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8-26 07:23 编辑
《道德经》新解之四十二(连载)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厥。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以前的时候,获得道中所含有的阴或阳者:天获得了它会清明;地获得了它会安宁;神获得了它会显灵;谷获得了它会充盈;万物获得了它会生长;侯王获得了他会成为天下的统帅。把它反过来看,就是:天不清明,恐怕将要破裂;地不安宁,恐怕将要破灭;神不能显灵,恐怕将停止为神;谷不能充盈,恐怕将枯竭;万物不能生长,恐怕将灭亡;侯王不能统帅天下,恐怕将一蹶不振。所以贵的将以贱的为本原,高的要以下面的为基础。正因为如此,侯王称谓自己为孤、寡、不毂。那么这就是以贱为本吗?难道不是吗?因为要得到高贵与光荣就不能有高贵、荣耀的心态和行为,不要像璀璨明亮的玉石一样,高贵的摆放在那里,而是要像一块一块的石头一样,实实在在地应用起来。 【新解】 本节文字是《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阴阳的功用。天、地、神、谷、万物、人得阴阳则活,失阴阳则死。阴阳双方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万事万物的阴阳都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有承载才会有收获,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因此,修道来不得半点虚伪,必须踏踏实实从基础开始,像磊石头一样去运化阴阳才会有高贵、理想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