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0|回复: 5

217、张震:创敌后抗战打下日军飞机先例,六次负伤不死,终成开国中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0 14: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217、张震:创敌后抗战打下日军飞机先例,六次负伤不死,终成开国中将


    六次负伤不死,率领骑兵团追击骑兵师,被毛主席赞赏有大功
    “同志们,英勇冲锋,英勇杀敌,为牺牲的同志报仇。”冲在队伍最前面的年轻人,突然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顿时失去知觉,直直地仰面倒下。年仅17岁的张震将军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反围剿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张震将军冲在最前面,被子弹击中头部。经过后方医院的抢救之后,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治疗,便带伤赶往战场,强忍着身体的伤痛和敌人正面交战。就连张震老将军自己都说:“这完全是蛮干,但居然挺了过来,大概是年轻,体质较强的缘故吧。”这是张震将军第一次在战斗中受伤,也是他峥嵘岁月的开端,回顾历史,让我们来了解这位铁血战将的传奇一生。
    一、幼年丧父,寡母无力抚养
    1914年10月5日,一个十分平凡普通的日子,张震老将军出生在湖南省的贫苦家庭中。家中一共四个孩子,作为老幺的张震将军本应该受尽宠爱。可是父亲英年早逝,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家中债台高筑,无粮度日,母亲余朵莲无法,只好将心爱的幼子送给镇上的张继伦抚养。养母吴命媛对于年幼的张震视如己出,给他取名张见生,对他关怀备至,常常嘘寒问暖,待他如亲生儿子。甚至在许多年之后,亲生母亲余朵莲通过信件联系张震告诉他实情的时候,张震感到难以置信,在他的印象中养母吴命媛才是他的母亲。
    从他记事起,张继伦夫妇对他百依百顺,在这个不算富裕的家中,张震过得无忧无虑,父亲平时会编手工艺品,而母亲在闲暇之余也会亲自做一些小零食售卖,一家人虽然辛苦,但却生活的舒服自在,其乐融融。
    1919年,张震进入私塾,一年后正式就读小学,在福音堂小学读书的张震考入县立第二高级小学分校。为了这次入校,张继伦给张震按照族谱取了张祖寿这个名字,在这个学校里,张震遇见了带领他接触共产党的贵人,包括班主任张若清,方锡畴,钟期光都是共产党员。年幼的张震时常接受他们的熏陶,在课间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讲述《共产党宣言》,让小小年纪的张震对于共产党充满了向往之情。
    张震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革命者,但在第二高级小学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养父母的掌心宝,生活无忧无虑,但跟着张若清接触到了有关共产党的一切,让他燃起了熊熊的斗志。12岁的时候他便参加儿童团,成为副团长,满怀着革命信心的张震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查禁和抵制日货,为了让更多的人响应爱国运动,他们还有顺口溜:“东洋鬼子太可恼,立国只有三个岛,三个岛,小得很,出些浪人真强狠,真强狠,又讨嫌,一心想赚中国钱,中国钱,本来少,他张牙舞爪抢了跑,抢了跑,还不算,又把中国国土来强占”
    爱国运动愈演愈烈,却酿造了更大的风雨,不久之后,在湖南长沙便发生了马日事变。一夜之间,腥风血雨,原本大好的局面和形势瞬间反转,在许克祥的指挥下,叛军在长沙整整捕杀了一夜。众多革命者死于叛乱,地主豪绅反而被释放,这次事变不仅仅发生在长沙,甚至危及湖南其他各地,不但牺牲了一万多革命者,还被造谣是工农围攻33团团部,抢劫枪支。
    第二高小的老师也遭到了追捕,在这种情势下,张震不得已辍学。为了贴补家用,进入杂货铺做学徒,事件彻底平息之后,张震在养父的坚持下,再次进入第二高小学习,并且考上县立师范,但最终因为家贫,无法继续学习。离开了学校之后,张震并没有放弃他的共产信仰,而是一直持续着革命事业,除了参加三月扑城暴动,还参加了平江起义胜利大会。
    直到16岁,张震经朋友介绍进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进入共青团的张震如鱼得水,主动要求加入红军。在同年8月,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战斗——攻打长沙县城,为了能够顺利攻下长沙,他们借用战国时“火牛破阵”的方法,让牛代替自己趟地雷,可惜牛还没靠近雷区就已经被吓得四处乱窜,根本不能奏效。
    火牛破阵
    战术的失败使得他们不得不再次围攻长沙县城,可是当时的长沙城墙牢固,坚硬,凭借他们的小小的武装势力根本不可能攻破,无奈之下,只能在围困十几天后撤军。后来张震将军忆及那场战斗,不无遗憾地说:“战国时期是冷兵器,现代是热兵器,时代及条件都变化了,简单效仿怎么能成?”长沙战虽然失利,但张震之后又参加了江西第二战斗,随着这次战斗进入尾声,张震将军也找到了人生的理想,要为革命事业而奋斗,随即光荣入党。
