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43|回复: 15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十)肩负重大使命 做出历史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7 15: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22-8-17 15:37 编辑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十)
五、肩负重大使命,做出历史贡献

紧接《一群湖南人,建功大上海》(九)
       上海作为中国极其特殊的东方大都会,人口众多,交通方便,工业发达,工人队伍十分庞大。上海东西方融合,商业也同样发达,出版物非常多,舆论相对自由,人们思想活跃。特别是法租界、公共租界和华界三足鼎立,各自拥有自己的市政机构、司法机构、警察和军队,一市三治,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后,中央领导机关有10年多的时间驻扎在上海,负责管理长三角一带的中共上海地方组织也长期驻扎在上海。
       不管是在中共中央的管理机构中,还是在中共上海地方组织的管理机构中,都有着不少的湖南人,他们肩负重大使命,为推翻压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上海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一)驻扎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中的湖南人
       自从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直到1933年临时中央领导人相继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瑞金的临时中央所在地的10多年间,除了1927年短时间驻扎在武汉外,其余时间,上海一直都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
       1921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一共举行了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据统计,中共一大至六大,先后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按人次计算,共有35人次,其中湖南籍15人次,占43%;按人数计算,共有23人,其中湖南籍11人,占48%。他们是:李达、蔡和森、邓中夏、向警予、毛泽东、罗章龙、彭述之、李立三、李维汉、任弼时、刘少奇等11人。因李达、毛泽东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已经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胸怀救国大志,荟聚上海建党”中有过记述,这里不再重复。在此,只对蔡和森、向警予、罗章龙、彭述之、任弼时、刘少奇等6位加以介绍。而邓中夏、李立三、李维汉3人因为还担任过上海地区党的主要领导人,则在坚持地下斗争的上海地区领导人中进行介绍。
       蔡和森: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人
       蔡和森,湖南双峰人,因父亲蔡荣锋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职员,他出生于上海。1899年的春天,刚好4岁的蔡和森,跟随母亲葛健豪回到家乡双峰永丰镇,不久父亲也从上海回到故乡。为了谋生,蔡和森13岁便到辣酱店当学徒,三年学徒期满后,他立志读书,进入永丰国民小学读三年级,只用了一个学期,就越级考入双峰高等小学堂。
       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结为挚友。在第一师范时,文学部老师杨昌济多次对人说:我有两个好学生,一个叫蔡和森,一个叫毛泽东,今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后来,杨昌济在写给好友章士钊的信中也提到:“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bc784dcd4e3f34898881cbc8731e3bd.png


       1918年4月,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6月,二人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他立下“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豪言壮志。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向警予等30多人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脱莱蓬”号法国邮船赴法勤工俭学。第二年5月,与向警予在蒙达尼自由结婚。
      1920年8、9月,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首先提出要“组织共产党”,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写道: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毛泽东复函蔡和森:你这二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在法国留学期间,蔡和森三次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的革命斗争,成为杰出的学生运动领袖,并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1年10月,蔡和森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年底回到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22年5月,蔡和森当选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为团中央主编机关报《先驱》。同年7月,他和妻子向警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起当选中央委员。9月,蔡和森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首任主编。他殚精竭虑,不顾哮喘缠身,夜以继日地工作,几年间,《向导》周报的发行量由开始的3000份增至4万份,最多时近10万份,成为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他还是《向导》的主要撰稿人,单独署名的文章就有134篇。在他的主持下,《向导》一经创刊发行就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鼓舞和动员工农群众奋起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蔡和森也因此成为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
       19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蔡和森兼任社会学系教授。1923年他运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来论证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编写了《社会进化史》讲义,于1924年出版了《社会进化史》一书。该书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第一部社会发展史,是此类著作的奠基之作。

