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23-4-6 07:10 编辑
萧轩祥摄
瞻仰韶山毛主席铜像
2023年清明的前一天,汉寿县网络宣传协会会长曾燮柳,相约去韶山瞻仰毛泽东主席的铜像,行清明节缅怀之礼。年高八十有六的我,欣然参加。
清晨,中巴车在沥沥细雨中奔跑。这贵如油的春雨,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惬意。远山近楼在濛濛中匆匆掠过,像一幅幅电影画面。经过三小时车程,我们登上了矗立在由苍松翠柏三面环绕的毛泽东主席铜像台,深情地向铜像三鞠躬。此时的雨,时下时停,偶尔天空中还绽开一道白云,好像要出太阳的样子。
曾记得,我第一次到韶山是1970年。那年,我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读书,学习马列原著《反杜林论》丶《国家与革命》和《共产党宣言》,要求掌握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主席是马列主义的伟大而成功的践行者,让全党全国人民无比敬仰。那时,毛主席的威望很高很高。他老人家的讲话,被称为最高指示。如果一发指示,全国各地就自觉地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因为毛泽东主席是湖南人,好些地方对湖南人也高看一等,尽量提供方便。 出于对伟大领袖的崇敬,在1970年下半年的一个星期日,我自个儿瞻仰了毛主席故居。那“东方红,太阳升”的歌声还在耳边响起。
五十多年来,我也不知来韶山多少次了。后来敬立了毛主席的铜像,来的次数就更多了。每次来都是人山我海,拥挤得水泄不通。
每来一次,我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有一次,我和县里几位老人瞻仰毛主席铜像。农民出身的曾担任过副县长的童德来,一走上铜像台,就倒身跪拜。老县长突然跪拜,让我们措手不及,只得慌忙行了鞠躬礼。老县长发自内心的举动,让我深深体会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和伟大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心中,而且永垂不朽。
我脑海里,正在翻腾着往昔来韶山的喜悦和激情。突然只见铜像台前的广场上,走来了一大片列队整齐的青少年,天蓝色的校服汇成了蓝色的海洋。从白塑料雨衣中,可以看清那稚嫩的脸上流露出的健康和智慧。他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那严肃认真的神态,就像看到了阳光明媚,正气升腾。这就是国家的希望,人民的希望。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把毛泽东思想,植根于青少年,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全心全意为国为民,而不谋私利。如此代代相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更新更伟大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