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3-1-4 08:44 编辑
津市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为有效解决农产品生产经营中诚信意识淡薄,违规使用农(兽)药、不遵守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等问题,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今年,津市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制度机制。制定了《津市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津市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津市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奖举报投诉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二是摸清底数、建立信用档案。对全市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摸底,分类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名录和行业信用信息主体数据库,目前将49家规模主体纳入全市诚信体系管理系统,建立主体信用档案,包括:主体基本信息、过程管控信息、行业认可信息、行业监管信息、社会反馈信息,以及其他依法应计入的行政管理信息等。 三是加强信用监管。结合“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整治行动及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加强巡查和监管力度,重点检查农产品生产主体是否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是否严格执行赋码准出等内容;发现问题立即开具整改通知书,责令七天之内落实整改。对于拒不整改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将其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项目申报、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参展等主体资格挂钩。2022年,全市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巡查1405人次,巡查生产主体803家次,累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 9485张,带证上市农产品 4351.8565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