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3-2-5 19:00 编辑
朱务善——中国青年工作的开拓者(下)
拓展北京青年团工作
创建时期的北京党组织主要有两大项工作:一是组织工人运动,重点开展北方铁路工人运动;二是领导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社会运动,朱务善和高君宇、黄日葵、刘仁静、李骏是主要参与者。朱务善充分利用在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和北大学生会积累的经验,发挥善于演讲、组织能力强的特点,为组建北京青年团积极发挥作用。 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大学生会办公室宣告成立,朱务善和高君宇、张国焘等人成为首批团员,高君宇为第一任书记。他们曾帮助天津、唐山、保定、太原等地建立团组织。此后,由于人员变动、经费紧张、当局控制等原因,北京团组织逐渐停止活动。中共一大后,为加强团的工作,朱务善等人于1921年年底奉命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开始恢复青年团活动。 朱务善等人多方联络,积极发动同学、老乡、好友,根据形势开展各种活动。到1923年,从北大兴起的青年团组织,影响迅速遍及北京各大学及专门学校。当时的许多学生运动和社会活动,都得到北京团组织指导,S.Y(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英文Socialist Youthleague的缩写)在北京青年学生中影响很大。 北京青年团重视组织建设,对申请加入共产党的人,都先放在青年团中考察一段时期。他们很注重在学生运动中发展先进分子,很多优秀青年都被吸纳进入青年团,不少人后来成为忠诚的共产党人,如云泽(即乌兰夫)、奎壁、多寿、刘锡五等。到1924年5月,北京蒙藏学校、俄文专修馆、华北大学等校先后成立团支部,团员发展到350多人。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起调查胡鄂公贿选的事件。此前,胡鄂公通过章士钊介绍结识了李大钊,在阅读一些马列主义书刊后,与湖北老乡熊得山、高等警官学校教员邝保汉等人,于1921年7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同志会”。1922年2月,又出版杂志《今日》,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因此被称为“今日派”共产党。 为团结更多进步力量,陈独秀向北京党组织多次提出,“今日派”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差,应该接受他们参加我们的组织。1923年,曹锟通过贿选当上“总统”,很多“国会议员”如胡鄂公都被怀疑受贿。陈独秀指示北京党组织调查这次贿选,查证胡鄂公、邝保汉等人是否参与其中,先将这些人放在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中考察。 事实上,朱务善等北京的同志都很清楚,胡鄂公是左右逢源、捞取好处的政客,被怀疑受贿并非空穴来风。他们经过多方了解情况,证实了胡鄂公等人受贿,成了“猪仔议员”。于是,采取巧妙办法开除了胡鄂公等人,即先召开团员大会,宣布支部解散,这样胡等人就不再是团员。 朱务善利用学生代表身份,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和社会活动。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他与缪伯英以北京学生会代表名义,冒险赴武汉探望罹难工人家属、声援工人罢工、控诉军阀暴行。他毫不畏惧,在记者会上揭露吴佩孚、肖耀南镇压大罢工的血腥罪行,号召学生和工人奋起反抗。 这年年底,朱务善被选为北京学生代表,赴广州面见孙中山请命北伐。当他和孙中山谈话的时候,一位来自北京的国民党右派代表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说朱务善是共产党员,在北京包办学生运动,不让“真正”的国民党员参加。 第二天,孙中山单独召见朱务善面谈。孙中山亲切随和,对前一天的事情明确表态:“现在的问题是这样,谁反对共产党,他就不是国民党员。”这让朱务善深受感动。他以极大热情投入国共合作中,积极参与组织国民会议,有效抵制了段祺瑞执政府组织的与国民会议相对抗的善后会议。
1925年秋,朱务善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当时赴苏留学生有40人,他是中共中央指定的8位学生委员之一,负责学生工作。不久,他由中共党员转为苏共党员,参与共产国际工作。后因苏共肃反扩大化被错误关押,流放。1955年从苏联回国后,中央恢复了他的党籍。此后,他在中国科学院为科技编译出版事业做出积极贡献,1971年病逝。 (本文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风云人物》,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版,第108—113页) 原标题:《风云人物 | 朱务善——中国青年工作的开拓者(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