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6|回复: 8

他一生未授衔,逝世后却让周总理扶灵,彭老总执绋,五大元帅抬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9 11:0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杨支埃2023.02.10.11.02编辑

      他一生未授衔,逝世后却让周总理扶灵、
               彭老总执绋,五大元帅抬棺

        周恩来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但是他却为两个人破过例,一个是他的夫人邓颖超,他曾对夫人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而另一人去世的时候,他说过自己如果不能亲自送他一程,他九泉之下也会说自己无情义。葬礼当天,周恩来与彭德怀亲自为他执绋,五大元帅为他送行。

        此人究竟是谁?为何能让这么多的国家领导人给他举行如此厚重的葬礼?

mmexportf76d0874befa6e845f127af570b1d032_1675875291676.jpeg

特殊葬礼
1954年12月,他的骨灰被中央派出的专机接回了北京,护送之人是他的夫人以及驻苏副武官石侠,寒风凛冽的严冬,他的骨灰终于落地北京西郊机场。

神情肃穆悲凉的领导人臂带黑纱,在专机不远处等待着他的到来,他的夫人满眼悲怆从专机中走下来,在场所有人都强忍悲伤向他们敬礼,思念与悲痛笼罩着北京,连带着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5日6日两天,国防部为他举行了吊唁活动,前来送别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眼含热泪,悲伤的情绪充斥着整个会场,他的夫人看着灵台上的黑白遗像,几度瘫倒在地难以起身。

mmexportecc0e87b0a9a800051fef2fbee7c3c95_1675875300283.jpeg

12月7日上午,中央召开了追悼会,周总理亲自上台致悼词,而在此过程中,周总理几度哽咽,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台下的众多领导人也都忍不住悄悄抹泪。

之后周总理还执意要为他扶灵,他们是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革命战友,周总理的悲伤情绪难以平复,遗体告别仪式上他动情落泪,还说:

“我们共产党人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向来不信鬼神,但是不代表我们无情无义,今天要是不能亲自送他一程,我的良心过不去,他在九泉之下也会不高兴,也会骂我无情义!”

在前往八宝山的路上,送葬的队伍空前绝后,两边执绋的领头人分别是周恩来和彭德怀,周恩来的身后跟着的是“文官队伍”,有彭真、陈叔通吴玉章、徐特立等同志。

mmexport44e5a92a5d1e2fac3b1e2398e205ea85_1675875308482.jpeg

而彭德怀身后则是“武官队伍”,有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将帅,这样的送葬规格甚至超过了大元帅,但是葬礼的主人并没有授任何军衔。

12月的八宝山格外冷,周总理与彭德怀的身后就是巨大的背白遗像,周围了挽联上插满了花,他们执起绋带牵引着棺椁进入八宝山陵园,后来被授元帅军衔的几位还亲自抬棺,一步步的向前走,最后亲眼看着棺椁被掩埋,送他最后一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是首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葬礼,而这个重要的人名叫杨立三,不仅仅是人民解放军的财政部长,还是新中国的红色管家,更是周恩来总理的救命恩人。

mmexporte8d9b1f469fc9161f341bb540a91ee8d_1675875317141.jpeg

热血少年从戎报国
1900年,杨立三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佃农家庭,他的父母靠着租用地主的田地务农养活一家人,但还是地主苛待农民,租金一年比一年高,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但即使出身贫寒,杨立三也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父母倾尽所有将他送到了私塾,在这里他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开阔眼界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与思想。

在农民子弟只能为生计奔波的年代,杨立三的父亲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所以让一家人勒紧裤腰带,省出来一点点钱供杨立三上学,而他也没有让家人失望。

少年时期的杨立三就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就连晦涩难懂的文章也是一点就通,先生感到非常惊奇,还夸赞杨立三是“生而知之者”,他在升学时也拿到了不少的奖学金。

mmexport2312bde3936dc5357adbcd02e0a8759c_1675875326169.jpeg

他的思想闸门自从被教书先生开启,就看到了人生不一样的活法,年岁的增长也让他的阅历更加丰富,但是时局的动荡,新旧思想的碰撞都让社会混乱不堪。

杨立三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没有选择像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是立志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一名引领者,于是在20岁的时候加入湘军成为了一名后勤兵。

杨立三所在的部队虽然赫赫有名,但是军中的知识分子却没有几个,因此大多数的文书都需要杨立三来代写,他的文采本就过人,再加上队伍当中根本没有几个识文断字的,就显得他更加重要。

