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3|回复: 7

419、金维映:邓小平第二任妻子,苏联养病时遇袭身亡,儿子官至副国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3 1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22-9-23 11:46 编辑

      

      母亲 金维映                   父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维汉

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

    419、金维映:邓小平第二任妻子,苏联养病时遇袭身亡,儿子官至副国级


    1972年,邓公到江西赣州于都县视察工作。于都曾是中央苏区时期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邓公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他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在工作视察期间,邓公向工作人员说道:“当年你们的县委书记,是一个女书记。”邓公口中的这位女书记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金维映。
    金维映是一名杰出的女红军战士,在革命战争岁月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这位女战士在去往苏联疗养时不幸牺牲,只留下唯一的儿子。多年后,她的事迹才再次被人提起……
    积极投身革命
    1904年,金维映出生在浙江舟山群岛高亭港的一户贫穷人家。她的父母均为村里的贫民,虽然家中没有什么收入,但是他们仍旧非常疼爱这个女儿,为她取名叫做“爱卿”。金维映幼年的生活已然充满波折,先是在6岁因为灾荒爆发,不得不随着父母迁徙逃荒,父亲而后又帮着父母扎纸花、折锡箔来补贴家用。直到父亲当上账房先生收入稳定后,金维映才得以迈入校园、接受教育,随后在定海女子小学担任教师。少时的经历使得金维映深刻了解底层人民的苦难,并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此她在读书时期经常参加爱国活动,还为学生和工人运动做声援。
    工人运动
    1924年,金维映在上海认识了瞿秋白、项英等许多共产党人,由此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以共产主义作为理想信念,下定决心要为此奋斗终生。在中共中央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之下,金维映等人先后在定海县和岱山等地建立起工会,同时又在整个舟山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虽然当时金维映只是一个长相温婉的年轻女孩,但是干起革命工作来坚毅勇敢,始终冲在革命的最前线。在工人们对于加入工会仍报有犹疑态度时,金维映首先在自家亮出工会的旗帜。在得知盐民们长期受到政府压迫时,她挨家挨户给盐民做思想工作,组织所有盐民们团结起来、敢于和政府对抗。对最终在金维映等人的努力下,收盐的价格得以抬高,盐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金维映就带领底层工人与农民发动了数次革命运动,成为了舟山人民的主心骨,有“定海女将”之称。大革命失败后,金维映不幸被捕。
    狱中的金维映仍然在与敌人做着英勇的战斗,面对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将党内的消息吐露半分。所幸远在镇海的父亲不惜赶来宁波,变卖家产、疏通关系,最终将金维映从监狱中营救了出来。此时的金维映却无心在家养病,而是迫切地想要去往上海,再度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完成自己的革命理想。纵然父母心中有万般不舍,但是面对女儿的坚持,他们最终予以支持。来到上海的金维映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用,担任起了江苏省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一职,随即投身于解放女工、宣传革命思想的工作之中。
    除了开展教育,金维映还组织纺织厂女工发动罢工斗争。这场游行活动有上千名女工参加,为上海工运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时的金维映仅有26岁,却已经是经过大革命风暴洗礼的女战士。
    苏区革命工作
    1930年,革命形势变得更为严峻起来。此时的金维映接到上级安排,要她奔赴江西苏区继续开展革命工作,这时她得知同在上海的邓小平同志也被派遣前往苏区。因为工作调度的缘故,邓小平和金维映得以同行。1931年7月,金维映与邓小平一同乘船离开上海,经由福建,历经辗转来到江西瑞金,这里正是中央苏区的所在地。在前来瑞金的路途上,金维映与邓小平历经了许多波折,他们不仅要走长远崎岖的山路,还要在途中躲避反动派的出没。在这期间,二人相互照应、互相扶持。金维映热情开朗的性格与干练潇洒的处事风格,赢得了邓小平的欣赏。而邓小平的远见卓识与风趣幽默,也深深吸引着金维映。在到达中央苏区之后,邓小平和金维映更是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此时的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担任县委书记,金维映则任县委妇女部部长,两个人都担任重要的职位,常常在一起工作。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这二人便对彼此产生了更多的了解,原来的战友情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了爱情。很快,邓小平便和金维映结为夫妻,相约共同为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来到江西的金维映开展了相当多的工作,她先是对政府的领导班子进行改革,而后又亲自开办领导干部培训班,以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后来金维映又因工作出色,被组织调往胜利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她带领战士们开展一系列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相当出色的革命成果。
    然而这时邓小平的革命事业却并不顺利。由于邓小平在工作中坚持毛主席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因此受到了当时领导班子的排挤和针对。为了不给事业开展顺利的妻子造成拖累,邓小平主动提出和妻子金维映离婚。纵然此时的金维映心中有千般不舍,但是现实的无奈,却使她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至此,这段仅仅维持了两年的婚姻走向了终点,画上了一个具有遗憾的句号。
    虽然二人的婚姻关系结束了,但是他们仍是具有共同坚定革命信仰的红军战士。随后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奋斗。
    勇走长征路
    1933年,金维映听从组织安排,前往瑞金担任组织科长一职。此时正是反围剿战役的开展时期,身为组织科科长的金维映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负责,其中就包括征兵、征粮等重大任务。为了不让红军战士饿肚子,金维映常常要自己领队到各县乡进行征粮,长时间走路和搬运重物对她而言都是常事。哪怕是饿到手脚发软、体力透支,金维映也从来不会多吃一口粮食,只是喝水充饥,随后将这些征集到的粮食,在第一时间送往前线。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金维映临危受命,随即开始执行组织布置的扩红任务。为此她深入群众,挨家挨户地开展思想工作,最终调动起了瑞金当地人民的参军积极性,在一个月之内,向前方输送了1500多名的红军新战士。金维映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使得她受到了中央的表彰。
