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9-20 10:15 编辑
《道德经》新解之五十四(连载)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万物,德遵从道的自然规律而蕴含于万物之中,使万物发展成各自的形态,最后圆满地达到各自的成果。所以,万物无不尊崇道德。万物对道德的尊贵,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维护、引道万物而不加以主宰。因此,道化生万物,德蕴含于万物并引道万物。万物生长发展,成熟圆满,道与德使万物受到滋养和庇护。道德对万物的生长并不占有,维护万物而不把持万物,引导万物而并不主宰万物,这就是符合于自然规律运化的方法。 【新解】 本节文字是《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道德对于万物发展的运化方法,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依靠道的规律在德的维护、引导下、出生,成长,到结出丰硕的果实,乃至繁衍后代。整个过程都离不开道德的运化。 道德在不主宰、不占有的情况下滋养和保护着万物蓬勃发展,成熟圆满。万物各自顺应自我的特点发展,形成了世间各种不同的事物,这就是道化生了万物而不占有,德引导万物顺应自我的轨道发展而不主宰的结果。 文章告知修道者要能掌握这一道德规律,提示修道人是道德的产物,要回归于道德之本修行自己,进而与大自然相合,进入道的空无本态,运化万物,与道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