杨立三不仅能将材料和报告写得内容详尽语句精炼,他的字也是一绝,因此很快就受到了领导的重用,从一个普通士兵一跃成为了某团的司务长,在旁人的眼里,这可是一个肥差。

mmexportcc39638963f3db47db15f3adbad314f6_1675875338034.jpeg

历任司务长没有一个不是捞够了油水才肯离开,但是杨立三并没有像他们一样中饱私囊,而是将军中的大小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凡他经手的账目必定是无一错漏。

杨立三在湘军任职期间了解到了不少事务的处理方式,然而湘军毕竟属军阀管辖,队伍中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大有人在,尽管杨立三手中掌权,却无法改变他们为非作歹的本性。

两年之后,杨立三再也无法忍受与他们共事,不顾上级的极力挽留,毅然决然的辞职回家,但是杨立三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而是一边务农一边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1924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盛行,不仅如此,他还提议让国民党与共产党携手拯救中国,于是国民大革命就开始了,这让一心想要救国的杨立三再次看到了希望。

mmexportb2755f16a45765c316996e526bba5bcb_1675875347089.jpeg

加入了国民党之后,杨立三一直活跃在一线,为革命思想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长沙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人毛润之,也就是毛泽东主席。

当时的毛主席还在各处演讲,他认为革命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某个党派,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力量,占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这样的见解让杨立三深深被吸引,心中革命的激情也悄然迸发。

1927年,蒋介石突然将矛头对准了共产党一顿输出,这让许多人大为不解,杨立三认为只有两个党派携起手来共御外敌,才能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

mmexportba1d2311854e6d7f099e2c577cea543d_1675875355900.jpeg

于是他下定决心离开国民党,加入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南昌起义爆发之后,“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被首次提出,秋收起义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但是紧要关头杨立三却发现起义部队连一面像样的旗帜都没有,毛主席也在会议上指出旗帜代表着精神,必须立马设计出来,杨立三与另外两人接下了这项任务。

很快旗帜就被设计出来,虽然后来经过几次修改,但还是最初设计的基本要素五角星、镰刀、斧头以及鲜红的颜色一直保留了下来,而杨立三的贡献也远不止于此。

mmexport97764bdadabd93c8e35c3551002e5859_1675875365855.jpeg

长征舍命救周恩来
红军长征时期,杨立三已经是中央军委兵站运输部部长、总兵站部部长、粮秣队队长,并且和红三军一起负责殿后工作,红三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率领的军队。

1935年,红军过草地的时候,长期透支身体处理事务的周恩来发了高烧,身体非常虚弱,但是他一直强忍着不让身边人知道,结果走着走着就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长期繁重的工作几乎压榨了周恩来所有的休息时间,甚至一工作就是一个昼夜也是常有的事,而事必躬亲的习惯,也让周恩来的身体每况愈下。

长征时期医疗条件艰苦,而周恩来为了安抚军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从不让军医到自己身边来,也不寻求别人的帮助,不搞特殊化。

mmexportff2ddf8b1d33fbbbee811b8df2d7f352_1675875377781.jpeg

晕倒后的周恩来经过诊断后被医生确诊为肝炎,并且病情已经恶化,为了不耽误长征计划,周恩来让身边的人先离开不用管他,但是彭德怀坚决不同意,还扔掉了仅有的迫击炮抽出几人组成担架队,轮流抬着周恩来。

当时的杨立三并不在彭德怀委派的小组中,但是他坚持要参与其中,并且亲自抬担架,这一路上周恩来的种种辛苦,杨立三全都看在眼里,他既敬佩又心疼。

醒来后的周恩来发现自己居然被几个战士抬着向前走,挣扎着想要起身把担架让给其他受伤的战士,但是此时他的身体情况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没有人抬着他很难和大部队一起迅速离开草地。

mmexportb547686c62a01887167cc1977be295cd_1675875387087.jpeg

杨立三一把按住了想要起身的周恩来,告诉他如果这个时候倒下了,那么他肩负的战士们的希望就会轰然倒塌,未来的革命道路就会少一个重要的领头人,周恩来这才停止了挣扎。

草地本就沼泽遍布行军困难,这样紧要的关头天气居然也来凑热闹,不仅是瓢泼大雨常见,甚至有的时候还有冰雹落下,冰冷的雨水、泥泞的草地都让战士们前进的步伐更困难。

大雨中,杨立三用油布和斗笠严严实实的盖住了周恩来的身体,他已经连日高烧,绝不能再淋雨受凉,但是杨立三已经全然顾不上自己被淋成了落汤鸡,心里只想着让周恩来快点好起来。

mmexportf6fa518e35c52767ca945bab6e3475ee_1675875395535.jpeg

很快抬担架的战士们和杨立三的肩膀都被磨破了,到后来疼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腿上也被锋利的草叶割出了一道道伤口,但是杨立三咬紧牙关坚持着,终于将周恩来安全的抬出了草地。

