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12-20 15:39 编辑
吊唁张正英同学
张正英(1946—2022)
12月16日下午,常德朋友发给我一条微信:“应老师,你的那个三队的女同学张正英去世了,昨日下葬的。”
张正英是和我住一个村的老乡,还是我从小学发蒙起到三岔河附中读书的同学。她嫁人不在我们一个村,听说是在安宏枞杨树,后来大概是八十年代搬回她娘家的生产队。老公叫杨双喜,开始在大队的油厂榨油。我认识他们的一个儿子,开手扶拖拉机的,我的二弟国民修房子,他帮助运输建材,经人介绍我们认识的。
小时候有一件事情令我终身不忘:读小学,语文老师张廷梅要检查男学生的课本,谁用铅笔涂抹坏了就要站起来挨批评。我的书用蜡笔涂画了,书上的小人像我都精心地打扮了,免不了被批评。同座的张正英见机,她偷偷调换了我们的课本,让我躲过一劫。因为我心存感激,我们走得比较近。到西李家读完小,从我们家走到学校有7里路。我们有时读寄学,但要花伙食费,经常交不起,为了节省钱,就读“跑学”。步行到学校,有东西两条路,从西边是沿着虎渡河河堤走,经过万家洲、朱家洲;从东边是走垸子里,经过彭家湾、作育垸、观音堂。避免同学们开我和张正英的玩笑,我想法躲着她。1960年下学期我们寄学,当时“过苦日子”,好几次张正英都把她钵子里的饭菜拨些给我吃。张正英大姐姐式地照顾引起同学们的议论。西李家的曹玉君同学很调皮,经常等老师有事不在课堂,他就像模像样地为我们举行“婚礼”,作司礼生。有一次我被激怒了,不顾一切地和他打了一架,没有想到我还打赢了,从此曹玉君再不欺负我了。2012年5月21日,我去为我的兄长袁云贵送葬,偶然遇见自毕业就没见过的同学曹玉君,他和袁云贵是一个村的,被安排当“进港士”,负责抬棺柩。他比我大两岁,时年67岁了,我问他“行吗?”他拍着胸脯说:“我做屠夫,现在和我堂客两个人杀一头两百斤重的猪闹松的!”方言,意思很轻松。
阔别五十一年的小学同学曹玉君, 在一个同是我们二人的同学的葬礼上相遇。
初中,我们都考上了,都在三岔河附中的中十班读书。开始我们的父母商量我们俩都在三岔河码头上的郭立梧家里搭餐。郭伯母很热情,但家里孩子多,加上离学校有两里多路,不方便,搭餐的事情没有成功。在学校,她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同学时间我的衣服都是她洗的。那时我家里姊妹多,生活困难,换洗的衣服都没配齐。有一个周末,在回家的路上,她问我,怎么总没有把外面的罩裤给她洗。其实,我冬天就只一条像样的兰竹布的罩裤,周末回家换下来让母亲洗,上学去时又穿上。
初中读书我们还有一次合作。三岔河附中就是我们的学兄学姐们勤工俭学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到我们这一届大型劳动少了,我记得有两次劳动,一次是冬季枯水季节,松滋河干涸,长沙方向来的运煤船只能停泊南县的荷花嘴,隔我们学校还有10多里路,学校没有煤就要断炊,只得发动学生去挑。我记得我是用两只小木桶挑的。我第一次到荷花嘴,小码头,有粮仓、店铺。墙壁上的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引起我的注意,什么意思,我不完全懂。还有一次劳动,就是到我们公社的肖公嘴运砖。我们班找了一条船,那时从学校到肖公嘴有水运,只是中途要翻过很多堤坝。同学们清早到我家集合,在我家吃了饭去运砖。做饭的事情由我和张正英负责。吃饭的大米和菜是怎么解决的我不记得了。我的父亲母亲很早就起床到三兰湖收卡子起鱼去了,没有帮忙。做饭的事情完全是我们操持的。张正英很能干,大家表扬我们饭菜做得好,功劳属于她。这件事情后,初中同学也开始开我们的玩笑。但是不久发生辍学潮,张正英也走了,回家跟母亲织布。从此再没读书了。那时大家想的首先是解决吃饭的问题,搞副业,种湖田;有一个说法,“一机罩能筐出一个脱产干部”。机罩,湖区捕鱼的工具。意思是捕一机罩鱼卖的钱能抵得一个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我们那一届两个班,100多名学生,初中毕业参加中考只有18人了。
2014年4月5日,时年九十一岁高龄的父亲(左)回老家看望乡亲, 这是他和张正英的父母张庆云夫妇亲切交谈。 次年,张庆云先生去世;2016年5月,我的父亲去世; 几年后,张正英的母亲也去世了,现在三位老人都已经作古。
八十年代有一年春节,我在村里的白土里给我岳父母上坟,听别人说张正英搬回村里,房子就靠白土。我找到他家里,和张正英见面了。老同学重逢,理应有说不完的话,但都不知从哪里说起,只是寒暄了几句,连她是从哪里搬来老家的我也没有问。在人民公社时代,我们住一个大队,她家靠肖公嘴是第三生产队;我家在六合垸,在她家东南方向,是第六生产队。她的父亲长时间当生产队队长;我的父亲是大队贫下中农协会主任,两人、两家关系不错。我们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两家子女都多。杨双喜搬来六合,与兄弟姊妹有个相互照顾应该不无关系。后来,张正英父母的晚年出气力的事情都是由他们夫妇负责的。记得有一年我回老家,路过张正英的新居,看见她,问她怎么没有在街上做藕煤卖了,她告诉我要照顾父母。
2016年5月10日,安乡部分初中同学 参加我的父亲葬礼,前排左二是张正英。
2016年5月我父亲去世了,回村里办丧事,5月10日,安乡部分初中老同学到我家里吊唁父亲,大家提出想见见张正英。张正英又搬了新居,离我们很近。清早,我到张正英家,对她说了,她爽快答应了。张正英生病的事情我知道,一年清明节,正好《我的高中》出版,我看望张正英时送给她一本。去年我去看望得了重症的彭定忠,我又去看望张正英,结果遇到同学章翰湘和卢爱华夫妇,老同学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后来,催吃饭,没来得及去看张正英。好在妻和弟媳去看了张正英,说她虽然坐在轮椅上,但红光满面。我暗自祝老同学健康长寿!
正英同学,一路走好!附:2022年12月19日,夏忠祥告诉我:张正英同学 出生于农历丙戍年腊月初四日,公历1946年11月26; 去世于壬寅年冬月二十二日,公历2022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