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13|回复: 30

慈善痴--胡绍荣( 连载 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6 05: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黄南林 于 2022-8-16 05:45 编辑


微信图片_20220723175121_2345看图王.jpg

微信图片_20220723175434_2345看图王.jpg

慈善痴--胡绍荣
( 连载  4)

狠心的后爸后妈

    继父是一九五三年入赘傅家的。母亲答应嫁给继父的主要原因是家中需要一个劳动力。她希望继父的到来能改变家里的境况,让势弱的家里多一些阳刚之气。说白了,就是有个人挑水、耕田,帮着她将儿子拉扯成人。但她的想法似乎过于天真,因为,这个人虽然解决了家里的劳力问题,却也给娘俩带来了新的磨难。
      继父入赘后,很快以一家之主的身份掌控了这个家。家里的一切都需按照他的要求来规划,桌子往哪摆,窗户要不要钉死等小事也需征得他的同意,母亲不得有半点怨言。当傅绍荣回家后,继父看着这个正在吃长饭的半大继子,心里老大不高兴起来,好像家里多了只老鼠一样,认为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将白养这个继子。而且,他并不打算将不高兴藏在心里,而是坦然挂在脸上。他要让傅绍荣看见他的不高兴,他要让他有羞愧感,他要让他每天都活在战战兢兢中。最好是离开家,不让他看见。敏感的傅绍荣又怎会不知道继父的心思?血气方刚的他又如何能忍受如此屈辱?但他不忍让母亲陷入两难之地。他只得忍住性子,像鸵鸟一样埋藏自己,尽量不出现在继父面前。母亲看在眼里,却也毫无办法,只能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将自己一日一日地沉默下去。此时的傅绍荣已经十七岁了,生活的磨难已练就了他不屈的意志。看着日益忧郁的母亲和继父的一张冷脸,寄人篱下的感觉日日折磨着他,他暗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为自己也为母亲争一口气。
      那些日子,他像只勤劳的小蜜蜂,东南西北到处找事做,均无功而返。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津市窑坡渡砖厂需要人放牛,便想也没想就跑去应聘了,并很快成了砖厂的一名临时工。那时候没有机械化,窑坡渡砖厂所生产的砖都是先通过牛踩匀砖泥,再用模具一块一块制成砖胚,然后用砖窑烧制出来的。当时傅绍荣负责放两头牛。这倒是比拉纤、挑矿要安全、自由许多的事。每天早上七点,他便赶着牛到不远的虎爪山去放吃草。虎爪山有许多坟地,一溜儿一溜儿排着,像是地下的一个小村子,那牛一嘴一嘴吃草,傅绍荣就在坟堆里睡觉。那时候小,瞌睡大,也就不知道害怕,满眼都是草地,也不担心牛跑远吃了别人家的东西。八点多钟赶牛回砖厂,拴了牛,便帮助其他工人码草皮(用来盖砖的稻草)。到砖厂放牛后,傅绍荣就不用每日看继父脸色了。有了一份工作,每月能拿一点工资,又不用看继父脸色,他心里高兴着呢,因此工作起来也十分卖力。工作不紧不慢不轻不重,日子也就如那流水一样一日一日的流了过去。只是和继父的关系一直在好与不好中胶着。就像冬天的麦芽糖,气温一高就软和些,天气一冷就成了硬块。不常好,也不常不好。毕竟也是父子缘份一场。后来,七十多岁的继父得了血吸虫病,傅绍荣不推不等,全力尽着子女的本分,每天不是用气鼓车推着他、就是背着他到血防医院去看病。继父喜欢吃糖,他便买了许多糖果装进坛子放在他的床头,他想吃的时候伸手就能拿了吃。继父病危住院后,为了方便照顾他,傅绍荣每天晚上和他挤在一张病床上,端茶送饭,全心全意伺候着,竟比亲儿子还尽责。傅绍荣的不计前嫌深深感动了继父。临终前,潘然悔悟的继父拉着傅绍荣的手说:“傅绍荣,我对不起你。你对我好,以后定会有福气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继父生命的最后一刻,傅绍荣和他的一切恩怨便一笔勾销了。后来有人问傅绍荣,他回答:“他毕竟是我的继父。他在我们母子最困难时入赘我家,冲这一点,我都要对他尽一份孝心。”
     有人说,善良是一种血质,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它都不会发生质地改变。傅绍荣骨子里就流淌着这种血质,无论别人对他怎样,他都会以恩报怨。
    十九岁那年,砖厂招工,深得领导喜爱的傅绍荣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终于成了砖厂的一名正式工人。在当时,一个毫无关系背景的农村娃想要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有多不容易!所谓“天道酬勤”,大概就是傅绍荣当时的真实写照。毋庸置疑,这份工作将成为傅绍荣的命运转折点,它翻开了傅绍荣人生中的崭新一页。
     参加工作后,傅绍荣每月能拿二十多元工资。上世纪五十年代,二十多元应付生活绰绰有余。拿到工资后,除了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孝敬母亲,傅绍荣将其余的存起来,以备后用之需。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条件好了,不用看继父的脸色,整个人都精神起来。或许,每个人的命运里都埋有一根暗线,通过这根暗线让我们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二十三岁那年,经人介绍,傅绍荣认识了小他四岁的张兰英--他一生中的知己和爱人。没多久,两人就结婚了。从此,命运的河流里便有了一双拉着自己的手。
