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68|回复: 3

朗州司马刘禹锡(42): 子刘子自传(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4 17: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3-4 18:28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42)
子刘子自传(续)

170713gv1nw1motrw41pw4.jpg
刘禹锡《秋词》诗诗意图: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有诗情上碧霄。”

  按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刘禹锡生病了,自知不久于人世,作《子刘子自传》。自己的生平经历仅简略的提了提,主要用笔在永贞革新,经过,参与者等,公开对王叔文进行评价,“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对于顺宗内禅,即政权更替,说是“宫掖事秘”,是“建桓立顺”,即像东汉桓帝、顺帝一样,为宦官拥立。而参与革新的人一贬再贬……这些话,是刘禹锡一直想说,憋在心里几十年,临死,一吐为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原文】
        贞元二十一年(805)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1)。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3)。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4)。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5)。愚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6),居月馀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8)。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称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9)。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10)。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11)。宰相贬崖州(12)。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13)
【注释】
(1)弃天下:婉言皇帝之死。东宫:太子所居,此代指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李适卒,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
(2)寒俊:出身寒微的才俊之士。通籍博望:谓为太子东宫官员。通籍:列名于门籍,謂在朝为官。汉制。将记有姓名、年龄、身分的竹片挂在宫门外,经核对相合者,得出入宫门。博望:汉苑名,太子所居,因以代指东宫。《旧唐书·王叔文传》:“王叔文者,越州山阴人也,以棋待诏,粗知书,好言理道,德宗令直东宫。”
(3)掾(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起居舍人:《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省:“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顺宗实录》卷一:“(永贞元年二月壬戌)苏州司功王叔文,可起居舍人、翰林学士。”苏州为上州,司功为从七品下,故为“超拔”。杜公:杜佑。《旧唐书·顺宗纪》:“(永贞元年三月)丙戌,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杜佑为度支盐铁使”。
(4)翊( yì)日:翊,古同“翌”,明日。副使:盐铁副使。《旧唐书·顺宗纪》:“(永贞元年三月戊子)以翰林学士王叔文为度支盐铁转运副使,杜佑虽领使名,其实叔文专总。”
(5)赐紫: 唐宋 时三品以上官公服为紫色,五品以上官为绯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或为皇帝所宠爱者,特加赐紫或赐绯,以示尊宠。
(6)崇陵:唐德宗李适坟墓。崇陵,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嵯峨山。
(7)北海:郡名,治所在今山东乐昌东南。远祖:指王猛(325—375),字景略,前秦时期大臣、政治家、军事家。
(8)以口辩移人:善辩,能说服他人。
(9)东宫:此指太子李纯。
(10)寝疾:卧病。建桓立顺:拥立皇帝。东汉桓帝刘志、顺帝刘保,均为宦官所立。
(11)渝州:州治在今重庆市。
(12)宰相:即韦执谊(764-812),字宗仁,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进士及第,起家右拾遗。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与唐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推行永贞革新,抑制宦官和藩镇势力。唐宪宗继位,贬为崖州司马  。元和七年(812年),病逝于贬所  ,时年四十八岁。
(13)荆南:唐方镇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
【试译】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以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于是他秘密推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辩服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皇帝经常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让位,自为太上皇,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纯继皇帝位。这时太上皇的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谊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

【原文】
   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1)。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2)。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3)。转苏州刺史,赐金紫(4)。移汝州兼御史中丞(5)。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6)。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7)。又改秘书监分司(8)。一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9)。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
    重屯累厄,数之奇兮(10)
    天与所长,不使施兮;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11)
    寝于北牖(12),尽所期兮。
    葬近大墓,如生时兮。
    魂无不之(13),庸讵知兮。
【注释】
(1)居九年:刘禹锡于永贞元年(805)年底到常德,元和九年(814)腊月朝廷诏书“尽征江湘逐客”,还京。 连州,在广东省。
(2)夔、和二郡:刘禹锡长庆二年至三年(822—823),任夔州刺史,夔州治所在奉节。刘禹锡于唐长庆四年(824)至宝历二年(826)任和州刺史,和州治所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
(3)刘禹锡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在文宗大和元年(827) 六月。
(4)刘禹锡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至大和七年(833)任苏州刺史。
(5)刘禹锡于大和八年秋至大和九年(834—835)任汝州刺史。汝州属今今河南省平顶山市。
(6)大和九年(835),白居易为同州刺史,辞疾不赴,乃以禹锡代居易为同州刺史。同州,即今陕西渭南大荔县。
(7)开成元年(836)夏被足疾,秋归洛阳。开成二年(837)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8)改秘书监分司,在开成五年(840)。
(9)武宗会昌元年(841)春,加校礼部尚书,仍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10)祺:祥,福。重屯累厄:重屯:累遭不幸,命运坎坷。数之奇:命运不好。王维《老将行》:“李广无功缘数奇。”
(11)所长:刘禹锡自以为所长在文词,其表章中一再提及“三登文科”之事,《汝州谢上表》:“臣本业儒素,频登文科;时命邅回,再领军郡。”盖以未能用其所长为憾。
(12)北牖:北窗。《礼记·丧大记》:“疾病,内外皆扫。君、大夫撤县,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
(13)魂无不之:《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

【试译
    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复授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升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遭遇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任秘书监,分司东都。一年后(即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加官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
    累遭不幸,命运多蹇啊!
    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
    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
    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
    寝卧北窗之下,我到了终生之期啊;
    葬近祖墓,还像活着一样啊。
    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诗豪刘禹锡.jpeg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意图
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诗豪”的称号,由此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4 21:0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5 03:5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5 1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禹锡命运多舛,“诗豪”无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3:13 , Processed in 0.0386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