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日月潭,不到潭中乏游,感同身受一番,乃一大憾事也…… 日月潭之风景,涉足前,还是孩提时仅仅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第二册》上粗粗领略过。二00三年二月,我亲身饱赏了那美丽的丰姿,真正不虚此行。 日月潭风景区,位于台湾中部,中心在南投县日月潭区。北至鱼池乡新城村,南接水里乡顶坝村,东边到水社大山,西边则为集集大山,总面积90k㎡。这里景色宜人,风光独特。最著名的要数日月潭和郡族风化菊。他为台湾八景之一,因此享誉世界。 日月潭、鱼池、头社、埔里四区合称为“水沙连”。在广阔的水沙连,邵族为这里最早居住的民族。尔后,在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汉族的平埔族也相继陆续移居至此。他们修建公路、铁路,日月潭水电站,因此,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风景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来这观光。接着又增设了玄光寺、玄奘寺、兹恩塔以及文武庙等景点。大量的游客和兴旺的餐馆、旅馆促进日月潭旅游业的发展。值此,日月潭区从土著猎鹿为主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变成著名的旅游景点区。 “风景这边独好。”日月潭为内陆湖,自然生态极其丰富,主要是富有水域特征的生态,以及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森林和富足的动植物资源。这里动物以昆虫和鸟类为主。当漫步此处,你会留意到里蠕蠕爬动的甲壳虫,时飞时驻的晴蜓,翩翩起舞的蝴蝶,嗡嗡轰鸣的蜜蜂,叽叽喳喳的知了,时闪时灭的荧火虫之类的昆虫。每到三、四、五、六月,这里便是昆虫的海洋。还有忽飞忽栖,相互追逐的小白鹭、黑冠夜鹭、鱼貂、白胸水鸟、竹鸡、鸫之类的鸟,可以算得上鸟类“天堂”。尤其那羽毛大多淡褐色,有的黑色的鸫,每到春日,特别善鸣。它的啁啾声,尖细而悦耳,更具特色。它的活跃为景区增添了别致一色。水生动物主要有又肥又大的湖虾、白鲑、鲤鱼、智利鱼等等。这里具有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的景致。植物大多是较低矮的常青宽叶林、六角林、人工造材以及湖丛林。其中树木多为樟脑类和坚果类树木。每到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居住在日月潭边的邵族仅为其他民族的很少部分,大约2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鱼池乡日月村和水里乡大平村。邵族文化习俗却长久持续留存。现在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中都并没有改变其传统。 郡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为“祖先”,即崇拜他们最早期的祖先。他们认为日月潭中的拉鲁岛是最早的那些祖先所居住的圣土。各家各户都要崇敬的供奉着“祭祀祖先篮”。邵族人将祖先的服装供放在篮子里然后举行祭拜。这种向篮子祭拜的方式是这个民族独有的特点。 邵族人还有依随四季来为他们的健康和财富祈祷的节庆习俗。例如按阴历计,每到三四月是水稻生长移植的节期,五六月为除草和重新安排的节期,七月则为捕猎和求鳗的节期,每个节期他们都要举行庆典,然而一年中最大的传统喜庆节期则为八月,既古朴又庄重。邵族人穿阒邵族盛装,列着长长的队伍,用捣锤和小臼盛迎节日。那些捣锤和小臼的音乐声,既整齐又雄壮,成了这一民族传统中的另一景。 日月潭区气候宜人,山湖众多。风景区主产两种不同的鱼产品和土产品。日月潭的潭水相当清澈,潭中的鱼类相当多。是闻名的有曲腰鱼(又叫总统鱼)、奇力鱼和潭虾等。其中曲腰鱼是日月潭的原生种鱼类,其形状在腰部呈弯曲而得名,又因为肉质细腻鲜美,是当地居民最喜爱的珍肴美食品店,因此为日月潭的名产。出名的土产品有阿萨姆红茶,车埕的欣山梅、蘑菇、蝴蝶兰和虎头兰。有名的工艺品有鱼池和水里陶品,既美观又实用。莅临此处,你若不买上一二种名产,实乃终生一大憾事。然而来到日月潭,不到潭中登舟泛游,感同身受一番旖旎风光,又乃第二大憾事也。 日月潭,不愧为山之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