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乌鲁木齐多坡子》 文、图:郭梦臣
好友说,人一生总会遇到很多人,去很多的地方,而能记在内心深处的却不多。我深以为然。我喜欢山水,跑过很多地方,其中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哈熊沟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处有一道未开发的秘境---多坡子,就是我记忆深处久久挥之不去的那份美妙。我曾经多次自驾登多坡子,在多坡子,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莫过于夏天。夏天,草木繁茂,草地墨绿,在灿烂的阳光下,沿着山梁温柔的曲线望去,到处郁郁葱葱,到处呈现着山野的清新。多坡子的夏天来得很慢很曲折,一场场风沙后,草原真正地绿起来。对于新疆来说,每一场雨都很珍贵。多坡子的雨后彩虹,使人想起洞庭湖边的我的故乡,在某一瞬间,我豁然开朗,我想这就是新疆与众不同所在、独一无二之处、质朴迷人之美。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第一次登多坡子。那天,阳光好得无可挑剔,一路无人,从哈熊沟森林公园深处穿过小桥,可以看到一条逐渐变细的土路,顺着多坡子检查站一拐,接入一条林荫通道,袅袅娜娜到了山脚,忽然腰身一闪就湮没到山脚的草木林中了。汽车行走在土路上,车尾一片灰尘随行,上坡下坡,左拐右拐,突然就是悬崖峭壁,产生了一种恐惧,静寂与和煦的阳光使我精神更为集中,不敢有丝毫眨眼,每到一个拐弯处,我都要停下,看着随之升高的景致,自信得以增值。
盘山公路环绕,山林在太阳的惠泽下剥去一层水汽,百花顶着初阳开得正艳。花开了,就一定要有赏花的人,不然,花事易老,空留牵挂。有赏花的人,花儿就一定要好好地开,不然人去影空,独自伤神。这么美的地方,我当然要慢慢的品味。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只剩我和好友几人漫无目的地行走。因为全封闭管理,已经很少有人的足迹在这里出现,牛羊的足迹也越来越少,肆意延伸生长的蔓草牢牢地攀爬在一些大草的茎秆上,接吻一样甜蜜;野鸡在蒿草丛里呆头呆脑地张望,咕咕咕的声音不知被什么惊扰,一时戛然而止;一群出世不久的小兔茫然地追寻着母兔的足迹;一棵向日葵孤独在空荡荡的地里,个儿不高,头颅低垂,明显营养不良,即使那个叫梵高的落魄男人站在它的面前,仅这一点点黄色,也很难表达他与众不同的思想。我觉得我此时的行走明显是一种多余,一种无端的闯入。
土路不宽,但有坡度,坡度不算陡,走得久了 还是有点疲乏。我和友人在开满了野花的路旁随便坐了下来,眼前是一大片草原,地上新长的蔓草顺着小树肆意攀爬,蔓草嫩绿的叶片与树叶缠绕于一处,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用手豁开这密密匝匝,深入其间,我的视线完全被阻隔,耳朵里只有它们相互接触时发出的很有节奏的声响,声音并不美妙,谈不上天籁之音,但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它响得很纯粹,响得很朴实。我闭上眼,躺在草地上,一层一层的绿色在眼皮上萦绕,凉凉的,又薄如云翳。我顺手拉下一朵花,轻放在脸上,微痒,让人惬意得几乎要产生睡意。在这寂静清馨的时候,似乎听见人的声音,有小鸟从草地里飞起,眼前的叶子开始细密地抖动起来,我本该走出这原本就不属于我的地方,是的,是我们闯入的声音,不由自主放开喉咙一声高喊,惊扰正在草地里啄食的小鸟,一大群小鸟疾速地从草地里飞出,在空阔的天域里盘旋了片刻,又落到草地深处。
登上山顶,仿佛千年前的许多美感都被累加在登高的眺望里。我时而仰望天空、时而闭目沉思,大地在脚下挪移,云朵在天空远逝。看到山脚草原上一群鬈毛山羊在悠闲地吃草,牧羊人在远处眺望,我蹲下细瞅羊的眼,大而亮,眼底金黄,瞳仁墨黑,澄澈而善良,不觉心动而自忖,不管是谁,若让这善良流泪,生活便不再美丽。我于林草茂密处,远远看见,隐隐约约有黑色蠕动,以为是豹猪鹿獐之类,渐行渐近,却原来是几个逐水草而居的牧人。牧人一代又一代,辛苦地经营着岁月,把光阴磨砺成深浅记忆,也抵达了牧人们需要润泽的心灵。