     结婚伊始,傅绍荣经常听到有人对他说,伢子,这姑娘蛮造孽(可怜)呢,你一定要把她当人(对她好)啊!后经过了解,才知张兰英也是被苦水泡大的。
     如果说傅绍荣的童年是焦虑、苦难和卑微,那么张兰英的童年则是一页不堪回首的悲惨史。张兰英一九四四年生于湖南益阳,出生不久便随父母爷爷来到了澧县。在澧县,父母凭着制伞技术开了个伞铺,但生意清淡,只能勉强度日。张兰英两岁那年,母亲在生产弟弟时不幸难产去世,弟弟也不幸天折,完整的家庭一下子被打破了。没有女主人的家庭,日子过得手忙脚乱,没有目标。爷爷不忍两岁的孙女跟着受苦,就将两岁的张兰英送给了益阳一卖干货的生意人,为她谋了一个好去处。不久,父亲娶了后妈。据说,后妈原是某军官的老婆。军官死后,为了自己的后半生和幼小的女儿下嫁张兰英父亲。可能心理落差太大,也可能没有从军官太太身份中转变过来,嫁过来后,后妈成了家里的一家之主,说一不二。而父亲生性软弱,不会耍嘴皮子,在继室面前,除了唯唯诺诺,就是老老实实做事。强势的后妈和软弱的父亲,家里倒是有了另一派气象,日子也不似原来那样拘谨了,那带过来的幼女也一日一日的长大了,能在人眼前晃来晃去了。晃来晃去的时间长了,有人就冷不丁想起这家里的另一个女孩。就有好心的邻居不断去缠问后妈:你的丫头好饭好菜的养着,怎不把你老倌子的丫头也接回来这样养着?众口砾金。说的多了,后妈脸上就有些挂不住,只好敦促男人去找她爷爷。爷爷是个要面子的人,接出去的孙女儿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呢?人家都养了那么久了,猫啊狗啊都养真了,你这一冷不丁去要,那不是割人家心窝子里的肉嘛。再说孙女儿在养父家里生活得好好呢,有饭吃、有衣穿,比在家里好一千倍一万倍了。但张兰英的父亲不依不饶,说他擅自送出去,必须接回来,不然就到官府去告发。爷爷年岁已大,听儿子要和他打官司,只得厚着老脸将张兰英从益阳接了回来。彼时,离张兰英送出去三年。但这三年应该是张兰英童年里最无忧、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接回来后,她的苦日子也跟着来了。
     以前经常听到一首童谣:小白菜呀地里黄,三岁两岁死了娘,爹爹娶了后来娘呀,生个弟弟比我强,弟弟吃肉我喝汤···...”。这首童谣生动地诠释了后妈的刻薄、自私和狠毒。也让人对命运多舛、饱受苦难的小白菜心生怜惜。而张兰英就是那棵小白菜,甚至比小白菜还要苦。
     那时候,澧水河汪家桥段有个木材站,站里的人将一些没有剥皮的木材泡在河里防虫防裂,时间一久,树皮就泡软了,用手一剥就能脱落下来。张兰英被爷爷接回来后,把持家庭的后妈立马给她一二三安排了一堆事:即每天必须到澧水河里剥回三腰蓝(一种长约三尺的篾制篮子)树皮,剥完树皮后照顾弟弟、捡烟头、剥烟丝.....。在后妈严厉的目光下,六岁的张兰英不敢不做。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开,张兰英就挎着比她还大的腰篮,踩着清凉的地面,一路趔趔趄趄来到澧水河边,又从河边停靠的木排慢慢爬到河中间,用一双小手将松软的树皮一块一块剥下来,装满篮子后又一步一步拖回去。如此往来三趟,怎敢怠慢。河边的木排长期泡在水里又溜又滑,稍不注意就会跌进河水里。特别是寒冷天,木排结冰,更是危险十分。“那时候一点也不晓得怕,只想着完成三腰篮树皮的任务,不然就会挨打。”张兰英说,只要手脚慢了一点,后妈的巴掌就打来了。不仅用巴掌打,有时候还用吹火筒打,用针扎,甚至捂着她嘴巴(怕她喊)拧胳膊掐脖子。她的身上常常被揪得青红紫绿。没有树皮剥的时候,早上五点多钟,张兰英就被后妈喊起来帮她去穿伞骨子,后妈自己则靠在一边继续睡觉。大清早正是睡回笼觉的好时辰,张兰英强睁着眼睛穿啊穿,一不小心就睡着了。这时,后妈额头上像是长了只眼睛,突然醒来,用穿伞洞的长针冷不丁朝她脖子上扎过去。扎得她一个激灵,醒来后再也不敢睡了。后妈心里似乎住了一个不安分的魔鬼,总是想着千方百计欺负她。一年冬天,邻居有个孤老死了,尸体摊在堂屋地上。半夜,后妈要张兰英去邻居家里屋拿烘炉。里屋在堂屋后面,而此刻堂屋里除了尸体没有任何人。张兰英不敢去。后妈说不去就打。张兰英只得麻着胆子经过僵硬的尸体将烘炉拿了出来,此后心里却留下了严重的阴影。除了打骂,还不给饭吃、不给地方睡。张兰英剥完树皮回家经常吃不到饭。因为后妈故意将饭菜放得老高,她根本够不着。够不着饭,就只能饿着肚子照顾弟弟、捡烟头、剥烟丝。实在饿得不行,就出去要饭。后来邻居们知道了,就东家送一点西家给一点,才勉强活了下来。“常常六七天没饭吃,经常饿昏过去。幸好隔壁左右的嗲嗲婆婆给口吃的,不然早饿死了”。说起这件事,张兰英一声长叹一声苦笑,话语中仍然对那段日子充满恐惧。她说,两个弟弟出生后,她就没有进过屋子睡觉。每天晚上只能睡在敞开式的楼梯口。一张竹床,一床被子,连床单都没有。睡的时候,被子垫一半盖一半。遇到下雪,冷风裹着雪花飕飕往里飘,整个人蜷缩在半边被子里,冻得骨头都要碎掉的感觉,根本睡不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捱着,冻着。有时候刚睡着,无人居住的楼上冷不丁传来划火柴的声音,一下一下,吓得她冷汗淋漓寒毛直竖,蒙着被子醒到天亮。后妈与父亲的房间就挨着楼梯口,她甚至能听见他们的说话声。尽管听不清楚,但每一个声音从墙缝里透出来,都是一种嘲弄,让她无比心酸和绝望。她觉得自己被家庭抛弃了,被父亲抛弃了,被命运抛弃了。没有妈的孩子就是一根草啊,她却连草都不如。好在苦难一点一点磨砺着她,让她变得比谁都要坚强,比谁都更了解苦难、同情苦难。傅绍荣能够将公益事业持续做三十八年,与她的理解、支持有着很大关系。
