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66|回复: 31

张新泉散文:文友谭喇嘛(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3 13: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24-6-26 16:07 编辑

                          阅读、悦读的书虫儿

      谭喇嘛和我有几分相似之处,读初中后下放,一样;下放后从外面转李家岗,一样;喜欢阅读,也和我一样。啊,不一样,大大超过了我。我哪里有他读得多,哪里有他那么记得,能够复述所有读过的东西。还有我的年纪比他大,但是我停学两年,他反比我高了一个年级。
       那时候,我从青家坪转到李家岗后,和谭喇嘛队挨队,仅仅相隔半里。劳动繁忙,他没有到我这里来过,我也同样没有去过。自己也关心不过来,不会打探他现在看不看书。没有时间往来。来来去去,别人会敏感为黑串联呢。凭想当然认为,劳动出工嘛,他不会再看那些劳什子了,已经和贫下中农同化,只搞生产劳动了。不同化,会被人
取笑为书呆子的。不像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大大提倡的了,是以阅读为荣了。读得好的,或许还可以获奖。
       对他略知一二的印象,是前面读初中时候留下的,他一目十行看的快,数量超过他人,记忆超过他人,过目不忘。别人记得的他记得,别人不记得的也记得。大量阅读,就把那些五花八门的知识丰富地储藏脑壳里了,好像钱存银行,随用随取,现炒现卖,现身说法,游刃有余。
       他看的那些书,五花八门,涵盖许多方面。来源有现有的,花钱买的,广为收罗的,找他人借阅的。也捡过学校图书馆的。
       学校的图书馆有捡的吗?特定条件下,有。不奇怪, 文革破四旧图书首遭灭顶之灾,图书馆不知道是被哪些同学冲击了。当时馆里众多书籍五马分尸一片狼藉,地下散落着好些没有被人拿完的。我知道的时候,可以装一麻袋回来不成问题。可是,我只路过,对满地书籍目不斜视,一本不拿。一方面是我缺乏战略眼光,以为这些书从此不能看了。既被当做封资修黑货,就决裂罢了。一方面像是讲风格,不是我的,谨小慎微怕捡东西。一念之差,不花钱能够得到许多书籍的机会转瞬即逝,被人扫荡殆尽。
      不同班的谭喇嘛不然,很灵活,这时哪有刻板,哪有斯文。与其白白糟蹋,还不如顺便拿之。既然人人自保,不维护公物,那就对不起了,他很拿了一些。继破四旧书敬火神菩萨之后,精神食粮的损失,马上在学校图书馆得到更加足额地弥补。这不能怪他,弃物既使张三不拿,李四也会拿的。那个图书管理员,一个戴眼镜的女老师,后来好像一直没有发觉,不知道调到哪里。
       白天,谭喇嘛参加文化革命学生运动,晚上就如高尔基说的那样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好像学功夫的人筑基,在最容易学习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童子功。别人不看书,他没有中断,继续领略伸延着阅读习惯,吸取书籍的营养,是好不得法的书虫儿。
       他爱阅读手不释卷。下放后,我现场见过一次。
       那是吃了饭的一个中午,我到隔壁队里谭喇嘛家打了一个转。
       他坐在堂屋兼厨房的椅子上,像气功入静,拿着一本书看。身旁,靠墙摆着一个盖子放在旁边的简易大旧木箱子,我走拢去,里面放了多半箱子(百十本)书。弟妹们在房间休息,母亲在做家务(父亲已过)。他利用劳动间隙,都要来这么一下。
   

       这样不怕疲劳认真学习是可贵的。到了农村,许多人都不看书了,看什么劳什子书呢,劳动才是主要的。看得饭来?看得菜来?进京赶考?别人怎么看得惯?搞功夫吃亏了,又哪有精力哪有心情阅读?又哪里变出书来,我以为他的书在下放和转队过程中丢失。原来他还有不少,这一箱子货已经叫我好不吃惊。
       他没被社会习气同化,没被时风左右,特立独行,继续着原来的一以贯之的主见,一个初心的习惯那么顽强保持着。
       到了这样的处境,还是原来那个喜欢阅来的谭喇嘛。真是奇怪之极,他还有那么多可供阅读的东西。每个家庭一贫如洗,生活尚且不足,哪有钱花在书上。他这样的,大队两千号人里绝无仅有,公社里,也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我蹲下来,在箱子里翻了两翻,是中国那些大名角的著作,也有才买的新的。71年9月出的73年3月第四次印刷的《新的高度》73年六月第二次印的《牛田洋》,我拿起这两本,又放下《牛田洋》,对他说,《新的高度》借我看一下,他马上同意。
      
       我有所触动,觉得还是不放弃阅读。我们知青,绝大部分这时候也是与书本脱节的,不看书了。我以前是那么爱读,这时候就是两三本文学书籍,没有多的存货。谁学他有空就看?谁有这个定力?到处流行着读书无用的说法。在大环境下,许多喜欢阅读的人也放下了书本。
       陬市的谭喇嘛究竟读了了多少书,是个未知数。我可以肯定的是,他读了很多。并且吃进去消化了。以至于机会到来的时候,能够抓住,立竿见影,初中生谭喇嘛是没费吹灰之力就跳出农门考取常德师专的。到校又以知识丰富思想深邃活跃非凡大受欢迎,成绩出奇地好。调理得同学团团转,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一些同学就求教于他,跟着他学唱小小竹排江中游……他什么不会呢,他识简谱,操得多种乐器,什么歌都可以教。画画哟,毛笔字哟,诗词哟,文章哟,样样拔尖。作品上了七八十年代的全国多种文学刊物。文科厉害,在一中执教,偏偏是游刃有余教的化学,融会贯通了,无为无不为了。在他周围,就聚拢了一群喜欢听他讲经说法的人。不容置疑,这都是阅读给他带来的,知识积累带来的超强本领。他这个书虫儿不是“两脚书橱”,学以致用搞得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13:1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张老师佳作,给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13: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张老师佳作,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14: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就可观!应该点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1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1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精品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18: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21:1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朴实,人物典型,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08: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覃旺成 发表于 2022-12-3 13:13
拜读张老师佳作,给你点赞!

感谢老师惠顾、阅读点赞拙作、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08: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22-12-3 13:20
品读张老师佳作,点赞点赞!

感谢老师惠顾、品读点赞拙作,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7:37 , Processed in 0.0432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