84d4e7dfe043dc62705e190ef88af64.png


        1923年中共三大选举中央委员时,蔡和森的票数仅次于陈独秀,与李大钊同为37票,可见他在党内的影响力。从1922年的二大到1927年的六大,他连续五届都被选为中共中央几位主要领导人之一,成为这五届中唯一一位连续当选的领导人。他是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主要负责宣传工作。
1925年,蔡和森在上海参与并领导五卅运动。他率先在党中央会议上提出“要把工人的经济斗争与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反帝斗争汇合起来”,主张5月30日在租界组织大规模反帝示威游行。他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很快就把这场斗争发展到了广州、香港等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参加示威的各界群众达1200万人。
       同年10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届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25年底至1926年初,他写下长达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演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
       1927年春,蔡和森回国,在5月举行的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大革命面临失败的危急关头,蔡和森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多次提出应对危局的建议。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主张土地革命和独立开展武装斗争,为党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作出贡献。
       1931年3月,蔡和森担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6月10日,遭叛徒顾顺章指认被捕。在被关押期间,蔡和森受尽国民党特务的残酷折磨,严刑逼供,在他身上始终得不到任何共产党的情报。于是,特务们将他的四肢钉在墙上,挖去双眼,割掉双耳,刽子手们用刀戳烂他的胸口,蔡和森当场牺牲,年仅36岁。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向警予,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向瑞龄小时候生活穷苦,可他见识非凡,一步步成为当地最富有的商人。10个孩子中有4个送去日本学成回国,向警予在家排行第九。
       1903年,向警予进入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大哥,向仙钺创办的一所学校学习,在当地开创了女子入学的先例。15岁在常德女子师范读书时,丁玲的母亲夸她“学问道德,可为全校之冠”。辛亥革命后向警予由常德转长沙,1916年从周南女校毕业,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抱负,回到家乡,向大哥一样,也创办了一所学校,并担任校长。学校由一个班几十个人发展到8个班300多人,成为宣传新民主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教育基地,培养了不少人才。
       1919年7月,应蔡畅之邀,向警予离开溆浦,到长沙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成为该会最早的女会员;参与发起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12月,她同蔡和森、蔡畅及蔡母葛健豪等30余人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5月,她与蔡和森在蒙达尼办了一场不穿礼服婚纱的婚礼。两人拍了手拿《资本论》的合影作为结婚照,并把他们的婚姻称为“向蔡同盟”。毛泽东看到后,回信祝贺,称赞他们是冲破旧式婚姻的新同盟。

a5f642aa041f1ff4fbfea60108099bf.png

       1920~1921年,向警予不但与蔡和森共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与计划,并与周恩来、李立三等在法国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组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几乎是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那里的党的创始人之中有周恩来、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罗迈(李维汉)和蔡和森也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
       1921年底,向警予启程回国,1922年初回到上海,7月,在党的二大上,她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担任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
       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向警予拟定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并正式成立专门的妇女运动委员会,向警予担任第一任书记。《决议》要求建立一份期刊,使其转变成全国各地妇女运动“精神中心”,“以具体指导日常的妇女生活和妇女运动”;还要求:男女社交自由、男女工资平等、母性保护、赞助劳工女同胞、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职业平等、男女平权、保护妇女权益。8月22日,《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创刊,向警予担任主编。她按妇女工作、婚恋、家庭、政治、儿童、教育等相关问题排序编写。积极宣传我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鼓励妇女投身国民大革命运动,指导女工斗争,成了那时候唯一可以体现我国妇女运动全貌、指出妇女运动方向与任务、推动全国各地妇女解放思想的期刊。
       1924年3月1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部成立,并在女党员中建立上海妇女运动委员会,有委员30人。由向警予主持日常工作,具体领导上海妇女运动,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政策,并建立了各妇女团体的联合组织。6月下旬,向警予参与领导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大罢工计划,发动上海14家丝厂14000余名女工要求改善待遇举行罢工。她还发动女权运动同盟会、全国学生总会、闸北市民协会等团体声援女工的斗争,女工所提出的要求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83a8470083c270ca6e7af259eb8e465.png

       1925年1月1日,向警予带领南方大学女生团、大夏大学女生团等100余人,手持旗帜和宣传品,到西门、城内(今南市区一部分)、闸北、虹口提篮桥等处演讲,提出13条代表妇女权益的具体要求。5月,向警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卅惨案。她积极组织和领导上海妇女参加斗争,发表40多篇有关女权解放的文章,指导中国的妇女运动。她亲自带领妇女部的一些同志深入工厂、街道发动女工参加罢工;并到南京路和其他一些街头去做宣传鼓动工作。她站立街头,挥舞着拳头,滔滔不绝地揭露帝国主义者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
       向警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她深入一线,带领妇女们上街游行,进行演讲和宣传,支持运动深入开展。团结广大妇女,建立妇女组织,领导女工参与斗争。经过党中央批准,向警予组织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领导全国广大妇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力量。至1927年,全国共有妇女组织62个,其中共有女工、农妇、女学生及其他妇女110余万人。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誉,称她为“模范妇女领袖”。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被捕。面对国民党的严刑逼供,她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5月1日,在走向刑场的路上,还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刽子手向她嘴里塞进沙石,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使她不能说话,血沫从她的嘴角流出。为革命英勇牺牲时才33岁。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2009年,向警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7 16:4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7 18: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19:0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光清 发表于 2022-8-17 16:40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雷老师晚上好!谢谢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19: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8-17 18:18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史老师晚上好!谢谢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7 19:1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肩负重大使命,做出历史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07:4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艳阳 发表于 2022-8-17 19:19
肩负重大使命,做出历史贡献

艳阳老师早上好!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09:2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毛会长加盖图章鼓励!顺颂文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8 09:3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人在上海建功立业的事迹,由你整理出几篇大作,精神可嘉!
为湖南人点赞,为美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12:2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2-8-18 09:33
湖南人在上海建功立业的事迹,由你整理出几篇大作,精神可嘉!
为湖南人点赞,为美文点赞!

不整不知道,通过搜集整理,才晓得湖南人在那个年代真是人才济济啊!可惜现在不行了,原因是什么值得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5 20:48 , Processed in 0.0414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