此刻,我是无来由的,我仿佛听到多坡子景区的那一啼鸟鸣把我脑海里的千言万语一次性掏空。我想我与新疆这片温热的土地是有感情的,土地绝对是有生命的,因为土地的生机勃勃,孕育出来的成熟果实决定着我们人类的力量,土地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人类会在这种回声甚至携带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虽然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如一阵风,迅疾而过,或许若干年后,这些让人惊叹的美景已经成为历史,大地上的事物似乎从来也没有发生变化,可是,那随风而至的一缕缕淡淡的花香,却同样可以温暖人的心灵。多坡子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纯粹的东西,纯粹得只剩纯粹,不用华丽、壮美,就能把人击倒。一踏上多坡子景区,就会被高远的天空消融,再庞大的心里储备也会放弃,因为,与那无边的蓝相比,人类与人生的很多事都脆弱不堪。
我是曾经畅想在草原上赤足奔跑的孩子,而今已长成壮年,任光阴在四季里滑过……蓝天碧草之间的我,被风一遍遍梳理,风是多坡子草原春天的标志,随着渐渐解冻的荒原刮起来,立春,草木根芽听到了温暖的呼唤。谷雨过后,草才从沉沉的地下萌出细芽。生命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多坡子的高山随风,叮咚的眼眸,我看过太多这样的生灵,平凡微茫,琐碎无力,黑暗之中穿梭着一丝光线。
明人苏伯衡说:“登山临水,仰烟霞云雾,俯草木鸟兽,而鬼神出没乎左右,心目为之竦动焉。”一个人就在这样的青绿之中,想着心事,悄然无声,看着它们开花落花,枯时荣时。无疑,这是最适宜视觉拥有的对象了。山野之物未必如人工之物艳丽,只是每一种植物的生长态,它们的枝叶,有那么多的差异,很流畅的纹路,很突兀的骨节,很委婉的花实在是一个惬意的过程。对于眼力,最高级的奖赏就是一眼洞穿。可惜,我做不到。我花费很多时间为的就是反复地看,直到眼里充满酸涩。这时,只好让自己先歇歇,闭目养神。如果看不出名堂,接下来的事情就无法继续。在眼疲劳的时候,我就转到外边,看看那些充满了绿意的植物。又是暮春了,在我生活的这个地域,我猜想以前就是一大片的湿地,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植物的叶片肥厚硕大,在迎着阳光的那一面,风一动,发出了润泽的光亮。目光在触及到的刹那,一下子就感觉到安妥和舒适。
多坡子可以让一个人的眼力受到如此波澜壮阔的审视。六月初的灌木林密密匝匝,一株株高大挺立,肥厚的叶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挤着闹着,风吹过,成片的绿在风中摆动,高高的草原上,哗啦啦叶子相碰的声响,哗啦啦不是一片,而是一下又一下,接着再一下,循环反复,清脆而诡秘,时而像千军万马般奔腾,时而像高山流水般轻吟低唱。在草林里穿行,叶子会有一阵淡淡碧青的香,若有若无飘散嗅觉中,清新气爽。太阳慢悠悠出来,懒洋洋的光泽昏昏黄黄,却仍然有一些刹时见阳光的闪眼,照射在人的身上,青石板透着幽深的光亮,不温不火的斜阳衬在上面,却熠熠生辉,返着孩童脸庞润泽而不滑腻的光芒。
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地方,多有心得,不过,意味深长的恰似我当下的多坡子这段行旅。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只要坚执一个绿色信念,始终不渝地前行,峰回路转,行必有改观,柳暗花明会渐入佳境。多坡子端得是山势雄峻,杂树批覆,乱草相接,次生林带遮天蔽日,开阔壮丽,群峰连绵,气象万千,清流飞瀑,各臻其妙。车行处,两山之上有奇峰怪石也似滑过人眼,天山雪松一路随行,盈眼的黛绿,从周遭袭来,氧离子已经入肺。翠裹红装列于两畔的溪谷,宫娥般摇曳多姿,鸣声溅溅似道万福,屏气凝神拱手于前的大山,朝臣卫队般姿容整肃,将苍松翠柏也似抱在怀中,云冠雾袖山呼万岁。这帝王般的礼仪,人间断难遭逢,在这山间,却为我等所独享。青山簇拥着一沟又一沟的绿意,我想种子也是有信仰的,像人一样,总觉得会有一个温暖的天堂安置自己的来生,种子的信仰就是大地,它飞的再高再远也会选择坠落,深深扎进泥土。
此刻,牧人在山岩下煨起滚滚炊烟,一边呼喊着,一边做着饭。风和日丽,没有浮云,没有杂质,纯粹的蓝,瓦蓝瓦蓝,一望无际,我只有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