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57|回复: 10

潘相断案三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4 07: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潘相曾为数县县令,人称断案如神,老百姓称其为包公。其中一起案件还被发表在2017年的《上海法制报》“中外案志”栏目,就是根据潘相的《事友录》中的记述改写的。
    潘相在《事友录》卷二“观海录”的最后记述了11起案件的破案经过。他在《事友录》初稿中并没有记述这些案件。乾隆五十年,潘相在山东时的上司陆燿任湖南巡抚,特地拜访了退休在家的潘相。当时潘相拿出自己编写的《事友录》初稿请陆燿过目。陆燿事后为该书写了序,序中称潘相“善剖疑狱,若赵十、白三、麻冀收杀人之案,皆从无踪迹处推勘隐伏,使凶滑不得漏网,而冤魂吐气,致炎日中忽有冲天滚地旋风,触座入穴之异。”并叹息该书“独于历任所办巨案略而未载。”于是潘相就在卷二之末增记了这十一件案例。现摘其中三例以见一斑。每案先录原文,再附笔者解说。因古文不大好懂,故据原文解说,不尽对译。

案例一

    甲申六月二十八日,邑权家山沟内有无名男子被杀。署令栖霞令杨烛往验。尸溃不可辨,惟旁有草帽、烟袋、墨染孝鞋。七月十二日交印后,即以案移交。予以杨老吏求其教。曰:此等案徐徐办,如有所获,坐签押房屏人细细勘问,慎勿遽坐堂,动大刑。予遴役跴缉,知尸为巨轝人于志朋。其叔某言志朋六月自京回,尝言有蓄金,欲娶妇。腰系褡包,包裹甚壮。某日同邻人赵二赶城集不回。今以草帽、烟袋、墨染孝鞋知之。予传赵二问之,二言某日同志朋到城,即各买粮食去。而二之母于是夜缢于树。予往验,询知二有寡姊,二素为力作,即亲至其家问之。姊言六月某日天方明,我弟不知何来,稍坐即假寐客床,饭后方醒。与之饭不甚噉,问之不答,似有心事。遂去。昨我娘来,言弟被公差唤去,甚恐。我好言慰留,竟去。不料竟自缢。他皆不知。予传讯粮行头,则言志朋买麦几升,与人争詈。有赵二劝解。二言劝解后同在某店饮酒,风凉南门外桥头。志朋言欲往山南索欠,拉我为伴。黑夜经朱丛社,被柳某以为贼而杀之。唤柳至,服军牢衣帽,杂班中,不识也。既又诬冯家村冯大喜二喜。令二人与差役四人并上,亦莫辨。二计穷,始称真犯为栖霞县黄连树赵十。复语言闪烁不可信。捕十至,竟称冤,辞色如平人。夜阴使侦之,二多方诘责,十谈笑自如也。已乃知十妻朱氏之母为福人,令其母迎女归传讯。朱故犯奸妇,多方诘之,乃供夫故卖奸。是夜于志朋来索欠,夫称贫。于曰:闻你取新女人很标致,何患无钱?即许八百文,夫引入室,妇因病口臭,志朋奸不如意,为谩语,称不值八十文。即起出。夫索钱,志朋反索欠。夫忿骂,于回骂相扭殴。于摔夫跌地,适拌赵明所买新斧柄上,夫即拾斧起,连砍于死。时有赵六瞎子、赵冬子、赵芹子等闻声至。夫勒令扛尸,以于衣包其首抬出。瞎子等抬其脚,走八九里,弃福山境内。夫晨归,自洗其衣背,又买白布一大尺,令妇挖补,语甚详。唤十面质,犹狡辩。脱其上下衣,虽叠洗补,以水喷之,照日下,血点隐隐现出。十乃俯首无辞。佥供如一,乃移栖令,同抵十家验杀人处。时十族贡生某某先率数十人具保,是日又合族呼冤。予问斧何在?则云斧自杀志朋后,即送掷赵明新房门内。当令差押明〔新〕取斧来验,锋上血犹殷红透里不可磨,众骇散。遂具狱坐十故杀,余治移尸罪。或曰:十本与赵二瞎子辈谋于志朋财,死后取其包裹,则大钱数百文也。余以因奸死有确据,援为谳,皆服之。


