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21|回复: 2

义陵周氏江右五世与常武五世列祖列宗简介(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1 08: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23-9-16 09:44 编辑

义陵周氏江右五世与常武五世列祖列宗简介(上)

义陵周氏起源于江西省吉水县大樟树土地祠堡,归宗于湖南省常德镇德桥镇龙潭港,历经江右吉水义陵周氏与湖南常武义陵周氏两个时期,繁衍30代,其中吉水义陵五世源祖5位,常武义陵先祖五世49位,共54位。现将其简介辑录如下:
一、江右吉水义陵周氏五世祖
江右一世

开基祖 应高公,字自迩, 号必亭先生,出生约在宋开禧元年(1205)间的道州楼田堡太(大)阳村一带,系北宋理学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第六世孙。宋末由湖南道州率家人卜居江右吉安府吉水县大樟树土地祠堡,擢任吉水县县衙管事。高祖不忘濂溪故里“周子汤沐之乡”之本源,取义陵之名为周氏立宗,称“江右吉水义陵周氏”,得吉水县令允准。配 妣刘氏, 生子一:发祥。祖与妣俱葬江右吉水县茔山,生殁年月日时因山向俱呈荒远而难考,不敢妄赘。
江右二世
祖 发祥公, 字有祯, 元处士。配 妣丁氏 ,生子一 : 相与。祖与妣生殁年月日时失考,俱迁葬江右吉水县茔山。
江右三世
祖 相与公,字析义,元处士。配 妣何氏,生子一 :承先 。祖与妣生殁年月日时失考,俱迁葬江右吉水县茔山。
江右四世
祖 承先公,字守成,元儒士。配 妣黄氏,生子一:重英。祖与妣生殁年月日时失考,俱迁葬江右吉水县茔山。
江右五世
祖 重英公,字拔翠 号豪庵先生,元儒雅处士。配 妣王氏,生子一:典兴。祖彼时犹棣江右原籍,与妣生殁年月日时,因世远年湮,不敢妄序。葬所俱在江右,盖亦春秋传疑之意也。
二、常武义陵周氏五世祖
常武一世

