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中将、总统国军顾问上官业佑
来源:石门县政府
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政治部主任,台湾省党部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上官业佑,1908年古历3月21日生于石门县白云桥乡,曾在白云乡竹坝桥小学教书。 1932年夏,上官业佑向龙天武借资200元赴南京,考入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学习普通行政及中国政治实务与欧美政制得失等课程。因该校乃国民党党政最高学府,专事培植国民党党政精英。因此,由蒋介石亲任校长。上官业佑入读该校为日后逐步走上国民党政坛奠定了基础,使其人生旅程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 1932年秋,上官业佑于南京中央政大毕业,曾先后充任浙江省民政厅佐理员、三青团中央团部组训处副处长、国民党杭州市党部第一届执委,国民党第6届中央执委等党政职务。 1933年,蒋介石选派上官业佑至江西任军校特训班训育主任。自此,上官业佑投身军旅。上官业佑与蒋经国长达四十余年的交往亦自在赣与之共事而始。 “西安事变”后,上官业佑任国民党34师政训处长,随师长公秉藩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后,调升44军政治部主任。 1946年,张治中主政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上官业佑调任公署中将政务处长、政治部主任,执掌政务。 1949年8月17日,时值彭德怀率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兵戈直指兰州。不数日,兰州解放,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上官业佑率残部撤至酒泉。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前锋王震所部兵临酒泉城下。斯时,王震亲笔写信给上官业佑并转述毛泽东意见:希望上官业佑先生弃暗投明回到人民阵营。上官业佑即将此一情况电告与之共事多年的蒋经国,蒋经国嘱其直接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指令上官业佑转达命令:要求国民党将领固守待援。同时,蒋又特派空西北军区中校情报处长王殿弼持蒋介石慰勉西北将领的亲笔信及另给上官业佑:“大势如不可为,即刻飞离”的密电,驾专机飞抵酒泉。于是,上官业佑即刻驱车酒泉机场迅即起飞。其时,王震一部亦赶到酒泉机场,解放军战士举枪射击,终因步枪射程有限而不可击。于是,上官业佑乘坐王殿弼驾驶的小飞机在黑夜中仓惶飞往成都。飞临成都机场时,天空阴云密布,飞机所携燃油即将耗尽,飞机亦坏了一个引擎,冒险俯冲着陆后,上官业佑即驰车奔往成都陆军军官学校晋见蒋介石。 1949年10月,上官业佑经广州、海南至台湾。蒋介石召上官业佑至台湾草山官邸,详细询问西北失守及张治中积极和谈的相关情况。此后,蒋介石聘上官业佑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1950年,上官业佑由蒋经国荐为台湾省青年服务团负责人,主管大陆去台青年的培训。 1952年,上官业佑充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察觉基层组织不全,地方门户之见甚深,且滋生了台独势力,便决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消化地方派系,制止台独势力;二、健全国民党基层组织;三、建立地方自治选举的提名制度。 健全基层组织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台湾各乡镇的民众服务处、站,均是上官业佑当年所创设的国民党基层组织。 1994年春,上官业佑回到石门,在白云乡安排酒宴十余桌招待乡亲。入席后,上官业佑举杯讲话:……人民政府的干部与大家的努力,你们的文化、教育发展了,交通发展了,商业发展了……我感到很高兴……我离家几十年,没有同亲戚朋友联系,很多也不认识了。我得罪了大家,对不起大家。言未毕,泪长流,情不自禁,以致言词哽喉,唇角颤动,说不出话来,颇现故土难离之悲慽状。 2002年,上官业佑病故于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