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3-3-15 17:49 编辑
东门桥前春耕忙 文/刘小明
近日,去了趟桃源县架桥镇东门桥社区,了解该地乡村振兴工作具体情况。调查结束后到该社区田野里散步,映入眼帘的是:在不远处的一处农田里,十几位农民正在农田里干得热火朝天。仔细一瞅,他(她)们正在播种育秧。干活农民中,有男有女,但年龄均在5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一位是一位大爷,姓黄,今年82岁,我们看到他时他正在田埂上用刀削篾片(一种撑塑料薄膜的骨架),而且刀法熟练,干活干净利落。 这么多人在一个农田里干活,近些年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因农田责任制承包到户后,都是各家做各家的农活,基本上相互来往不多。我悄悄地问了其中一位大嫂缘由,她告诉我是当地一位姓袁的农户,他常年在沿海打工,家中承包加上流转共有30亩水田,因家中无劳力,所以便雇请了本地20位村民,帮他家播种育秧。但大嫂说他(她)们根本不会要他的工钱,乡里乡亲的帮一下忙没关系。啊!我明白了,原来这是一群纯朴的农民在演驿一首互帮互助的春耕之歌。 当前的播种育秧,已采用了科学的育秧技术。先是把水田耕耘耙平后,做成1.5米宽的规范垅块,用专用的塑料育秧片铺设在垅块上,有经验的农民把稻种均匀地撒在上面,插上篾片并做成半月弧形,再在篾片上面铺设农用塑料薄膜。经过一旦时间后,稻种就开始长芽泛绿,这时农民就可以把它撒在农田里了。看到他(她)们忙得热火朝天又有条不紊,打心眼里佩服新形势下的当代农民,他们不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有互帮互助的纯朴民风。正是有了他(她)们,我国的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产量不断刷新;正是有了他(她)们,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