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10|回复: 6

开国英模王尔琢(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5 2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9-25 21:55 编辑

开国英模王尔琢(二)
投笔从戎奔黄埔    东征北伐建奇功
   (一) 投考黄埔  三试而定
    1924年3月,即将毕业的王尔琢得知黄埔军校招生消息,激动万分,决定投笔从戎,投考军校。
    此前不久,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治路线的孙中山,在广州亲自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会上,以共产党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时任中共中央局成员的毛泽东,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代理文科主任、组织部秘书。此后不久,孙中山决计创建黄埔军校,拟为组建革命军队培养人才,1924年3月1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法租界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正式挂牌办公,办公伊始第一要务,就是按照孙中山要求为黄埔军校招生。由于当时各地军阀皆视这样一所赤化的军校为眼中钉,所以招考的第一期学生多采用秘密的招生方式。报考者一般要经过三关:即各省区的初试、大地区范围内的复试、军校的总考试。全国19个省区分别先进行招生初试,初试合格后再介绍到上海、重庆等地复试,复试合格后再送到广州参加总考试。时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文书科主任的毛泽东,则全面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
    由于此时国民党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建立组织,便由共产党代理地方黄埔军校招生工作。当时正是国共合作的蜜月时期,在黄埔军校招生期间,各地党组织积极动员和选送符合条件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及革命青年报考。曾与毛泽东同为湖南一师同窗、同事及中共一大代表的何叔衡,正身兼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遂在长沙负责办理军校第一期秘密招生事宜。积极上进的热血青年王尔琢很快进入了他的视线。此时的王尔琢也风闻黄埔军校招生消息,经过一番地下工作者的式的秘密接触与考试,王尔琢初试过关。何叔衡介绍其与赵自选、陈作为等人持函到上海去见毛泽东。
    之前,王尔琢与毛泽东缘悭一面,此次两人相见,却因主考应试之缘。长相俊朗且谈吐不凡的考生颇得考官好感,更兼其持有与考官具“三同”之谊的何叔衡之介绍,考试一帆风顺,二人握手告别。当时通过上海招收的黄埔一期生达百名之多,占当期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其后大多数皆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国民党军海军司令桂永清、抗日名将黄维以及在沪被录取而最终未能赴穗的我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方志敏等。值得一叙的是:后来成为国民党上将的胡宗南,当时也在经毛泽东复试而被录取的考生之列。不料他到广州进行总考试时,因不足1.6米的身高被考官指斥为“你根本不是当兵的料”、给拉了出来。胡宗南一听竟嚎啕大哭。碰巧廖仲恺路过,闻哭发问,见他报考情切意真,特批他参加考试。由此可见考场威严的一斑,亦可证身为主考官的毛泽东慧眼识人,不为身高左右,不拘一格降人才。否则,便不会有日后史册留名的胡宗南了。综上所述,毛泽东之于黄埔一期招生,功莫大焉!
   (二) 恩来引路  秘密入党   
    1924年6月,以三试而定的王尔琢与其同乡同窗兼姻亲的郑洞国一道,走进了高悬“革命者来”横批的黄埔军校。他不仅赓续一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传统,还喜欢于学习之余活跃在趣味相同的校友中。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且颇有活动能力的王尔琢,很快引起第四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政治教官周恩来的关注。他经常找王尔琢谈话。通过接触,周恩来认定了他这位优秀学生,是年金秋,便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某种层面上讲,王尔琢的入党介绍人不仅是周恩来,似乎还有毛泽东与何叔衡。如果前无二位考官推荐,就不会后有教官的入党介绍。基于前因后果,三位共产党的领导人,可谓为王尔琢入党做了一次三重奏。
    同年11月,王尔琢从黄埔军校正式毕业,由于表现优异,留校担任学生分队队长与党代表。
   (三) 二次东征  勇打头阵
    1925年1月15日,王尔琢奉命带领学生军第一教导团发起了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军的东江之战,以少胜多,以正胜邪,缘此迅速由连党代表晋升为营长。2月,广东革命(国民)政府决定进行东征,以黄埔军校学生军和粤军为右路军,由军校校长蒋介石统领,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为东征主力。王尔琢率一营生龙活虎的国民革命军参加第一次东征,勇打头阵。战斗中,他初显将帅之才,从广州沿海东进,屡战屡捷,会同大部队,15日攻下淡水,27日进占海丰,3月上旬又连克普宁,潮安,汕头,13日破林虎主力于棉湖,18日又克五华,20日攻占兴宁。第一次东征,就打得陈炯明溃的部队不成军。
    然而困兽犹斗,不久,陈炯明利用革命军回师广州,平定杨希闵、刘震寰武装叛乱之机,纠集三万残兵重新占领东江一带,并企图勾结盘踞在粤北的川军熊克武和粤南的邓本殷,联合进犯广州。国民政府为了彻底消灭陈炯明军队,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于10月1日进行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党代表。王尔琢与全营官兵一道高奏凯歌,会同东征军经过百日大战,歼灭陈、熊、邓三股反动势力。1926年元月,革命军渡海登上海南岛,收编邓本殷军余部,为两次东征划了圆满的句号。至此,革命军统一了广东全境,为日后北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好景不长,3月20日,蒋介石借故扣押了共产党员、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渐渐露出反共的狰狞面目。王尔琢与军校好友蒋先云、陈赓一道,先后与蒋氏展开三次舌战,还借用学校和社会上的舆论工具,将事件真相公之于众。由于蒋先云曾任过蒋介石的秘书,陈赓则在东征的一次战斗中救过蒋的命,而王尔琢在校友中颇孚名望,身为校长的蒋介石也不敢公开处罚他们,只得背地里大骂“娘希匹”。事后,蒋介石更加对才华出众的王尔琢另眼相看,不惜降尊纡贵,把他叫到办公室,恩威并重地又拍又打又拉他,夸中带劝地说:“你是很有才华的军人。军人嘛,就是要忠于职分,不要去搞什么政治,更不要跟着共产党乱跑。”为了不暴露自己秘密入党的身份,王尔琢一声不吭。蒋介石以为他有顺从之意,立即许诺,“你在我这里,可以当团长,以后还可以当师长、军长,是大有前途的。”听到这,王尔琢终于忍不住地开口了:“校长不是也喊国际共产主义万岁么,我为什么不能信仰共产主义?”蒋介石顿时语塞,心里在骂“娘希匹”,少许才恨痒痒地说:“你要坚持这个信仰,以后不会有好处的。”强势的蒋校长与崛犟的王同学最终不欢而散。