      十岁那年国家提倡公私合并,张兰英家的伞铺也合并了,并成了津市二轻局下属的一个集体单位,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伞厂的一名童工。14岁那年,在伞厂工作的伯妈的关照下,张兰英成了一名正式工人。也就是这时候,伯妈看到了张兰英身上的累累伤痕,还有满头的虱子,才知这个侄女一直在受后妈虐待。善良的伯母顿生怜悯之心,并不顾一切将她接到了自己家里养着。给她买衣买鞋,当亲生闺女一样养着。为了消灭她头上的虱子,伯母将煤油倒进她头发里,然后用毛巾一把严严实实的包着,把她拉到太阳底下暴晒,晒得满头虱子啪啪乱响,又拉到屋里滋滋啦啦反复清洗,愣是将张兰英一头虱子给弄干净了。从此,张兰英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她找到了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在伯母的悉心照顾下,她健康安静地长大了。十九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傅绍荣,从此命运又有了另一番光景。虽然,往事始终像刺一样长在张兰英心里,但每每谈起时,张兰英对后妈说的最重一句话也仅仅是:“俺娘真的蛮雀抱(不道义)。”没有过多怨恨,仅用“雀抱(不道义)”两个字定论这个给她童年制造噩梦的女人。大概,人到了一定年龄,什么事就都看开了。好的不好的都成了经历吧。
     就在张兰英和傅绍荣婚后不久,张兰英的后妈生病了,病得很重,重到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后妈病了之后,张兰英的父亲突然就挺起了胸昂起了头,男人的血质重新流动了。因为他一直没有忘记她欺负自己女儿的事,没有忘记他在她面前唯唯诺诺的那些个岁月,他隐忍多年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报复。他等到了,也实施了。继室病倒后,他表现得比陌生人还冷漠,不仅不管她,任她折磨得死去活来,每天还将录音机的声音开到老大,让她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两个儿子也不懂事,对他们的母亲不闻不问。真正的是人情凉薄到了极点。眼看病情越来越重,后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只得求助张兰英。她拉着前来看她的张兰英的手说:“你爸你弟都不管我,我太痛苦了。你送我去医院吧。去医院我死了也安心闭眼睛。”尽管恨后妈的所作所为,但听她说得如此可怜,又见她双腿肿得不像样,善良的张兰英终究是于心不忍,便说服父亲和傅绍荣将她抬到津市中医院进行输氧救治。但病入膏肓,回力乏天,后妈住进医院后的第二天就离世了。临终前,她诚恳地对张兰英说:“我以前做的事悔不过来了,我对你不起。希望你不要计较,我走了之后,你要将两个弟弟照顾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何况是自己喊过妈的人。或许就在那一刻,张兰英便放下了所有的怨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6: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6: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6: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辛苦苦的日子那样以德报怨,不简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6:3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黄庭长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7:0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7: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8: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8291F566-4F18-468A-AA2A-24FC4B43F4FD.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8: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拜读了老师佳作,慈善痴傅少荣及夫人,悲催的童年,善良的血质,得到了天道酬勤!真实、泪奔、感人!好帖!为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9: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事迹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5 20:45 , Processed in 0.0413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