祖 典兴公,字可亭,明敕封武略将军并授常德卫。生於(元)至元二年(1336)丙子五月二十一日寅时,出生地江右吉水县大樟树土地调堡,殁於明永乐七年(1409)己丑十月二十三日午时,享寿七十有四,卒后葬武邑进阳村鸽子山南松树园茔山。一九九九年已卯仲冬十月十五日,六修经合族代表会议公决,兴祖张太之合冢迁葬长房居地祠西老坟山;二O二一年辛丑十一月十八日冬至,七修秉承族意,将老坟山祖坟修葺一新,更名为袯紫山陵园,二祖安息并长眠在此风水宝地。
祖明初与子文贵奉诏捍冦有功,敕封武略将军(世袭)并受授常德卫。永乐二年(1404)下屯赴任,祖孙三代遂卜居武邑龙潭港。
配 妣张老安人,生於(元)至元三年(1337)丁丑七月二十日午时,殁於明永乐八年(1410)庚寅三月十五日戊时,享寿七十有四,葬地与兴祖无异。原葬地松树园茔山曾有碑铭,四至界限前抵江姓墙脚现有石椿,后抵大路,北以大路、南以三汊沟为界,围山田五斗大小,五丘,每年收租以作吊祭之费。生子二:文贵、文敬。
常武二世
祖 文贵公,典兴公长子, 大明常德卫,承袭皇赐武略将军。生於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辛丑八月初九日子时,殁於明宣德八年(1433)癸丑八月十二日酉时,享寿七十有二。配 妣刘老安人,生於元至正二十年(1360)庚子二月十三日辰时,殁于明洪熙元年(1425)乙已十月初八日,享寿六十有六。公妣合冢葬松树园茔山,二O二一年冬至迁葬周家河头袯紫山陵园。生子二:友忠、友谅。
常武二世
祖 文敬公,典兴公次子,字贤尊,号一也,明世袭武略将军,生殁年月日时失考,葬松树园茔山。配 妣杨老安人,生殁年月日时失考,葬同夫山。生子二:友义、友礼,二公后裔失考。
常武三世
祖 友忠公,文贵公长子,字尽之号主斋,大明员外,承袭武略将军之皇恩。生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三月初八日申时,殁於正统八年(1443)癸亥九月初十日寅时,享寿六十有五,原葬松树园茔山,二O二一年辛丑冬至由七修理事会商族人迁葬袯紫山陵园。配 妣陈老安人,生於明洪武七年(1374)甲寅六月初六日卯时,殁於明正统十三年(1448)戊辰九月十八日丑时,享寿七十有四。原葬松树园茔山,二O二一年辛丑冬至由七修理事会商族人迁葬袯紫山陵园。生子六:冰清、冰澄、冰浚、冰浩、冰汰、冰济。
常武三世
祖 友谅公,文贵公次子,字贞之号信斋先生,於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敕封大明武威少将军,承袭武略将军之皇恩。公生殁失考,仅知其享寿七十有六。配 妣江老安人(生殁失考)。据谱载,公逝后葬龙潭港松树园茔山,太殁葬同公山,于二O二一年腊月合葬于太阳山西麓花山之八方岭,面东。二O二一年辛丑冬至,七修理事会并族人在袯紫山陵园为义陵共同祖先谅公并江老安人以衣冠合冢,树碑立传。二祖生一子:冰淳。
常武三世
祖 友义公,典敬公长子,字敬之号宜斋。配 胡老孺人。与公均失考,无传。
常武三世
祖 友礼公,典敬公次子,字用之 号嘉斋。配 妣黄老孺人。与公均失考,无传。
常武四世(大房)
冰清公,友忠公长子,龙潭港大房起祖,字涟漪,号何翁,处士。生于明建文元年(1399)已卯四月初八,殁于明成化年二十三年(1487)丁未十月十五未时,享寿89岁。
配 妣邬老孺人(1403~1486),生於明永乐元年癸未二月十六丑时,殁於明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九月十一申时,享寿84岁。二祖卒葬松树园茔山,后迁葬祠西大坟山寅山申向,现眠周家河头袯紫山陵园。二祖生子七,曰:生琦、生环、生瑄、生璁、生璼、生玲、生玟。公形貌魁伟,寿近期颐,深好施与毫无吝心,龙潭上下乃公,后人子孙蕃衍独盛。於今观公遗像,宛然可钦。十四世嫡孙 隽英 字迈伦 敬述
闻历代相传道,公秉性温和,居心仁爱,喜怒不轻见面,好恶不苟同人事。尊双亲尽其孝养,生七子教以义方。其他,泛应曲当者,才也;大醇无疵者,品也。故至今传十余世,人文独盛,户口独繁,其由来盖有自矣。十三世嫡孙 室珍 字天度 敬述
常武四世(二房)
冰澄公,友忠公次子,西洋陂即受福陂二房起祖,字海晏,号静亭,大明先生。生于明永乐元年(1403)癸未十二月初五寅时,殁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二月二十七日卯时,享寿八十有二。配 妣胡老孺人,生于明永乐七年(1409)己丑四月二十日酉时,殁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癸卯七月二十八日申时,享寿七十有五。二祖生子三:生琼、生珊、生璄。公正大慷慨,情殷周恤,乡里咸称为惠人。其后或住西洋庵、受福陂、麦家坪、乌龙港、大樟树等地,皆公之裔也。
常武四世(三房)
冰浚公,友忠公三子,白云阁祓紫山三房起祖,字在郊,号深江,大明先生。生于明永乐四年(1406)丙戍三月十五日寅时,殁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乙巳六月十二日吉时,享寿八十。迁葬牛溪湖杜家嘴茔山,卯山酉向,有碑铭焉。房屋一进三间三柱四棋,祭田二石五斗七升,大小十五丘,乳名开列於后
姚家堰一水口,由车埠古沟车水灌溉,每年纳租十四石七斗。外有茔山脚下渔垱一口,车埠灌溉基傍左湾及祖茔后右湾小嘴,概系我周姓坟墓。又有湖田三块荒地一段,竹林树木只许培养不许剥夺,此业皆由三分,一祖之朋、嗣文、之兆、嗣经、嗣商、嗣祖等,见吊祭缺费,公同商议,於先年捐赀生发所买后世。孙母得侵夺,以强数弱,捏故生端,败坏公事,为子弟者各宜凛遵记之。公始迁祓紫山,至子孙有迁菱湖坪孔家庄府城内,及湖北监利县、四川约池县、石门南溪坪、桑植紫芳溪等地,孙支蕃衍,有更仆难数矣。
配 妣鄢老孺人,生于明永乐五年(1407)丁亥四月初五日已时,殁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正月初五日吉时,享寿七十有七。同公葬牛溪湖杜家嘴茔山卯山酉向有碑载焉。二祖生子三:生璞(缺)、生玮、生瓒(缺)。
(计开祀田土名从略,详见六修族志之卷首下P43)
常武四世(四房)
冰浩公,友忠公四子,南洋坪即王家盆并老周家湾四房起祖,字其天,号广斋,大明先生。生于明永乐七年(1409)己丑正月十八日卯时,殁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五月初九日丑时,享寿七十有八。配 妣李老孺人,生于永乐六年(1408)戊子二月十三日寅时,殁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壬寅十二月初二日子时,享寿七十有五。
公妣迁葬双桥坪南堰(洋)坪蒿子岗赵姓基后门,周围以堤堘脚为界,内有祖茔十五冢,坟山下熟地二块,地边有古树六株,并有岩椿为界。二O一二年壬辰清明,四房宗亲在南洋坪祖茔故址取母土二车运至太平寺老周湾荷花堰畔之螃蟹山,以衣冠冢虔将二祖合冢并碑铭敬立如此。二祖生子七,曰生琫(迁王家盆)、生瑎(迁老周湾)、生璇(缺)、生璋(缺)、生球(缺)、生琨(缺)、生玳(缺)。
(祀田共二石零八升,大小二十八坵,每年收租以作清明吊祭之费。详见六修族志卷首下P44)
常武四世(五房)
冰汰公,友忠公五子,白太坪五房起祖,字有功,号陶斋,大明处士。生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正月二十六日申时,殁于明正德元年(1506)丙寅四月二十七日午时,享寿九十有二。配 妣江老孺人,生于明乐十八年(1420)庚子七月初七日未时,殁于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九月初十日子时,享寿八十有八。
公妣迁葬西隐寺上山右边,大罗围园壬山丙向。二祖生子八,曰生珎、生珷、生生瑶、生瑜、生玠、生琯、生玖。
公为人醇厚,有长者风,嗜学不厌,一茹古无穷,一切浮夸之事不梁於躬。传八世孙,嗣祖公之子,室繁室蕙兄弟,奋志诗书,采芹食饩,有光门第矣。
(上记意为:二祖传至第八世,懋宥公配刘氏老孺人将第九世栊公立为刘氏后嗣,派仍从周姓,故有“周刘一家”之美谈。)
常武四世(六房)
冰济公,友忠六子,瓦屋垱六房起祖,字多士,号宁庵,大明处士。生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二月初七日申时,殁于明正德八年(1513)癸酉正月二十二日已时,享寿九十有五。配 妣汪老孺人,生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已亥二月十六日寅时,殁于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九月吉日吉时,享寿九十有三。
公妣迁葬基后茔山辛山乙向。二祖生子三:生瓘、生琭、生瑞。
公治家俱有法则,以致家道殷实,动以数十万计。后因冒犯道院,罚出银谷无数,由是日渐消薄,非复昔日之蓄积矣。至于子孙绵延不绝、户口增益、士读农耕,亦庶几先,世之仪型焉。
常武四世(七房)
冰淳公,友谅公之子,花山幺房(七房)起祖,字敦宠,号厚庵,大明先生。生殁失考,葬花山三口桥栗子湾乾巽向。二O二一年冬,迁葬太阳山西麓花山之八方岭,面东。配 妣鄢老孺人,生殁失考,葬与公同。二祖生子四:生璟、生璹、生珂、生珀。
妣与考,生殁年月日时葬所均不得其详,或亦迁居异地,如花山北家山高峰堰等处,未可知也。为子孙者慎,无忘所,自出哉。 民国二十二年吾祠五修续谱,花山族人由采访所得,业已联宗查系。 璹公世糸纪现北家山、高峰堰之。周姓以此推之,珂珀二公之子孙无疑。若后人继起而联之,斯不愧为我祖之孝子贤孙也矣。
遵美文朗复志

