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12-25 16:13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24) 畬田行(1) 刘禹锡
“畬田”,指烧荒种田。也作“畲田”。刘禹锡的《畬田行》,写于何时何地有朗州、连州和夔州三说,我主张“元和中,作于朗州。”理由是:常德自古有烧荒种田的习俗,刘禹锡的诗词中多处写到:《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有“路尘高出树,山火连远霞”诗句,“山火”就是烧荒畬田。《楚望赋》“巢山之徒,捽木开田。灼龟伺泽,兆食而燔。郁攸起于岩阿,腾绛气而蔽天。熏歇雨濡,颖垂林巅。盗天和而藉地势,谅无劳而有年”,意思是说居住在山区的人,砍掉树木杂草开垦天地。请人卜卦,预测哪天捕鱼,哪天烧荒。烟雾从山湾里升起,赤色的火光映红了天际。烧熏过后等下雨淋湿做肥料,从山坡到山顶长出成片庄稼。利用老天帮忙,凭借地理优势,确实不要费多少气力,取得好的收成。这段描写和《畬田行》如出一辙。宋人许观的《东斋记事》说:“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布种时,其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播种于其间,如是则所收必倍。盖世所言刀耕火种也。”
仙境桃源
【原文】 何处好(2)畬田,团团缦(3)山腹。 钻龟(4)得雨卦,上山烧卧木(5)。 惊麏(6)走且顾(7),群雉(8)声咿喔(9)。 红焰远成霞,轻煤(10)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11),猎猎(12)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13),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14)。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15)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 本从敲石光(16),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17)。 苍苍(18)一雨后,苕颖(19)如云发。 巴人拱手(20)吟,耕耨不关心(21)。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22)。
【注释】 (1)畬田行:元和中作于朗州。畬田:畬(yú),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即放火烧荒,以草木灰作肥料,又叫火耕。用火耕耕种的田,叫畬田。畬田,也作畲田。畲,读shē。 (2)何处好:什么地方的畲田最好。 (3)团团缦山腹:是那些围绕山腰的没有沟渠的缦田。团团,围绕。缦:缦田,没有沟渠的田。山腹:山腰。 (4)钻龟:钻凿龟甲以向神问事。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 (5)卧木:事先砍倒的树木。 (6)麏( jun):同“麇”,獐子。 (7)走且顾: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8)雉:野鸡。 (9)咿喔:象声词,雉呜声。 (10)煤:煤炱( tái),烟尘。 (11)岑(cén):小而高的山。 (12)猎猎:风声。 (13)靡靡:零落的样子。 (14)爆竹:烛燃烧爆裂做声。山鬼:山中精怪。 (15)星汉:银河。 (16)敲石光:敲石取火的微光。 (17)乘阳拆:(使种子)趁热破裂发芽生枝。乘阳,趁热。拆,破裂,萌发。蘖,树木砍去又长出来的新芽。又泛指植物由茎的基部长出的分枝。 (18)苍苍:深青色,指天。《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19)苕颖(tiáo yǐng):草花和禾穗。亦泛指植物的花﹑穗及其茎。陆机《文赋》“:或苕发颖竖,离众絶致。”如云:形容其茂盛。李康《运命论》:“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 (20)巴人:朗州古时有“巴楚”巴黔的称呼。刘禹锡诗《洞庭秋月行》诗有:“荡桨巴童歌竹枝”。拱手:闲适。 (21)耕耨( nòu):犁地和锄草。关心,操心。 (22)径寸:谓小树。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刘禹锡《楚望赋》:“盗天和而藉地势,谅无劳而有年”,与此意同。
【试译】 什么地方适合烧荒耕种即俗话说的畬田, 那些那些没有沟渠的荒野,远看就象挂在山腹。 占卜得到的是雨卦, 乘机上山焚烧早已砍翻的野草和树木。 彤红的火焰象天际彩霞, 轻轻烟雾飞向山下城郭。 山风把烟尘引向山冈, 风声猎猎,窜过青青树林。 远远望去,青林零落靡离, 赤色火光重新腾起。 火光射照水潭,现身老蛟, 爆竹动地声响,惊骇山鬼, 群山隐没在夜色之中, 畬火象独明的孤星闪烁在银河之间。 象星星,也像明月, 最后都随着晨风被吹灭。 本来是敲石带来的火光, 才有今天的烘天之热。 把种子下到温暖的灰烬中, 乘着温暖湿气发芽分蘖。 老天一场喜雨过后, 草花和禾穗茂盛如云。 巴人摆手歌舞, 耕种除草都不关心。 从来都是这样,只要有地势之利, 一棵小树总会有一天供人遮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