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1|回复: 8

独特的津市话因何形成 <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8 21:4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期间,位于湘北澧水下游的津市城,较之处于长江边的大中城市来说,显得相对宁静。当日军铁蹄践踏。长江中下游城镇的时候,这些城镇的富商巨贾纷纷涌到了津市,致使津市人口大增,达到20万人,出现了畸型的繁荣,曾被称为“小上海”。其中,以武汉人流人的最多。武汉人带着武汉大都市的口音在津市定居下来,必然会在津市居民的言语交际中产生影响,并使津市方言中融人湖北方言的特色。当然,我们上面所说的与武汉方言相同的语言特点,也许不能排除来自其方面的影响响。但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人的流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津市、武汉的通商航,商业往来起步很早,清代津市帆船就直通武汉,抗日战争期向还有定期火轮航班相通,这也必然带来武汉族的影响特色。
  文化艺术的传播
  文化艺术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的。文化艺术的语言特色,必然会影响到方言的特色。繁多的文化艺术样式中,我们以为,影响津市方言特色的嘛是流行于津市、澧县、荆州的地方剧种一荆河戏。荆河戏在津市城来说,可以说是男女会听,老少会哼的充行极为深广的一个剧种。我们所以说荆河戏对津市方言有影响,主要是原于它的唱腔的特色和上演的剧目。具体来说,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荆河戏的北腔和之明杂剧剧目的深唱,给津市话以北方言的影响。
 荆河戏的北腔,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农民大起义时期。《直隶澧州志》、(公安县志》有载: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张献忠、高桂英等于明崇贞十五年至十七年(1642一1644)在澧州顿兵。军中秦陇第子演唱的唱腔在当地流行,它与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一种腔调,被荆河戏吸收,是为荆河戏弹腔比将之始。这说明,荆河戏的北腔,是以北方秦腔调为基础,结合地方方言而形成的。人们在演唱的时候,其唱词,其道白的归字吐音,实际上是以北方话为标准的。这种特免的戏剧,每日每天、每年每月在津市城内演唱、流行,给津市的方言以北方话的深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荆河戏上演的剧目,是以元明杂剧为主的。元明杂剧是按北方话写成的剧本。其音韵的组合,是以(中原音韵》为本的。如果说,元明杂剧的语言特色,促进了我国普通话的形成的话,那么,荆河戏所上演的这些剧本,同样也起到了使津市方言向北方话靠拢的作用。
    二是荆河戏的南路腔调,给津市方言带来了吴方言的影响。
  上述荆河戏北腔对津市方言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其南腔给津市话带来的吴方言的影响,我们也在这里提及。荆河戏的南腔,形成晚于北腔。南腔实际上是指由江苏、安徽吴语区传人渣县、津市的演唱形式。人们又称徽调。清人王艇(使楚丛谭)中,写道:“以安庆优伶低吟,呕呕卿卿,亦颇怡然。”这种腔调,是以吴语为基础,结合地方方言形成的一种语言。它与北路的高亢、粗犷的风格形成对照,细腻而婉转。我们现今津市方言中,浊辅音v的存在,口语中尖音kj(去)的存在,“津市”的“津”,念成“zen“,这些吴语语音的表征,与荆河戏南腔的流行,大概不于关系。
     津市话语音特点的形成,除了上述三点以外,还与津市城自身的形成与发展有关。

3298072c91c84c949e2bc58ba8cc1396.jpeg

86fd5f265fb646a4a144596b253eab23.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9 0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9 10:3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9 17: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0 16: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艺术的语言特色,必然会影响到方言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0 17:2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1 0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学习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4 20:2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帖,学习欣赏,为您点赞!顺祝春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4 2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1:49 , Processed in 0.0400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