解说:
    乾隆甲申年(1764)六月二十八日,山东栖霞县权家山山沟内发现一具男尸,栖霞县令杨烛前往勘验,尸体已经腐烂,面目不可辨认,尸体旁有草帽、烟袋、墨汁染黑的孝鞋。栖霞县令杨烛无法断案,上峰着潘相前去破案。于是七月十二日,潘相接手了这桩案子。(这里要说明一下。前述《上海法制报》载此案,谓潘相是接替杨烛任栖霞县令。但潘相并未任栖霞县令,而在任福山县令时,曾摄黄县、泗水县政事,又因他善断案,曾多次调他赴外县破案。故此处暂言其只是临时接替破案。具体情况待考)    潘相到栖霞县署后,首先向杨烛手下的老衙役请教。一位老衙役说,办此案不要性急,慢慢来。若获得蛛丝马迹,要单独细细勘问,不要急着上大堂,动大刑。潘相于是从衙役中挑选办事干练之人,细细侦查,查明尸体是巨轝人于志朋。然后找到了于志朋的叔叔。他叔叔说,于志朋六月自京城回来曾说他攒了钱准备娶老婆。腰系褡包也鼓鼓的。某日同邻居赵二进城后就没回来。看草帽、烟袋、墨染的孝鞋,应该就是他。于是潘相传赵二讯问。赵二说我与志朋进城去买粮食,进城后就分手了,其他一概不知。然而潘相听说赵二的母亲就在当日夜自缢在树上。很奇怪,就去调查。了解到赵二有个寡居的姐姐,就向他的姐姐调查。他姐姐说,赵二有一天天刚亮不知从哪里来,稍微坐了一会儿就躺在客床上睡了。她吃完饭后赵二才醒来,也不吃饭,问他也不吭声,似有心事。不一会儿就走了。昨天我娘来,说弟弟被公差唤去,很害怕。她宽慰了娘一会儿,娘就走了。谁知她竟上吊了!其他的她也不知道。一时,什么线索似乎都没有。潘相传唤于志朋买粮的粮行老板。老板说,于志朋买了几升麦子,与人吵了起来。同来的赵二劝解后,二人同去喝酒。潘相由此知道赵二说了谎。他为什么说谎?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回衙提审赵二。
    潘相回衙提审赵二。赵二供说:与于志朋在小酒店饮酒后,二人在南门外桥头乘凉。于志朋说要往山南讨债,邀赵二作伴。经过朱丛社,天已黑,有柳某以为他们是贼,杀了于志朋,赵二自己逃脱。潘相疑心赵二说谎,于是传柳某,使穿军牢衣帽,与其他军牢杂处一起,让赵二从他面前经过,赵二未认出柳某。于是肯定赵二所言为虚。再讯赵二,又说是冯家村冯大喜冯二喜所杀。于是又令冯大喜冯二喜与另外两个差役同至赵二面前,赵二仍不知谁是冯大喜冯二喜。潘相厉声问究竟谁杀了于志朋?赵二说是栖霞县黄连树赵十。捕赵十至,赵十连称冤枉。是夜,将赵二赵十关于同一牢房,悄悄使差役听他俩说些什么。赵二多方诘责赵十,而赵十谈笑自若,很是镇定。从他俩的谈话中得知赵十妻朱氏的母亲是福人(意谓长寿有福之人),于是令其母要女儿来衙门了解情况。朱氏有通奸前科,潘相反复询问朱氏,朱氏终于承认赵十多次要她卖奸(即卖淫)。某日夜,于志朋来家讨债,赵十说没有钱。于志朋说你老婆那么漂亮,怎么会没有钱?于是于志朋答应给八十文钱,同朱氏睡。然而朱氏有口臭,于志朋连说不爽,值不得八十文,不肯付钱。赵十讨要八十文,于志朋就讨要欠款,二人由争吵至揪扭,于志朋将赵十摔倒,恰好绊在一把新买的斧头上。赵十拿起斧头照于志鹏连砍数下,于志朋死了。附近邻居赵六瞎子、赵冬子、赵芹子等闻声至。赵十令他们帮助扛尸至八九里外福山县境内,弃尸于山沟。赵十回家后自己脱下血衣清洗,又洗自己的后背。因衣服后背处血迹不易洗掉,又买白布令朱氏挖补。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07: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赵十死不承认。潘相令人脱下赵十的上衣,用水喷湿,然后在阳光下照看,可见隐隐血迹,斑斑点点。赵十这才无话可说,签字画押。次日,一应案卷移交栖霞县令,并同至赵十家。赵十宗族贡生某某领着家族一干人等于道中喊冤。潘相等也不理会,径直押着赵十直奔其家,令赵十找出杀人的斧头,上面还有隐隐的血迹,那些喊冤的赵氏族人于是纷纷散去。判赵十故意杀人罪,其余赵瞎子人等判移尸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07: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二

