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46|回复: 21

走进火红的年代——我经历过的1958(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7 06: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岭雪1 于 2016-11-7 06:53 编辑

       暑假后,回到学校!那时,正是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处都很火!到处都有小土高炉!到处都在大练钢铁。我记得,我们班里也有一座,我曾经一连几天都不睡,拉风箱,运煤块,看火候,填废料。结果,捅出来一块不晓得是不是钢铁的硬快。搞了几天,我们又接受新任务:省交通厅根据伟人“交通电力是先行"的指示,在全省开展1958年修建万公里公路和整治五千公里航道的任务。省厅派出工作组到各地州市。又抽调百余名学生组成14个工作组。两个调干班同学全部参加。我当时就被分配到常德工作组。在常德行署交通局开了会,说明来意,研究部署,确定工作组下到石门县。石门交通落后,当时,只有公路通常德和慈利,县里各乡镇通公路者很少,下乡全靠步行。为了工作方便,县里区科级以上的领导都分配一匹马代步。1958年,省里要求修好100多公里的石青公路(石门到清官渡。就是现在的府瓶山),那条公路修成后,就增加十多个乡镇通公路了!这条公路是省里的重点工程,其中的黄虎港大桥是省厅直接指挥,由省厅桥梁工程队承建。我们工作组就直接进驻大桥指挥部!       行署交通局为我们饯行后就出发了!
          石清公路的黄虎港大桥。是由湖南省交通厅测量队设计,石清公路修建指挥部成立的大桥指挥所由湖南省交通厅派工作组参加督促施工。黄虎港大桥为当时中国最大跨径的石拱桥,突破了河北省赵县赵州桥跨径保持1300多年的历史纪录。桥体是省厅桥梁工程队负责,有八百多专业石工。我因为原来工作时就是二级测工,就参与测量队。施工测量,就是要确保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把设计图纸的线路放到施工现场(俗称放样),并使工程能与样相同。(包挂位置与高程)主要也就是接桥的四五公里公路。
        黄虎港桥位处于深溪狭谷之中,跨越渫水的支流黄虎港。两岸悬崖峭壁,山势自然坡度达80多度,高耸200余米。在那里测量艰巨而危险。像我们徒步登山都很吃力。加上修路开山,到处碎石遍布,原来的羊肠小道也面貌全非;基本上是无路可行。为了使我们的测量安全而又圆满地完成,指挥部决定抽调当地身强力壮善于爬山的民工配合工作。因为测量时,仪器都要安在三角架上,每部仪器就由一个民工扛。(我们测量人员几乎是在路上爬行,没有能力扛仪器)另外,每组还有两个民工巡回搀扶行走困难的测量人员!我记得,指挥部领导反复给参加测量的民工负责人强调,不能摔坏一部仪器更不能摔伤一个测量技术人员!另外,给我们都发的草鞋,要求我们务必穿草鞋进入工地!(防滑)那些民工,真的不简单,背起仪器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如飞;我们一个个还在民工的搀扶下,几乎是在山路上四脚爬行。开始穿草鞋脚都打起泡,过几天,皮也硬些,草鞋穿久了又软些了,才慢慢适应。几个月来,在民工的帮扶下,我们顺利地开展工作!
        接近年底,省厅通知学生返校。这时,我们接桥公路也基本完成。只剩下大桥主体工程也只能由专业石工和省厅技术人员负责了!大桥于次年12月竣工,石清公路方能正式通车!据说:,大桥完工后,工程队接着承建德山枉水大桥(即:老德山大桥)。这个桥的跨径又比黄虎港大桥长几米,再一次刷新这项纪录!枉水大桥1960年完工,从此,长常公路过枉水,再不用轮渡了!
        我的1958年也就这样度过了!没有读几天书!在那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室里也放不下安静的座椅!我们也不可能两眼不望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图片来自网上



        




QQ图片20161107063230桥1.jpg
QQ图片20161107063230桥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6: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09: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高炉炼钢铁确实胡闹。修公路造福子孙万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0: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经历了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过黄虎港大桥通车典礼!
黄虎港大桥是毛主席领导下,人民群众创造的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3: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6-11-7 09:10
土高炉炼钢铁确实胡闹。修公路造福子孙万代!

是的!修公路造福子孙万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11-7 10:34
我们都经历了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都是那个时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3: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6-11-7 12:08
我参加过黄虎港大桥通车典礼!
黄虎港大桥是毛主席领导下,人民群众创造的奇迹!

黄虎港在1959年竣工,石青公路才全线通车!我以后就一直没有去过!好想有机会去壶瓶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起来,勾起诸多回忆,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6:3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4:54 , Processed in 0.0370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