   (四) 率部北伐  转战千里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王尔琢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率部一路挺进。9月,他挥师进入江西,在三次攻打南昌的战斗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为攻占这一军事重镇立下汗马功劳。嗣后,在攻占浙江桐庐的战斗中,他左手负伤,仍然坚持不下火线,指挥战斗,直至战斗结束,方才顾得上让卫生员包扎一下伤口。转眼经冬历春,王尔琢正率东路军先遣队向上海挺进、逼近城区之时,心怀叵测的蒋介石出于抢占人才高地的需要,对王尔琢仍未死心,企图以高官厚禄再次拉拢他,特派两亲信秘密入营,极尽劝诱之能事,说“总司令准备扩充40个军,要提升你为军长,不知你对此有何打算?”王尔琢听罢冷笑道:“给我一个军长?太小了,最好给我个军阀!”这一既调侃又不乏冷幽默的回答,既表明了自己不会为军长的乌纱帽折腰、更不会与蒋同流合污的立场,亦将鄙夷蒋氏这位新军阀的态度以反讽的口吻道出,说得两说客哑口无言。不难想象,两说客回去如实复命,定会令蒋氏气得要命,也必然对两次都“不识抬举”的王尔琢恨得要命。
    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密令先遣军司令李明扬逮捕先遣军中以王尔琢为首的共产党员,来个“斩立决”。好在开明的李明扬没有执行这一密令,反将密令给王尔琢看,劝他快走,并说“把你们的人都带走!”
    情形紧急,刻不容缓!王尔琢立即带领他所联系的共产党人脱离军队,踏上崭新的革命征程。
   (五) 侠骨柔肠  家书传情
    1927年5月,王尔琢跟随恩师周恩来辗转到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武汉,昔日石中同窗好友宋人杰寻来特意告知:他妻子郑凤翠曾带着女儿前来武汉找过他,无奈久等不见人影,只得回了老家,给他留下一封信和一袋家乡特土产。这时,王尔琢不禁叫道:“糟糕!我把这一切都忘了!”稍停,又动容地说,“实在对不起她呀!”原来,他所说的忘了,是指与妻在书信中的约定,由于自己数月来为革命奔走得太急太多,委实把这事忘个干净。
    早在1923年10月8日,王尔琢与青梅竹马的郑风翠喜结良缘。新婚之后仅三月,为了完成学业,他又回到省工专学校,随即闻黄埔军校招生之风而动,远赴广州。临别时,王尔琢对已有身孕的妻子说:“生儿是你的依靠,生女是你的伴,生儿取名摘祚,生女取名桂芳。”后来女儿出生,“桂芳”遂成了她的大名。1927年初,革命军胜利进军武汉后,戎马倥偬的王尔琢却不时牵挂着远在家乡石门商溪的家人,眼见北伐军势如破竹,胜利在望,他便委托在武汉大学读书的宋人杰租下了武昌黄土坡(今首义路)21号的一间房,并给妻子去信,嘱其带着女儿前来到武汉相会。殊不知风云突变,蒋介石与汪精卫相继举起起了党同伐异的屠刀,腥风血雨断送了大革命。王尔琢亦由革命军人变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自是无法赴汉等待妻子和女儿的来临,开始了“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岁月。
    郑凤翠带着幼女桂芳辗转千里来到武汉,按信中所嘱来到他们相约于黄鹤楼下的租赁小屋,夫君却沓如黄鹤。在多方打听其消息均无结果后,怅然若失的她只得带着女儿依依不舍地离去。行前,她把心声留在信笺上:“我和你的女儿小桂芳,于二月初二从家动身,在长沙住了三个月,直到二十八日,才好不容易来到武汉,来到你约我和桂芳会面的地方。不知你到哪里去了,没有见到你,小桂芳心里很难过……”
    此时,王尔琢来到他与妻女相约之地,自是人去楼空。读到妻子哀而不怨、缠绵悱恻的信,不禁频揾英雄泪。他知道自己愧对失之交臂的妻子、女儿以及家中父老,但为了理想与信仰,他无以忠孝两全,无法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天伦之情义,于是便给父亲写下了一封饱沾英雄热泪的家书:“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谋一面,深为憾事。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
    字里行间饱含着归家的诉求,更浓缩着报效国家、矢志革命的拳拳心与赤子情。
    谁曾料到,这竟是王尔琢的最后一封家书,不啻一封“托孤书”。信后仅年余,他便舍身取义。郑凤翠则独自抚养女儿成人。此虽是后话,却不失为伉俪两地书的与诠释与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21: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国英模王尔琢(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5 22: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与汪精卫相继举起起了党同伐异的屠刀,腥风血雨断送了大革命。王尔琢亦由革命军人变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自是无法赴汉等待妻子和女儿的来临,开始了“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5 2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6 06: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6 09: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 “ 开国英烈王尔琢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8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24年11月,王尔琢从黄埔军校正式毕业,由于表现优异,留校担任学生分队队长与党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5 14:56 , Processed in 0.0364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