    在此期间,金维映结识了同在组织科工作的李维汉。他们二人之间逐渐产生感情,很快便在众人的见证下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二人婚后没多久,红军就因为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的失败,从而被迫转移。就这样,金维映便随着红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程。女性的体质本就弱于男性,但是金维映在长征途中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精神。
    在长征期间,她亲眼目睹同行的贺子珍同志为了保护受伤的战友,被敌军飞机投下来的流弹炸伤。蔡畅的警卫员在爬雪山的时候,一头扎在雪地里就没再醒来。然而在这样艰苦的长征历程中,金维映还是靠着不畏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咬着牙坚持了下来。1935年6月,红军长征队伍来到夹金山。
    这是战士们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主峰海拔高达4000多米,山峰常年被积雪覆盖、空气极度稀薄,虽然当时已是六月,但是气候依然相当恶劣。没有御寒冬衣的红军战士们只能顶着刺骨的寒风,互相拉着手,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山顶攀登。金维映处在队伍中间,紧紧地拉着战士们的手,生怕有人脚滑掉队。在艰难地爬过雪山之后,红军又要越过遍布沼泽的草地。这时红军部队的粮食储备已然告急,没有粮食吃,他们就吃野菜、树根,野菜、树根也吃光了,就只好吃皮带。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金维映每每被分到一些吃的,也总会先照顾其他战友。在长征途中金维映从来不曾掉队,还经常照顾战友。她在队伍中帮大家背东西、主动搀扶体弱、受伤的同伴,并一直鼓舞大家要以乐观的心态坚持下去,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35年10月,金维映最终跟随着红军大部队成功到达陕北。坚持走完整个长征路程的女红军战士只有不超过三十人,而金维映就是其中一员。
    在到达陕北的第二年,金维映就生下了与李维汉的儿子,李铁映。然而此时的繁忙工作却使得金维映无法照顾孩子,只得将其送到老乡家进行抚养。随后的金维映被组织调往抗日红军大学,任女生大队大队长一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她和丈夫李维汉又来到陕北公学工作。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金维映都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在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战乱中牺牲
    长征之后,金维映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繁忙的工作再次将她压垮。纵然她有心想要为党和人民再多做一些贡献,但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使得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险些在工作时晕厥。党中央出于对金维映的身体健康的考虑,决定送金维映、蔡畅等人去往苏联学习、休养,金维映也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在临出发的前一天,金维映特意来到老乡家里,与年仅两岁的儿子告别。她怜惜地摸了摸儿子稚嫩的小脸,向儿子温柔地说道:“妈妈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待上一段时间,你要乖乖地等妈妈回来。”年幼的李铁映并不知道妈妈要去往哪里,只是用小手拽着母亲的衣角,不舍得让金维映离开。谁能料到,这一见,就成了李铁映与母亲的最后一见。
    1939年,邓颖超陪同周恩到莫斯科养病,见到了同在苏联的金维映。那时的金维映的身体已然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同时,她也进入共产国际党校,开始了奋发向上的学习生涯。那次的见面,令双方都感到欣喜愉悦。此后的邓颖超还一直期盼着,组织能够传来金维映回国的好消息。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941年,德国法西斯向莫斯科发动战争。金维映在敌机的轰炸中不幸遇难牺牲,年仅37岁。当这个噩耗传到延安时,在场所有人都陷入到无尽的伤痛和缅怀之中。金维映牺牲之后,包括李维汉在内的许多同志都在想方设法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然而却没有人知道金维映的具体家庭住址。
    因此她壮烈牺牲的消息,也在长时间内没能被家里人所知晓,与此同时,金维映的家人也一直在打听她的消息。金维映的父亲金荣贵在逝世的时候,还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女儿,拉着儿子金水定的手,再三叮嘱他要寻找金维映。在建国之后,金水定还曾向《人民日报》写信,试图找到自己的姐姐,但是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直到1987年,在镇海居住的金水定突然收到消息,有一个叫做李铁映的人要来拜访自己。此时他才知道,原来姐姐早在1941年就已经牺牲,此前她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长大后,与姐姐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最终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4年,金维映被中共中央追认为革命烈士。岱山市政府为了纪念金维映,特地为她打造了一尊铜像,就坐落在岱山文化广场。其子李铁映携夫人亲手在那里种植了六棵香樟树,以表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回顾金维映同志的一生,她在大革命的暴风暴雨中成长,在土地革命的枪林弹雨中成熟,在长征的艰难险阻中进步。她为红军的成熟与壮大做出了众多工作,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巨大力量。在她身上凝聚着红军战士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种种优良美德,是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的对象!谨以此篇,向红军女战士金维映同志致以诚挚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3 16: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其珍贵的资料,极其勇敢的金维映烈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3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年龄很小的李铁映同志还找到了他母亲的有关信息,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6: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2-9-23 16:09
极其珍贵的资料,极其勇敢的金维映烈士。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3 1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9: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9-23 18:20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4 17: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维映烈士永垂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7: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2-9-24 17:15
金维映烈士永垂不朽!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46 , Processed in 0.0351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