蒋介石10万大军的第一次“围剿”就此被粉碎,毛泽东以4万红军打败蒋介石的10万大军,还歼敌近13000人,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以弱胜强”。

此战毛泽东还有个意外的缴获——获得了无线电台,这为具备“飞毛腿”的红军又添上了一双“顺风耳”。

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围剿”是自南昌起义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趁着士气高涨继续攻占了瑞金等县城,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地方武装,及时补充了红军的给养和经费,又让红军及时进行了休整和训练。

1931年4月1日,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调集20万人马由军政部长何应钦统一指挥,发誓要剿灭朱毛红军。

这次敌我兵力对比变成了5比1,敌军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且此次蒋介石吸取第一次围剿失败的教训,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绝不急躁,每天只推进5里、10里的样子,然后马上停下来修筑工事,再派出民团、还乡团善后,看上去这一回蒋介石志在必得。

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命令,总体战法就是4个字“敌进我退”。

就在此时,曾被斯大林接见的项英成了苏区领导,变成了毛泽东的上级。

随即,由任弼时、王稼祥和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抵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他们在开会时基本肯定了毛泽东的工作,但讨论应敌之策时,项英提出干脆让红军跑到根据地外面去,同时也有人提出要红军“分兵退敌”。

这两种主张都遭到毛泽东的反对,他的对敌之策仍然是“诱敌深入”。

但毛泽东的意见只有朱德、谭震林等少数人表示赞同,毛泽东向任弼时提议扩大参会人员范围,这么一来支持毛泽东主张的人就变成了多数,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先打哪一部分敌人的问题。

mmexport4a3afa905cdbaec087164236af7306b4_1659418179847.jpeg
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油画)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更是早就胸有成竹——自然是先打弱敌啊!很快,毛泽东就选定了王金钰部作为第一个要消灭的目标。

30000多人的红军在山区隐蔽了20多天,终于等到了王金钰部的一个师加一个旅出现了,毛泽东指挥部队抄了敌人的后路,突然发动猛攻,毫无准备的王金钰部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红军歼灭敌人一个师的大部,在追击中又歼灭了敌人一个旅。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红军横扫700余里,连打5个胜仗,歼敌30000多人,缴获各种武器20000余件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痛痛快快地粉碎的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围剿”。

这次比上次反围剿打得更痛快,红军以40000人的兵力打败了20万兵力的敌人,歼敌数量也多达30000多人,又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以弱胜强”。

令毛泽东等人想不到的是,第二次反“围剿”刚结束不到1个月,蒋介石又迅速发起了第三次“围剿”。

这一回是蒋介石亲自指挥30万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他仗着重兵在手由北向南猛烈推进,企图一举歼灭红军主力并乘势直捣广东,顺势解决汪精卫等反对派势力。

这一次敌人进兵的速度比毛泽东预想的快得多,他已经来不及指挥分散的30000余人的红军集中起来,甚至想要退到根据地腹地都来不及了。

毛泽东就绕了一个大圈子避开敌军进攻的锋芒终于实现了主力集中,让急于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的敌人到处扑空,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这仗的确难打。

因为如果红军跑得早了,弄清楚红军意图的敌人可以继续追;如果红军跑得慢了,就容易陷入敌人的重兵包围。

毛泽东厉害就厉害在这:

每次都在敌人包围圈之间狭窄的空隙中穿梭而过,迅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毛泽东让谭震林带领一小部分兵力吸引着敌人翻山越岭,敌人被拖得筋疲力竭,非战斗减员高达三分之一,蒋军在疲于奔命中一再扑空、筋疲力竭,而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已经休整了半个月之久。

恰在此时,反蒋的两广联军进入湖南,蒋介石只好退却,毛泽东率领红军趁机进行反击,连续5次斩获胜利,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就这样给粉碎了。

这一战仍然是毛泽东的一次不折不扣的“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但这一战对蒋介石来说却太窝囊了,他以10比1的优势兵力还是被毛泽东打败了,此后,蒋介石在对毛泽东的作战中再也没有这样大的优势和好的机会了。

经过三次反“围剿”作战,毛泽东完整的战略战术形成了: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诱敌深入”是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其要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要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实行战斗中的速决战。

毛泽东正是凭借这个战略战术连续三次“以弱胜强”,粉碎了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江西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5: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5:4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美文,感悟佳帖内容,分享点赞其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6: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才能谁能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7:0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mmexportda4649f77f3f94d450ad252cbded3964_1659430833782.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7:0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mmexport227d94f0725a97391244c64b2e8f626d_1659431109846.jpeg
mmexportf9efdb5dcf3e897252e1a1dd86155290_1659431107286.jpeg
mmexportf505863530f565c28d9b4a30c0f5cf6d_1659431104930.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8: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一相聚话酣畅,举杯相碰鬓已霜。

敬军礼,歌声扬,纵然解甲又何妨!




胸怀世界身为国,天职还是当年样。

人民子弟听党话,随时服从再扛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2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优秀作品、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21: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20:31 , Processed in 0.0373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