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09|回复: 5

《故事常德》选载:“戏痴”诸扬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9 1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1-19 16:27 编辑

《故事常德》选载:“戏痴”诸扬荣

诸扬荣先生.jpg
2012年4月24日上午,诸扬荣在艺术研究所“上班”
(笔者拍摄)

      按 2023年1月13日晚上21点07分,常德市政协原副主席张新民发给我一条微信:“诸扬荣老人逝世了,享年九十岁!” 我立即回复:“前几天我还打听他了,说还好啊!我和诸扬荣老人算是朋友!深切怀念这位可敬的文化老人!”198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在地委宣传部工作,不久我就认识了诸扬荣先生,我到慈利和汉寿出差,都有缘相遇。特别是汉寿,他是去调研汉剧《芙蓉女》的排练情况,我有幸和庞道沐部长一起,在回常德的路上,庞部长还给我讲常德戏窝子的事和人。1993年至1998年,我在市文联工作,诸老是戏剧协会会长,我们更有缘接触。后我又回市委,负责修志,在总纂《常德市志》时,诸老成了文化方面尤其是戏剧方面志稿的顾问,不仅给我提供文字方面的资料,还提供照片,有好几张剧照都是诸老无私提供的。《常德市志》在桃花源秦人村总稿,正好诸扬荣和王兆元、杨善智先生也在那里写书,我们朝夕相处,随时请教。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诸扬荣老人参加革命第一程在德山创办的常德军干校也是建校五十年,在他的组织下举行军干校毕业五十周年聚会,全国各地老同学汇聚常德。当时,我在党史办分管党史工作,诸老邀我无论如何要参加,还要讲话。盛情难却,我参加了,大家知道我出版了介绍常德地域文化的书《芷兰春秋》,我给大家赠书。诸扬荣感谢我对他的工作的支持,最后聚餐,一定要我给老同志敬酒。当时参加聚会年龄最小的是上海的一个女士,也过了六十岁,当年是宣传队的小演员。大家一一道别,有欢声笑语,但往往被眼泪盖过了。诸老最后送给了我一本纪念册和一张大合影,是我的永久纪念。
     《戏痴诸扬荣》,是我的旧作,曾编入《故事常德》,2013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诸扬荣应该说是行伍出生,解放前夕他只有16岁就到德山孤峰岭报考上了常德军政干校,毕业后当过见习排长、副区中队长、武装部参谋。1960年转业地方,在常德专歌当副团长,从此他和文艺特别是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离休,营造常德“戏窝子”,兢兢业业干了30多年;退休后“升官”了,当上市戏剧协会主席,戏剧界朋友少不了他,连选连任;常德市金秋艺术团成立,团长游桂珍硬要请他当业务团长。离休20年了,诸扬荣献身戏剧事业劲头不减,影响日增,2012年市政协副主席张新民都在《常德晚报》上发表文章,赞美他的“戏剧人生”!
    上世纪常德有“戏窝子”的美誉,诸扬荣就是构筑戏窝子的领军人。官本位社会,习惯论官品高低。诸扬荣一辈子的官阶就是正科级,因为专歌当时就只正科级,诸老的正科级还得益他在文化局当过艺术科科长;“市文联副主席”职务,是兼职,只有荣誉享受。其实现在很多单位做事的就是这些不是领导干部的人做的,现在就连最专业的编书都是这样,挂衔的“主编”可能没写过一个字,也没编过一段文章!戏剧兴旺,要本子好,要有一支出色的编剧。诸扬荣不仅慧眼识英才,而且在调入人才上有一股韧劲。黄士元写诗歌颂他“戏剧窝里一杆旗,两袖清风做人梯;三届主席齐拥戴,慧眼栽培‘四个一’”。“四个一”是指盛和煜、水运宪、黄士元和汪荡平这四个国家一级剧作家都是诸扬荣从工厂或农村的不同单位调进来的。诸扬荣是从慈利一座水库的油印简报上看到“下放知青”盛和煜,有文笔好的印象;一年后,在《湖南日报》上又看到盛和煜发表的一首歌词,就决定要找到这个人。得知盛和煜此时回城,在常纺机当翻砂工。诸扬荣前后到工厂跑了七趟,才把盛和煜请进戏工室。水运宪、汪荡平都来自工厂,为汪荡平的调动,诸扬荣跑了8次。黄士元以前是农村放映员,穿乡走户,诸扬荣骑自行车跟着放映队赶,人找到了,但是从单位借的自行车被人顺手牵羊骑走了。
    诸扬荣学历不高,但凭借他对戏剧的热爱,自己也动笔写戏,并且被誉为“写戏高手”。1963年,《滨湖日报》发表他的戏剧处女作《种子》,一炮打响,获得常德地区文艺创作一等奖。1963年7月,《湖南日报》刊登的宁乡县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事迹感动了诸扬荣,他找来杨善智、杨任重合作,三天三夜创作大型歌剧《李定国》,是年成为上省城的调演节目,接连演出30多场。1964年之后,诸扬荣创作旺盛,写出了《焦裕禄之歌》;改编的有古典歌剧《画中人》、传统戏《采桑逼封》,小戏《红橘》;与人合作的有《心红眼亮》《发霉的钞票》,人生的答卷》等。诸扬荣人称“拼命三郎”,进入创作,他就没日没夜,剧本不写完,坚持“四不”:不剃头、不刮胡子、不喝酒、不搞文娱活动。


诸扬荣先生和笔者及刘君涛先生合影.jpg
2012年4月24日上午,作者为写《故事常德》,
追到在市艺术研究所采访诸扬荣先生,邀刘钧涛先生一起合影,
他们二人同是老科协文艺分会负责人,刘君涛曾是我读初中时的老师。


    离休后诸扬荣依然没闲,中心还是“戏剧”。市戏剧协会会长上任不久,京剧分会主动接受在常德举办全省第二届京剧艺术节,经费全靠自己筹,诸扬荣义不容辞,和几位老朋友跑上跑下,“跑断了腿杆子,磨破了嘴巴子”,忙了大半年,终于办成了。省内外以及海外12支代表队来常德演出,《中国戏剧报》以《映山红现象又添异彩》为题作了报道。金秋艺术团业务团长是个又贴钱又费力的差事,诸扬荣却干得津津有味。自1996年以来,该团正式演出200多场,他为剧团编节目,写串台词。他编写的曲目有《俏婆婆上大学》、《老英雄赞》、《老年健身好处多》等。诸扬荣在《朝气蓬勃的金秋艺术团》有一段话写了他的成就感:“今年六月,柳叶湖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开幕式上,艺术团演出了两个节目。瞿颖的母亲丁家珍串演新疆舞中的库尔班大叔,贴上胡子还真看不出是女扮男装哩!如今只要是‘老顽童们’在一起活动,他们就会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身上的疾病,忘了曾经有过的名誉地位,忘了不愉快的往事,忘了人际间的恩恩怨怨。总之,这个时候,只有高兴,只有欢乐了!”
    著名剧作家康健民赞扬诸扬荣“越老越俏的才子,感天动地的戏痴”,用“戏痴”形容诸扬荣,恰如其分!

162634adqzcmt230zzqzt2.jpg

常德丝弦2.jpeg
常德丝弦剧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9 13: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9 13: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私工作,好不热情,好不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9 18: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扬荣老先生是常德的名人,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9 19:0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0 21: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8:08 , Processed in 0.0382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