    二、顽强不屈,六次负伤不死
    成为党员的张震将军,革命热情更加高涨,随着部队多次参加战斗,甚至还在第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见到了总政委的毛主席,彼时,毛主席正在给红军喊口号“勇敢冲锋,拼命杀敌,多缴枪炮,扩大红军”被毛主席的口号激励,山谷中的人更加奋勇杀敌,以少胜多,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山谷中的国军听得震天的口号,不由得吓破了胆,明白大势已去,个个丢盔卸甲,慌乱逃窜。杀红了眼的战士们,最终一鼓作气,冲上前去厮杀,一举歼灭过万敌军,想起当时的口号,张震将军依旧激动不已。
    毛主席领导反围剿战斗
    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张震一马当先,高喊起冲锋的口号,却没想到被子弹击中了头部。被战友抢救下来之后,张震在后方医院休养了几天,便前往战场,出现在战场的时候,伤口还没愈合。连长童珊有意照顾张震,却被张震拒绝,连日跟着部队行军,耗尽了张震的体力,作为一个伤员,本应该在医院安安静静地休养,却在战场上连日奔袭。以至于几天后,张震的伤口便开始流脓,奇臭无比,身体不适却还要跟着大部队急行军,这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痛苦,但是勇猛的张震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不肯拖慢队伍的进度。作为红军的一员,张震在这个过程中受伤两次,却仍然奔走在前线,直到红军赢得了五场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张震跟随部队转移到江西,他才能喘息片刻。
    但在江西黎川时,素来身体过硬的张震患上了疟疾,高寒高热的症状交替出现在张震身上,为了缓解这些症状。他一会晒太阳,一会泡冷水,伤口流脓,满身疥疮,面对简陋的医疗条件,最终在这场大病面前挺了过去,就连后来张震老将军回忆,也不得不感叹:“这完全是蛮干,但居然挺了过来,大概是年轻,体质较强的缘故吧。”这两次受伤恢复之后,张震又投入了紧锣密鼓的革命事业中,1932年,年仅18岁的张震就已经有了敏锐的战斗嗅觉。
    在围攻赣州战役中,由于出现了叛徒,师政委黄克诚和军团参谋长邓萍被围困,只能边打边撤,张震建议向着飞机场方向突围,最终冲出了包围圈,这一次,张震又险些被打中脑袋,所幸只是打飞了帽子,没有伤到人。
    一年后,张震再次负伤,此时的张震已经是红十团三营代理营长,敌军向着蜡烛型阵地疯狂攻击,一次又一次冲锋,张震只能咬牙坚守着阵地,但是敌军的火力过猛,我军损伤极大,在一波一波的轰炸结束后,张震迅速组织了反攻,奋勇消灭敌人之后,却陷入了没有弹药的危机。对于军人来说,枪支弹药比命还珍贵,眼看着要与敌人做最后的搏斗,张震终于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在反围剿的战斗中,这是最为惊险的一次,敌我力量的悬殊,装备的落后,却不得不坚守自己的阵地,不能丢失一分一毫,上级终于全部转移,自己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张震欣喜若狂,本来必死无疑,却在其中窥得一线生机。带着残部撤退路上,张震遭遇了化妆成红军的敌人,原本以为是自己人,却没想到居然是敌军,当时的红军和国军本就没什么区别。一样的都是中国人,除却外貌特征,只要稍微换一下衣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伪装。
    反围剿战斗
    一时大意的张震,再次中弹,这次是右臂,负伤的张震在后方医院休养,但却被黄克诚发现,不但当面夸奖他了不起,还临时抽调张震,任十团作战参谋。
    三、红军长征,度过艰苦时光
    1934年,红军长征过草地之时,张震身上的伤口并没有愈合,时不时伴随着疟疾发作,实在是痛苦难当。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躺在担架上任由战友抬着,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战友的负担,一旦自己能走就绝不让战士抬着,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震靠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走过了国民党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封锁线。
    为了消灭红军,蒋介石加大封锁力度,投入30万人,前所未有的大追堵拉开了序幕,除了身前身后的敌军,还有时时盘旋在头顶的侦察机和轰炸机,腹背受敌的红军,只有拼尽人力物力,吃皮带,吃草根,才能勉强维持生存。绝望的情绪蔓延在整个军队中,但红军战士们却个个热情高涨,虽然陷入了国军的伏击圈,但因国民党的疏忽,最终红军还是顺利逃出生天,一路奔着湘江而去,并且顺利渡江。1月27日,顺利渡过湘江的张震回到三营做营长,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时间,而驻守在湘江上,扼守在光华铺一带。