    王之进无子,有地二十亩、宅基五分、草房三间。之进殁后,妻李将房地典与王之代,仍住屋内。李殁,房侄王德王顺垂涎绝产。王德称李已立伊弟王仁为嗣。王顺因系独子,难以争继。听栖邑讼师朱闻主唆,造王之进卖契,持向王之代赎取。之代捏之进曾欠伊银未还。朱闻复为顺捏造其父之交,曾为之代代还借于姓银两假帖一纸。又串王之位先以吞霸绝产告之代,以伪契霸房。又使之代胞弟以戴罪陈情告其兄。集讯之下,诘顺契载中人姓名存殁,内有王之相一名,佥供死不二年,死时五十一岁。王之交死方一年,年六十岁。契系康熙五十八年,之交年方十五,何处得有三十两之银私置田地?之相年方五岁,安能作中?且据称之交买后,念之进孤贫,给予养赡。诘问汝父子为人佃地,岂肯自买之地四十余年给原业养赡?既不过割,又不讨租?顺乃骇汗如流,供出诬听朱闻造契帖做状,及唆串多人造帖做状各等情,历历如绘。时朱闻因佔于宏果地,被责取保,闻知各案发觉潜逃。关拿到案,将各情供吐不讳。当即分别办理。王顺既难出继,王德一闻李氏欲立其弟,即将之进所典钱花用,籍立嗣以废嗣。均难立继,且所遗无几。除典价应给王之代外,应将草房三间断为王姓公祠,奉安神主,以之进夫妇永远袝食。所存地十二亩,每年租谷十石,应令佃户交四石为祭费。王顺、王德轮年承办。其六石断入新龙王庙为香火费。官镌碑志其事。征册花名仍承其旧,下载某庙住持完纳。王姓不得籍占。取具各遵依附卷。一切假造契约字据及所欠账目废纸,当堂涂销。朱闻另案处置。


解说:
    王之进有二十亩地及宅基地五分,上有草房三间。王之进无子,死后其妻李氏将房子和地典当与王之代,李氏仍住三间草房内。李氏死后,王之进族侄王德、王顺垂涎王之进房地产业。王德说李氏生前曾将他的弟弟王仁过继为子,意欲继承李氏遗产。王顺系独子,无法说自己过继给李氏,却按照讼师朱闻的计谋,伪造王之进卖契,说王之进生前已将房、地卖给他的父亲王之交。王之代又假说王之进欠他的钱,不肯将房、地退还给王顺。朱闻又帮王顺伪造王顺的父亲曾为王之进还某于姓银两的收据一纸,又串通一个叫王之位的控告王之代侵霸绝产,又唆使王之代的弟弟控告王之代侵吞王之进的房和地。一时搞得煞有介事。
    潘相不为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在讯问有关人证时,抓住王顺所造买房买地的契约中几个关键时间,质问王顺:你父亲王之交死去才一年,死时六十岁。这卖契落款是康熙五十八年,则那时你父亲才十五岁,怎么能够拿出三十两银子为王之进还账?卖契上中人王之相康熙五十八年还只有五岁,怎么能够做中人?你们还说王之交买了王之进的房和地后,念王之进孤贫,予以养赡。试问你们父子均租人地耕种,怎么会将自己买回来的地40多年为他人养赡?既不将房和地过户到自己名下,也不讨租,这又是为何?这么几问,问得王顺满头大汗,张口结舌,于是供出都是朱闻帮他造假设计,前后经过,历历如在目前。连带说出朱闻与侵占于宏果地一案有关。当堂判决:当年李氏典当房地给王之代的银钱一律归还王之代,李氏遗留房屋断为王姓公祠,其中奉安王之进与李氏灵位。其遗留地十二亩(应为二十亩)充作王姓公地,每年租谷十石,四石为王姓公祠祭祀费用,六石为新修龙王庙的香火费。着王顺、王德轮流承办此事。官家为立碑,载明此事,公田租谷,任何人不得侵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07: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三

