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38|回复: 2

《应雨田回忆录》(节选):童年·上辈亲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31 1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12-31 11:39 编辑

《应雨田回忆录》(节选)
第一章 童年


应雨田2.jpg
应雨田(1937—2022)

2、上辈亲人
    祖父应忠福,一八九四年农历七月十八日生人。我记忆中的祖父总是那么文质彬彬,不愠不躁。他夏天爱穿白色上衣,青色长裤,干净利落,冬天则一件黑色长袍,一顶瓜皮帽,配上两撇八字胡,显出几分儒雅。他身材不高,而且单瘦,干农活不太在行,但经商却是把好手。他上过几年私塾,记账、算账都能应付裕如。他没有固定门面,多从事贩运活动,赚取地区差价。棉花、粮食、食油、食盐等等,什么东西赚钱就贩运什么。抗战时期,食盐特别紧俏,一担稻谷往往只能换一斤盐,货源奇缺,他就熬制硝盐,不知从哪些地方收集了许多变质的豆瓣酱,还发动群众从厨房、厕所等处刮取表土,从中提取硝盐。解放前两三年他还在三岔河租了杨敬爹的几间房子开起了酒作坊,可见其生财有道。他的业余爱好是看小说,而且过目不忘,什么《三国演义》、《封神榜》、《说岳全传》、《水浒传》、《三侠五义》等等都滚瓜烂熟,而且能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纳凉的禾场,向火的炉旁,他是最受欢迎的中心。只要有人发出邀请,他总会有求必应开讲。他有支气管炎,一旦引发,便咳嗽不止。说也奇怪,当人们邀请他说书时,他抿下几口酒或者滚开的茶水后,咳嗽立马止住 ,可以滔滔不绝地连续讲上两三个小时。后来我父亲也继承了他这套说书的本领而成为公众喜爱的人物。
    祖母王银秀,一八九一年农历九月初八生人,比祖父大三岁。祖母的脚缠得很规范,是典型的三寸金莲。脚趾叠成一体成尖形,脚背却隆起老高。不知她小时缠足曾遭受了多大的痛苦!这样的脚下水田显然困难重重,但旱地里的活儿她样样精通。祖父经常在外跑生意,家里全靠祖母独立支撑。她不仅善于调派,里里外外安排得有条不紊,而且身体力行,除了棉花地里的活儿,家里的一大块菜地都是她在侍弄。自给有余,还时有蔬菜出卖。1954年遭受严重水灾后,家里经济拮据,她的菜园成了家里日常用度的主要来源。直到九十高龄,她还在菜园里忙个不停。据说祖父母独立门户时,地无一垅,房无一间,是地地道道的赤贫户,就是靠着他们的勤俭与执着,终于把我家打造成了一户殷实人家。我祖母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应酬的本领一样不会,可在三岔河有不少结拜姐妹,还收了几个干女儿。我反复琢磨,关键就是祖母待人赤诚,乐于助人。她自己省吃俭用,可对别人却非常大方,常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

093205xggt02ku7e7e227j.jpg
应雨田的祖父应忠福(1894—1979)
和祖母王银秀(1891—1984)老人

    我父亲应克珍,一九一三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出生,独子,派名孝先。也只上过几年私塾,但字写得相当好。他小时习过武术,练过童子功,体格十分强壮,据说三五个人莫想拢他的边。有一次日军过境,他不幸被抓,在押解途中,他徒手与日军搏斗,击倒两个鬼子而逃脱。抗战初期,他还主动投过军,到过武昌。但不知什么原因,不到一年就返回了家乡。他1939年当过一年多保长。在小说和电影中,保长是人见人恨 的大坏蛋,我父亲却似乎是一个罕见的例外,他不仅不仗势欺人、鱼肉百姓,而且还为群众排忧解难,做了不少好事。在担任保长期间,把家里的钱都补贴了不少,祖父硬逼着他辞掉了保长职务。父亲青年时期特别好玩,喜结交,他的朋友遍及三教九流,但他绝不当汉流(我地对土匪的称呼)。他有武功,有些汉流朋友极想拉他入伙,他都断然拒绝了。他有一个姓高的表叔是汉流的一个头目,所以汉流组织也没有太难为他。他有仗义疏财的侠肝义胆,好打抱不平,常急人之难。他懂得不少中草药,治疗跌打损伤是他的强项。他不仅有求必应,而且不收取治疗费,在群众中人缘极好。镇反运动中,很多当过伪保长的人都被镇压,他不仅毫发未损,乡政府还请他协助政府做了一些文书之类的工作。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没有受过皮肉之苦 ,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只是陪斗过。解放后他才开始真正务农。他人聪明,什么农活一看就会,不久就成了耕田能手。他后半辈子可说是个安分守己的农民。
    我的生母姓陈,与父亲同龄。祖母叫她再儿,她有没有大名,我不得而知。她没有上过学,可能没有取过学名吧。她没有留下照片,父亲和她的感情可能不太好,据说经常争吵,后来也从未向我提及过她,所以母亲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任何痕迹。据说她像我外婆,我的二姐又像她,我只能凭外婆和二姐的形象去想象了。她十八岁便生下了我的大姐,去世时不过二十七岁。她死于何病 ,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据大姐说,她死前一两年已双目失明,经常晕倒在地,口吐白沫,不久又自然苏醒,像是癫痫,俗名羊角风,我地也叫猪婆风。但这种病一般也不至于丧命。根据我患青光眼的经验,估计我母亲患有严重的急性青光眼,未及时治疗而导致双目失明。青光眼发作时,眼压升高,头部剧痛,导致晕厥也是有可能的。至于死亡,可能还有其他病症。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我家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据说我母亲去世后,我外婆家来人大闹了一场。
    我母亲去世后不久,父亲又和一位雷姓女子结婚了。雷姓继母原本就有结核病,到我家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据说她十分漂亮,性格也很温柔。我祖母对媳妇是十分挑剔的,后来跟我第三位母亲吵架时常念叨说:“要是雷幺儿还在就好了。”由此可见,我祖母对第二个媳妇还是相当满意的。我上中学时父亲又给我取了个单名“雷”,还特地告诉我是纪念我的雷姓母亲的,可见其怀念之深。

伯父伯母.jpg
父亲应克珍(1913—2006)
继母许桂英(1923—2012)

    我的第三位母亲叫许桂英。比我父亲小十岁,到我家时刚二十岁。年轻漂亮,但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她被家人娇惯,不会干农活儿,我就听她说过,连大跃进都没有整到她头上。要她到水田里踩草,她站立不稳经常倒在水田里,将大片禾苗滚得泥水糊糊;要她去棉地除草,她误把把棉苗当草锄断。队长拿她没办法,只好派她到食堂煮饭,她因祸得福,免去了日晒雨淋之苦。她在家里的主要任务就是搞三餐饭。她讲卫生,爱干净,自己也注意仪表,但持家既不勤,又不俭,菜园里的活儿也很少伸手,煮饭也缺计划,每天都要剩好些饭,往猪食桶里倒。一贯勤俭持家的祖母又怎能看得惯呢?于是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后母脾气又特犟,很难认错服输。她有时也气得哭,但从不往娘家跑。其实她娘家就在北河口对岸的华美垸,离我家也就七八里。后来我才知道她的母亲也是后母,对她也不体贴,否则怎么会把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嫁给一个大十来岁又有三个子女的男人做填房呢!想想这些,我也觉得她好可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1 11:2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1 17:4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8:11 , Processed in 0.0358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