    几天过去,国民党却毫无动静,看着对面闪烁着手电筒光亮,张震猛然警觉起来,莫不是国民党要趁着夜色渡江?打红军一个措手不及。预感大事不妙的张震,立即命令战士防御湘江边上,果然国民党已经派了一些人偷渡而来。国军见被红军识破自己的计谋,只能和红军硬碰硬,双方交战,枪炮不断,夜色正浓,水波正涌。炮火是点亮天边的烟火,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冲上来,只为了抢占湘江边上的位置,只有最终站在湘江边上的人才是赢家。
    从月黑风高打到黎明将至,团长沈述清也在激战中牺牲,一波又一波人倒下,敌我双方在湘江边上进行拉锯战,尸体都摞成山。但为了完成任务,顺利掩护中央机关渡江,这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湘江一战,全团损失一半,直到现在,张震老将军也时常怀念湘江一战,怀念曾经的战友。“湘江一战,我们团共伤亡一百多人,几乎接近全团人员的一半,有我的老上级,有我的好战友,我深深为之痛惜,时常念及他们。”之后,老将军度过了最为艰苦困难的青年时光,跟随着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穿过茫茫草原,趟过汤汤大河,只为到达新的革命根据地,开启全新的革命征程,直到看见大陕北,他们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四、创建游击支队,决战华东
    长征之后,张震便被派往豫南确山竹沟镇,这是一个和他的家乡极不相同的小镇,唯一的共同点,恐怕只有贫穷。在诺大的中国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常而又普通的小镇,穷困而又落后,但就是在这样的小镇中,反而诞生出革命的希望。
    在这个小镇,他亲手建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游击支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当地的人民群众,只有紧跟毛主席的领导,团结人民群众,他们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虽然小镇中条件艰苦,但他和战士都有一颗有理想的心,随着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他慢慢地成为参谋长。延续之前带领队伍的风格,他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一路带着队伍从确山竹沟镇到达亳州,永城等地,从当初小小的游击支队,变成拥有1.7万人新四军游击支队,甚至真正意义上开辟了豫皖苏边区。
    而在开辟抗日根据地一个月后,他便在与日军作战的过程中受伤。这次是腿部中枪,根据一贯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张震依旧在抗战过程中打出了漂亮的成绩。豫皖苏边区的首次胜利,也点燃了战士们的希望,原来敌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就能拥有胜利的希望。
    随着战争状态不断白热化,张震得敌人早就从当初的国军变成了侵略家园的日军,无恶不作的日本军队,烧杀抢掠,罪行罄竹难书,无处不在的压榨鞭笞着中华民族,共同抗敌的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很多底层人民都恨不得杀死日本军,正是这样,革命队伍才能不断壮大。此后两年,张震都在豫皖苏边区和日军周旋,一边扰乱敌人的视线,一边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和其他边区一样,致力于打击敌人,扰乱敌人后方,之前一直小打小闹的游击队,在1940年和黄克诚会师后,壮大成为八路军四纵。
    八路军四纵
    而张震也凭借战功成为参谋长,两方会师之后,势不可挡成为参谋长的张震依旧战功彪炳,指挥队伍在板桥集阻挡日伪军,顺利毙敌一千余人,甚至还指挥战士用步枪击落了一驾日军飞机,这是华中敌后抗战打下日军飞机的先例。战功累累的张震并没有停下自己立功的脚步,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磨练自己,据统计,张震将军在战争期间,一共负伤六次。每次都面临生死关头,甚至在1945年的战斗中,还被打中了右肩胛骨,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他,却不着急治疗,而是继续奋勇杀敌。甚至那颗打进右手的子弹都没有取出来,直到53年,他才将这颗留在体内近十年的子弹取出,可见在战场中,张震老将军是多么英勇无私。
    除了六次受伤,张震老将军在其他战场上的表现也十分亮眼。42年,带领着军队躲过了日伪军队准备已久的冬季大扫荡,成功逃脱了日伪军的追踪。反复的军旅生涯给张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到了解放后依旧影响着他的生活轨迹.晚年时候,张震老将军依然坚持每天步行4公里,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难以坚持的习惯,可对于老一辈的革命家来说,这不过是对从前军旅生涯的一种回忆。
