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9-8 07:59 编辑
《道德经》新解之四十九(连载)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遵循于道的自然规律,则天下太平,可以把战马退还到田间让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遵循于道的自然规律,则战乱四起,战马会生于郊野。引起祸事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满足;引起罪过的最大原因是贪得。所以知足满足的人,永远满足啊! 【新解】 本节文字是《道德经》的四十六章内容。主要阐述的是修道者应具有无为、知足、不贪婪的行为。 贪婪是战乱的罪魁祸首。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这一道理,顺应天道,不为一己之私利,无欲、无求、无为,不压榨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就会天下太平,百姓不会造反,就不会有战乱,就连战马都可以在田间耕地。反之,不遵天道行事贪得无厌,为私利而欺压百姓,百姓无以生活,就会烽烟四起,祸乱不断,就是战马都会生在郊野。 自私的贪欲是引起战乱的祸首,所以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度,这样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只有知足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无论是修道者,还是治理天下的王者,都要谨记:自私和贪婪是修道行为中最大的敌人。只有克服它,修道方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