七天七夜的路程,他们在泥泞的草地和冰冷的雨水中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着,杨立三自己都已经瘦的不成样子了,还不忘关心周恩来的身体状况,周恩来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但是杨立三却病倒了。

走出草地之后,周恩来还没来得及向杨里三道谢,杨立三就一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周恩来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等他醒来就握着他的手,热泪盈眶地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救命之恩。

mmexport14e5c672b971c14365c965f817de4fdf_1675875411732.jpeg

红色大管家
杨立三在红军时期主管队伍的军需和后勤,当时同志们所穿的军装都是用灰色布料做的,但是这种布料做一套军装就需要四角一分钱,全军人数众多,都用灰色布料做军装花销巨大。

为了降低成本,杨立三亲自到市场上购买了一批廉价的白色布料,经过染色缝制之后,发现这一套军装成本只需要三角五分钱,比直接采购灰色布料每个人能便宜六分钱。

红军在陕北地区的时候,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毛主席决定东征,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时刻监视着黄河的动向,渡过黄河所需要的船只筹备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再加上红军经费紧缺,杨立三只能带人走访附近的渔民,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经济实惠的渡江方法,多方打听之后,杨立三还真的找到了一种既能节省开支又安全可靠的办法。

mmexportf8275ba06df5338b5b972a937271a39e_1675875420969.jpeg

黄河沿岸的百姓们通常用羊皮筏子渡河,西北生产牛羊,羊皮筏子不仅制作成本低,而且制作时间非常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出大量的羊皮筏。

杨立三不仅迅速筹措到了100多个羊皮筏、3000多个羊皮筒子和1000多个船板,还解决了军需物资、枪支弹药以及十天的干粮,就连毛主席听后都连连夸赞他是红军的“财神爷”。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党政府按照4.5万人的人数向八路军发放军饷,但是到了1940年,八路军已经发展到了40多万人,而国民党政府仍然按照4.5万人发放军饷,这人数与军饷数目之间有近十倍的差距。

mmexport8714a45e0929b99ee41310fdf1357547_1675875429422.jpeg

眼看着八路军陷入了无米下锅的窘境,杨立三立马做出了部署,首先就是让周恩来和朱德这两位资历比较老的同志前去要军饷,带回来的军费解决了燃眉之急,然后又通过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款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除此之外,杨立三还让战士们自给自足,不仅设计出了八一式步马枪,还生产出了上千门掷弹筒,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靠着“小米加步枪”战胜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但是如果没有杨立三,八路军恐怕连“小米加步枪”都没有。

建国之后杨立三也一直为新中国操持着后勤供给制度以及食品供应制度,但是这个红色大管家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杨立三为后勤事务亲力亲为,长此以往积劳成疾。

mmexport37f7a5f1722b3cd9a272489e351bb102_1675875441377.jpeg

1954年,杨立三被确诊身患癌症,中央将他送到苏联的莫斯科接受治疗,但是由于病情实在太过严重,即使医疗团队全力以赴,也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即使被病痛折磨、被送到国外疗养,杨立三也多次写信向周总理报告自己的情况,还着重在信中提出了物资改革的方案,时刻将新中国的发展放在首位。

1954年11月28日,杨立三离开了人世。尽管杨立三并没有等到授衔的那天,但他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当之无愧的“无冕大将”,也是第一位逝世后以极高的礼遇和仪式下葬的后勤领导人。

mmexport0ae2dcf24927b36d1b5469d413c49bf6_1675875456476.jpeg

结尾
杨立三不仅仅是周恩来总理的救命恩人,更是解放军的大管家,为中国的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他无缘授衔,但是他的功绩应该被所有人铭记于心。

杨立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杨立三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我们才能生活在如今这样和平安定的时代中。

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存,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

mmexport7f2b8a671bb3f7b7e4836cba84a12421_1675875466537.jpeg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15: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16: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16:3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感慨至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17:2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陈版主首赞和邱版主、蔡校长的评语及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17:4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立三无冕将军永垂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17:5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杨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7F262035-1162-4943-BF29-5169DAA32FDA.jpeg
135F267A-E02B-4198-A001-70224F7647BC.jpeg
68745CB7-C4A2-44C4-94D2-A8433CFBA297.jpeg
5D572081-FDBE-4DFA-AEFF-B105FC733906.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0 0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华佳作!学习老师文采!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6:20 , Processed in 0.0439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