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302|回复: 2

诗人昌耀的情感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5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谢桂林 于 2023-6-2 09:56 编辑

昌耀的情感轶事

   
   2000年1月20日,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夏新杯中国诗人奖——1998至1999年度诗人奖”。授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奖辞:昌耀对于中国诗坛而言,是个特殊的现象,他超越于凡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
   2000年3月23日,正是诗人故乡桃花盛开的春天,诗人在青海去世!
   昌耀,本名王昌耀。1936年6月27日生于湖南桃源三阳王家坪。1949年秋,昌耀在原籍桃源县立中学读书期间,即背着家人报名参军,被湘西军政干校录取,昌耀于1951年春赴朝作战。1953年6月,昌耀在元山身负重伤,他被送回国内治疗。
   1955年6月,昌耀在河北省荣军中学完成高中学业,响应开发大西北的号召,自愿报名来到青海。1957年,昌耀却因在《青海湖》第8期上发表小诗《林中试笛》而成为“右派”,做了22年青藏高原劳改营中的囚徒。当年,他只有22岁。
   1958年4月,昌耀被单位押送到青海湟源县日月山下的农村监督劳动改造,住在一位叫贡保的藏族老人家。1962年,昌耀被安排在祁连县八宝劳改农场就业。就在昌耀因“右派”身份,婚姻四处碰壁的时候,贡保老人的女儿尖尖却默默地爱上了他。昌耀根本没曾想,也不敢想,直到有一天尖尖把一只用彩色丝绒绣的香袋递到他手里时,他止不住怦怦心跳,可是他却不敢公开表白。他终于错失了这一份珍贵的爱情。
   11年后的1973年,老人的小女儿,那个在姐姐尖尖怀中长大的杨尕三也已长到了18岁,出落成一个非常漂亮、让许多本族小伙子争相追求的姑娘。这位藏族女孩,却爱上了十多年前姐姐曾经爱过而今天仍然独身的昌耀。昌耀做梦也没有想到,爱神会来自同一个家庭。在姐姐的支持和怂恿下,比昌耀小19岁的杨尕三按藏族的风俗习惯,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男到女家,将昌耀入赘家中。藏族的婚礼仪式特别严格。这种婚仪,带有浓重的藏传佛教意味,使昌耀着实感受到了从受难到被超度升入天堂的慈航历程。这一动人的传奇佳话,奠定了昌耀自传式长诗《慈航》的思想基础。长诗《慈航》也被认为是耀的代表作。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昌耀于1992年和妻子正式离婚,房子交给原妻和儿女住,自己净身出户,并承担他们的生活费。
   九十年代初,昌耀离婚后,有三位女性先后走进过他的生活。第一位是杭州诗人卢文丽。他们在《西湖》杂志的颁奖会上结识,一个是评委,一个是获奖者。卢文丽出版第一部诗集的时候,请昌耀为她写了序言。两人相距甚远,交往并不多。这位年轻美丽而又多才的女诗人,深深地吸引了昌耀,使昌耀进入了“恋爱的季节”。在女方看来这只是一种可贵的“友谊”,但在昌耀的字典里却变作“爱情”。结果昌耀对这位纯真可爱的“SY”献出了灯蛾扑火式的全部热情,这种热情催发了他有所低落的诗情。但昌耀对爱情的追求是不会止步的。就在热恋于卢女士的稍后时间,昌耀又爱上了吴女士,她就是昌耀诗中常常提到的“篁”。如果说昌耀对卢文丽的爱表现为一种迟到的“青春激情”,那么他对吴女士的爱更多表现为对情人兼母性的特有依恋。但是经过多年的感情酝酿,到了谈婚论嫁时,他们又分手了。这使昌耀又一次经历了“肝肠寸断”的痛苦和伤情。不过吴女士毕竟是有情有义的人,就在他们分手之后,一旦听到昌耀得了重病,又马上回到他的身边,端水喂饭,处理脏物,一连几个月,直到昌耀临终。另外,据一位回族王女士讲,昌耀曾与她共同生活过10个月。200037卢文丽从杭州飞来青海省人民医院,来探望她心目中的师长,并为挽救昌耀的生命做了积极的努力。311日,卢文丽送给昌耀十一枝红玫瑰后返回杭州。三十二岁的女诗人和六十四岁的西部诗王洒泪告别!昌耀为此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一首诗《十一支红玫瑰》——
  一位滨海女子飞往北漠看望一位垂死的长者,
  临别将一束火红的玫瑰赠给这位不幸的朋友。

  姑娘啊,火红的一束玫瑰为何端只一十一支,
  姑娘说,这象征我对你的敬重原是一心一意。

  一天过后长者的病情骤然恶化,
  刁滑的死神不给猎物片刻喘息。

  姑娘姑娘自你走后我就觉出求生无望,
  何况死神说只要听话他就会给我安息。

  我的朋友啊我的朋友你可要千万挺住,
  我临别不是说嘱咐你的一切绝对真实?

  姑娘姑娘我每存活一分钟都万分痛苦,
  何况死神说只要听话他就会给我长眠。

  我的朋友啊我的朋友你可要千万挺住,
  你应该明白你在我们眼中的重要位置。

  姑娘姑娘我随时都将可能不告而辞,
  何况死神说他待我也不是二意三心。

  三天过后一十一支玫瑰全部垂首默立,
  一位滨海女子为北漠长者在悄声饮泣。
  2000年3月15日于病榻
   
   3月23日,昌耀穿戴整齐,先让最贴心的吴女士为自己唱了一首他们平日里都喜欢的歌,然后乘其不备,从医院三楼飞身一跃……一代大诗人就此结束了64年的生命。
   2000年4月1日,死后在青海极尽哀荣的昌耀的骨灰,在他女友吴雅琴和长子王木萧的扶送下,越过千山万水,静悄悄地回到了他的故乡——桃源县三阳镇王家坪村,除了他的胞妹郭凤仙一家外,没有惊动任何人。昌耀曾经说过,此生没有好好陪伴母亲,死后要和母亲在一起。
   每年清明节,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来到三阳王家坪昌耀墓前,点燃香烛鞭炮,缅怀和凭吊昌耀。本人了解的就有:四川泸州诗人白连春、江苏女诗人清荷玲子、常德作协主席周碧华、本土诗人张惠芬、黄飞跃、肖友清、张乐群等等……
   昌耀是中国当代诗歌大师,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曾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生活多年,并在这里组建了家庭。为了纪念昌耀先生,湟源县将原来的海峰书院改建为昌耀纪念馆,以缅怀和凭吊昌耀。

(下图1为湟源县昌耀纪念馆,图2为杭州诗人卢文丽)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9012/wps1.png
342).jpg
图片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5 12: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昌耀对于中国诗坛而言,是个特殊的现象,他超越于凡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

的确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惠 发表于 2023-4-5 12:02
昌耀对于中国诗坛而言,是个特殊的现象,他超越于凡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 ...

感谢老师关注!祝您快乐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4 15:52 , Processed in 0.0386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