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有“三盼” 石门县子良镇谭村村党支部书记 严军辉
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石门县子良镇谭村村党支部书记严军辉,今年33岁,2012年回到家乡在村任临聘人员,2014年任村委,2017年任村主任,2019年任支部书记,到今年,我在村里工作刚好是10周年。 有机会能倾听省委、市委组织部领导的教导,作为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的我倍感荣幸;更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倍加珍惜。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三个问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我村工作现状 石门县子良镇位于石门县东北部,距县城90公里,北邻湖北松滋市和五峰县,与湖北仅一河、一桥、一路之隔,是名副其实的省际边界口子镇。我们谭村村地处子良镇的南部,有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603户1825人,党员50名,5个片区22个屋场,有茶园1800多亩。近10年来,我村致力“一村一品”茶叶产业打造和劳务输出,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县50强村之列。2021年,我们谭村村党支部被湖南省委授予了“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年4月,我村获得“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村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一个有凝聚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我的体会是: (一)高站位,注重年轻人的培养与使用 我村历届支部书记都非常重视党员发展和接班人的培养,始终从为了谭村未来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2012年,老支书郑文敦找到我,希望我留在家乡为村民服务,经过十多年的磨砺,我从什么都不懂的二十几岁的青年成长为村党支部的领头羊。2015年老支书退休时,又找到在广东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主管的严彩洪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在,彩虹同志已任子良镇党委委员、镇武装部长。他提拔后,我由村主任接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么多年来,我村都是提前培养人才、布局谋划,才能一棒一棒接续奋斗。曾担任谭村党支部书记的人中,有3人得到提拔,我村的工作多年连续是子良镇的“红旗单位”,在县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严要求,注重党员和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致力引导年轻人跟党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和收获结果的。对于有一定潜力和培养价值的人才,支部应该主动挖掘培养。我村向海涛在外打工时,发现石蛙产业前景非常好,便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村党支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协助其流转土地、创办合作社,主动对接邀请他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目前,他经营的养殖场年产值三十万多元,带动58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村集体年创收5万多元。在与我们接触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在支部的引导培养下,他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去年,经支部表决,向海涛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入党后,向海涛干劲更足,目标由“我要致富”转变为“我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人才需要挖掘和耐心培养,在县委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优秀青年人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适龄青年,重点从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村组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近5年发展党员5名,留在谭村的4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二是致力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带不好,一盘散沙,村里发展肯定就被动。我们全村分了22个屋场,其中党员屋场长18个,其他没有担任片长和屋场长的党员,就当好党员中心户,根据人际关系、地理位置等,包保2户至30户不等的农户,做好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宣传讲解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对于党员平时参加组织生活和履行职责情况,党建联络员都会一一记载,对于表现不佳、思想滑坡的,我作为支部书记会及时提醒谈话,同时作为党员考核的依据。今年,我们还将执行党员“亮身份、亮成绩”的量化积分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我村认真完善“两联两包”机制,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有益活动,党员在“一村一品”茶叶产业打造、工程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民事纠纷调解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明显。 三是致力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我们严格执行“四有两公开”制度,遇事大家一起商量,不搞支部书记“一言堂”,一班人团结协作,心情舒畅,工作推行有力,富有成效。 二、目前山区农村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 山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 其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的“空心化”。我村603户1825人,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基本上是40、50后,60后都较少,看不到几个男性60岁以下、女性55岁以下的劳动力在家务农。全村1358个劳动力,外出务工青壮年人就有1167人。二是农业产业的“空心化”。由于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少农户农田逐渐抛荒。全村1800多亩成年的茶园今年就有近50亩放弃了培管,还有不少田地被抛荒。全村农业生产靠60、70多岁的老年人勉强维持着。 (二)农业生产条件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不足,整理严重不到位,农业生产条件不能满足机械化生产要求。二是职业农民培养不足。懂农业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农村没有几个。三是国家对农业支持的惠农政策不多,力度不大。 (三)山区村级干部待遇偏低。山区村级干部年收入只有3-4万元,干村干部如果没有其他产业的支擎,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干村干部时间长的却成为了一队一块的“穿眼户”、较“贫困户”。村干部队伍就业吸引力较差。有文化、有头脑、会经营的年轻人不愿回村为村民服务。想干村干部的年轻人却不能胜任工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三、山区农村有“三盼”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教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对照这一要求,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振兴,我觉得,我们山区农村现在有以下“三盼”: 一盼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切实把高标准农田整理到位,不断满足机械化组织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奖扶力度,确保农民有干头,有盼头。 二盼培养大批职业农民。农业的出路在于职业农民经营,开展专业生产。国家要从教育改革入手,下定决心,大规模调整教育结构,加大职高、农林院校的招生规模,注重大批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 三盼不断改善村干部待遇。要通过不断提高村干部待遇,不断增强村干部队伍的就业吸引力。要让大批优秀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争当一队一块的领头人,争当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