    44年的张震不过才30岁,已经指挥了华中反顽作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在这次战斗中,张震依旧发挥着他对于战争的敏锐直觉,当时顽伪合流武装共集结两万余人,南北合击,想要一举歼灭豫皖苏的反顽势力,从此让我军一蹶不振。秋高气爽,但顽伪却按耐不下蠢蠢欲动的心.妄想一举吞并豫皖苏边区,为了打破敌军的企图,我军不得已进行反顽战役,几路人马一齐出动,其中以韦国清为司令,彭志明为副司令,张震为参谋长,进行反顽战斗。10月15日,顽军就开始有所行动,意图扰乱我们侧后方,17日,我军予以阻击,逼他们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而在18日,为了打破顽军合围计划,我军抢占芒砀山,绕道顽军后方,此次战役中,歼敌700与人,我军在这次战斗中逐渐抓住优势,新四军和八路军也因为道路通畅而取得联系,部队顺利会师之后,张震就与韦国清一同指挥了保安山战役.此次战役中,顽军节节败退,我军战斗情绪一路高涨,将所剩不多的顽军打得丢盔卸甲,共歼敌将近四千人。顽军死伤甚多,败局一定,士气低落,剩下的残兵败将,在换防之际,竟然被我军的侦察小分队攻破,就连主帅王毓文也只能慌忙逃窜。
    走投无路的顽军,被我军全力追击,虽然顽军出动兵力多于我军,但这不过是乌合之众,在被我军打败之后,便一蹶不振,甚至不能组织一次有力的反击,在将士逃亡过程中,很多人甚至连放反抗都没有就死亡。这场战斗是不多见的全面大规模胜利的战斗,就连敌军骑兵团遭遇我军骑兵师,都吓得慌忙逃窜,我们的骑兵团一路向南追击骑兵师,最后将他们的骑兵斩与马下,这种战斗盛况在中外战争史上都十分少见。这也许就是人有无信仰的差别,有些人可以为了崇高的信仰而死,而有些人却只想苟且偷生。在这次战役中,共击溃国民党反共军三万多人,歼灭六千多人,促进顺利会师,甚至打开了边区新局面。
    45年,老将军解放20万人民群众,受到专电嘉奖,甚至还写下来关于游击战和平原战要点的众多著作,军事文化两不耽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张震已经升任9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众多战役.其中在孟良崮战役中的表现尤其突出,为74师打掩护,将国民党外援全部阻挡在战场之外,给了74师有力地支持。
    48年协助粟裕在豫东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歼灭敌军九万余人。同年9月,指挥济南战役,被中共中央表彰为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49年,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参谋长,而在55年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中将,作为开国的第一批将军之一,张震甚至被毛主席赞赏:“张震是有大功的人!为人稳重老成,要给他担任重要的职务!”
    这句话使得张震将军不但在开国前带兵打仗,更是在开国之后,也担任许多要职,为人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舍己忘我的无私工作.甚至在75年成为解放军后勤部副部长。92年成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直到15年因病过世,享年101岁的老将军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国家和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14: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舍己忘我的无私工作.甚至在75年成为解放军后勤部副部长。92年成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0 16: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震甚至被毛主席赞赏:“张震是有大功的人!为人稳重老成,要给他担任重要的职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18: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3-1-10 16:16
张震甚至被毛主席赞赏:“张震是有大功的人!为人稳重老成,要给他担任重要的职务!”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0 20: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3-1-10 20:39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8:28 , Processed in 0.0340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