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28|回复: 20

情系故土墨愈浓―读《城北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0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2-12-10 09:27 编辑

           情 系 故 土 墨 愈 浓            

             ——《城北旧事》中作者的情感倾诉                          

               文◎张剑一

   清明假期返乡,碰到许多同学、朋友、同事,他(她)们都不约而同地与我谈及一个话题,即一本书。他(她)们中男女、职业各异;有比我年长者,有同龄人也有后辈中青年;有看完了的,也有正在读的,还有急着找书的。在这辛丑年的早春,读卢晓媚的《城北旧事》,已然成为这湘北小县城的一道风景。

   许多人都是一口气读完此书的,我却几度掩卷。 有人说,《城北旧事》之于安乡,如同《红楼梦》之于晚清。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说不无道理,但我总觉不够准确,不够贴切。我以为,《城北旧事》,就是安乡这水乡小城的《清明上河图》。是的,这是一幅动态的长卷,它真实地记录描绘了数十年来这个小县城的风土人情、世间百态、市井烟火、芸芸众生以及他们悲欢离合的沧桑往事。它使曾经的画中人走出画外,回过头来随着一帧帧画面去回忆去重温去审视我们在岁月荏苒中,与小城相依相伴的身影,成长的快乐与友情,经历的艰辛与苦难。我们会恍然大悟,生养我们的这方水士,原来自认为陈旧的老街小巷,河岸码头,日常生活的平淡与不堪,在作者笔下竟然如此地生龙活虎,如此地风光十足,如此地起伏跌宕,如此地扣人心弦。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如梦初醒。而梦醒时分,留下的应该不仅仅是眼泪。

  《城北旧事》所以能在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中产生共鸣,雅俗共赏,与该书作者不仅手握生花妙笔,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文化人息息相关。她在本书《自序》中说:"关于家乡,我有太多的感情。因为我爱她!因此她尽情倾诉了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故土的眷恋之情,对故乡人的热爱之情。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件"旧事无不浸润着作者多维度的感情的潮水。

   对于生养她的父母,她充满了深厚的感恩之情。多年来,每逢春节,寒冬腊月,她必然拖家带口,几经辗转来到家乡,就为了与年迈的父母作一次短暂的陪伴。而当自己因各种困难不能将父母留在身边照顾,日常又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不能养老送终时,她为此背上了永远也卸不下的十字架,心怀深深的负罪感。于是,即便在广州这样现代化的大都市甚至在国外,她仍多年坚持在逢年过节用叫饭烧纸钱传统甚至迷信的方式来救赎自己,以获得心灵上的些许慰籍。那些写父母的文字真是字字泣血,令人痛彻心扉啊!

   对于在小学中学、城关镇工作期间曾经帮助、提携过她的那些贵人,那些学生时代的老师,她常怀知恩图报之情。无论多少年过去,也不管我身在何处,我都永远记着他们。特别是在父母逝世后,安乡已无至亲,几乎每年清明,作者回到安乡,不为扫墓,就是为了看望她心中的那些贵人和师长。此情之深厚之恒久,常人难以企及。

   对于陪伴着作者一道成长的小伙伴,与作者曾一起同窗、生活、工作过的同学、朋友、同事,她几十年来始终与她(他)们保持着来往和联系,她们之间的纯真友谊亦历久弥坚。书中有故事有名字者竟达数十人之众。那些写童年少年生活、一中求学时光以及当小学老师、办公室文员等的情节,无疑是全书中最欢快的乐章。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和分享了她们成长的快乐、青春的热情和友谊的可贵。另外在《带紫色的红苹果》一节,读者分明捕捉到了青春期少女的萌动,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若即若离,似有似无,微妙、圣洁而美好。

   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表现在将那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有恩于己的人当作至亲对待,她感恩于大姐姐和陈友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不仅在他(她)们生前日常关心,甚至在他们逝世后也萦记于怀,每逢悼念父母亲时,也必将大姐姐和陈友才一起叫饭、烧纸钱,以表迖对他们的感激与怀念。

  《城北旧事》中还深情讲述了在那特殊年代里的另一些人的旧事。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法体会当时社会上弥漫的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和对政治的敏感,对于那些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而根正苗红的作者却能以客观平等的视觉,来审视和反映他们在当时政治生态下的生存状态。真实地写那些人的遭遇与苦难,情之所至,甚而挥泪命笔。对于其间的一些人和事,作者寄予长时间的关注与牵掛,有的甚至数十年之久。这是作者出自内心的良善、慱大的胸襟和普世的悲悯情怀使然,难能可贵。
正是作者异于常人的丰富的感情,构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她广结善缘,朋友遍天下!

  《城北旧事》所叙述的那些或是惊心动魄、或是云淡风轻的往事,其间无论是悲伤啼血还是欢快讴歌的难忘记忆,都将带给人们(读者)深深的启示:它引导我们思考生命(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理解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的内在联系,珍惜和爱护每一个生命;它告诫人们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孝始于足下、始于当下,莫让人生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终生遗憾和悔恨;它提醒人们常怀感恩之心,重视乡情、亲情和友情,恪守人性的善良……从这些意义上说,作者就象是一位布道者。而作者的身份是一名教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人间正道,扬人性真善美!

   作者以感情为纽带,将无数碎片化的往事连缀起来,分节成篇,洋洋三十万言,集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幅,蔚为大观。《城北旧事》像一串珠链,熠熠生辉;象一束鲜花,芬芳可人。

   离开安乡前,我给晓媚发了一条,我以为她在城北。她回复说刚到常德,近日不是别人采访她,就是她采访别人,采访她关注的那些人那些事。她一直在路上。

    湘女心有千千结,情倾故土墨愈浓。

                       张剑一于长沙  


                     (何天晴授权代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0 09: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生洋洋洒洒的评论赏心悦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0 10: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点评

感谢!  发表于 2022-12-16 1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0 15: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2-12-10 10:50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非常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0 18: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3 09: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2-12-23 09:01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非常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2-12-23 09:01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感谢老师的鼓励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05: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2 18: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5:50 , Processed in 0.0490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