    丁亥正月,予赴莱州。夜梦人语及官庄,觉而署中健步,至称新店有路死人。予星夜回,至则素不见官之举人陈九畴与弟兄来迎,且具尖食,予却之。即往尸场,先观村庄远近,官庄北距里许。继看各地上行迹,乃看尸仆沟中,头西脚东,岸无滚尸痕。下沟行,有数人脚迹。东走数十丈,乃有口。命转尸,仆处血一块。头面有多刀伤。命舁上平明处细验,索各样刀比对,则劚鱼刀也。讯地保,则曰某日某拾粪沟岸,骇见尸。以告小民,民具报,他不知。今已五日,无尸亲识认。滨海户业网贩家有鱼刀也。时观者如堵。饬敛讫令曰:予欲赴各庄查门牌,人各回家持牌听点,毋得一人不出。阴令数妥役赴官庄四面瞭望,有逃者执以来。随由庄东起,每点一户,必盛气怒目厉声诘问,点毕,即令取鱼刀来。连点十余户,皆从容呈刀。及至陈杰门,与其叔出跪,即惊慌。诘之,则发抖,噤不能一语。索其刀,则曰无无。乃曰:汝匿刀,即汝杀人。则益发抖。带其叔侄随與行,人多窃相语曰:怪他数日闭酒店,到处去,老爷真包爷。至署,坐签押房,屏书役,隔别细问,语以尸似盗,杀盗无大罪。解其胸,有拳爪伤。杰乃供云:某夜半闻拨门声,急起披衣,摸鱼刀,开门忽一人迎我胸打一掌,我几跌,即迎其面乱刀砍。其人倒地,叔亦惊起,同我抬移沟内。归刬其地血。诘其刀,曰固在某处。因急呼马,令数役带杰走五十里,至其庄,独杰家闭户,内有诸妇女哭声。令杰呼其母开门,母惊曰:儿回来了!开门见官,即惊跪,泪溢面。杰顾曰:母无恐,老爷说我无大罪。即自往取刀。刀现血痕,烧之益真。乃以贼拒捕格杀定其案。

解说:
    乾隆丁亥年(1767)正月,我去莱州(今山东烟台市)。夜晚梦见有人跟我提到官庄,说新店村到路边有死人。醒来后我在官署中健步行走,越想越觉诧异,于是连夜赶回。到县境,见平素从不见官的举人陈九畴与其弟兄来迎接,并且准备了为我饭菜让我休息一下吃了再走。我谢绝了,立即赶到尸体所在的道路旁。先看该处距离村庄远近,只北距官庄约一里。再看地上人的行迹,见尸体俯伏在沟中,头西脚东,沟岸上并无滚动尸体的痕迹。下到沟底,见有数人足迹。向东走数十丈远,有一豁口。命衙役将尸体翻过身来,尸体俯卧处有血迹一块,尸体头面有多处刀伤。将尸体抬上岸细细查看,找当地各种刀来比对,只有剖鱼的刀与尸体面上的刀痕吻合。询问当地地保,说某日有人拾粪时发现,其他情况不知道,今已五天了,无人来认尸。当时围观的人非常多。我即下令:要到各家各户去查验门牌,大家都回家拿着门牌听候点名,谁都不准外出。暗地里命几个衙役到村庄四面守卫,发现有人外逃就抓起来。
    随即从村庄东头开始,每查一户,都故意盛气凌人的大声诘问,然后,就令其户主把鱼刀拿出来。连到十余户都很从容地把鱼刀拿出来给我看。到了一户叫陈杰的家,陈杰和他的叔叔慌忙走出来跪倒在地。问他俩,都全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要他拿鱼刀,他只说“无、无”。我就说:“你把刀藏起来了?那就是你杀了人!”于是越发发抖。即令衙役将其叔侄一并带走。旁边围观的人有的就说:“难怪这个陈杰这几天都把酒店关了,到处跑。老爷真包公啊!”带到县署,将二人分别关押,各别细细审问。我跟陈杰说,这尸体之人像是强盗,你即使杀了他,也不是大罪,只管如实招来。又解开他胸前的衣服,可见有拳击和手抓的伤痕。于是陈杰供说,有一天半夜听到有人拨动大门的门闩,急忙披衣起床,拿把鱼刀就去开门。门一开,一人朝我胸前就是一掌,我几乎跌倒。不管三七二十一用鱼刀朝他乱砍一阵。那人就倒下了。我叔叔也惊醒了,与我一同把这人抬到村外沟内。回家后把地上的血铲干净。问他刀在哪里?说在某处。于是带着他两人来到他家,里面有女人在哭。陈杰喊开门,他母亲开门惊呼:“儿回来了?”看到我们也来了,即跪倒在地,泪流满面。陈杰对她母亲说:“老爷说我无大罪,母亲放心。”即去拿刀。刀上有血痕,烧一下,更真切。于是以贼入户盗窃,格杀致死定其罪。(这样,陈杰就不会定死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4 0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燿事后为该书写了序,序中称潘相“善剖疑狱,若赵十、白三、麻冀收杀人之案,皆从无踪迹处推勘隐伏,使凶滑不得漏网,而冤魂吐气,致炎日中忽有冲天滚地旋风,触座入穴之异。”并叹息该书“独于历任所办巨案略而未载。”于是潘相就在卷二之末增记了这十一件案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4 08: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4 08: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破案得法,值得今天借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4 08: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朋友!顺颂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4 16: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县官断案,没有今天的科技手段,完全靠智慧和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1:41 , Processed in 0.0337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