(接下)


义陵周氏的由来

      义陵周氏之族名,源于晋人常林所撰《义陵记》。荆楚贵族熊心雄才大略,秦末被拥立为楚怀王,尊称义帝。巨鹿战役大胜,西楚霸王项羽对怀王信守诚诺末封他为“关中之王”怀恨在心,恐义帝成为他日后称霸的隐患,将其弑杀在郴县。武陵人在沅水招屈亭缟素大哭,汉王刘邦闻而义之,故曰“义陵”。汉朝设义陵县由武陵郡治、也曾将武陵郡改称义陵郡缅之。然高帝闻而之义,主指郴州义帝陵,记录了义帝从山野牧童到号令各路义军的历程,歌颂了一位重信重义面对强权毫无惧色并与之抗争的君王。
     这之后,先祖周勃后人奉令镇守湘南和两广,以周姓为主的驻军被义帝“如约”而行的义举和不畏强暴之精神感染,征战中便打出“义陵军”旗号,所指无往而不胜,并留下大量冠以义陵名称的兵书、家书以及交流当地的文书;周姓军人亦融入民间繁衍生息。义陵军旗泽被之处风调雨顺,至人文蔚起,湘南大部地域遂为“周子汤沐之地”,道县周氏濂溪故里亦随之形成。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即出生成长于斯,曾为郴县令,后封宋元公。
     我族开基祖周应高出生成长在道州楼田,精通“义陵”泽被地域之地理、人文、历史并引以为荣,且感“义陵”蕴含“义道抱事,陵高翥翼”的美好,寓意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志存高远振翼向上,与“义陵”倡导的精神吻合。从道州卜居江右就任吉水县衙管事后,遂将本族冠名义陵周氏,以继承先志、不忘根本。此后,应高公六世孙典兴公继打“义陵军”旗号,率众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敕封为世袭武略将军并授常德卫,根植龙潭港,常武义陵遂成常德地区周氏之名门望族。

         常武义陵周氏七修谱志组于壬寅秋月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1 09:0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31 09: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日月同修老师赐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5:51 , Processed in 0.0373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